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DPD)的效果及患者核磁共振波谱(MRS)的改变.方法 30例DPD患者在美多巴基础治疗下联用普拉克索治疗24周,在治疗前后进行MRS检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 DPD患者额叶的MRS中N-乙酰天门氡氨酸(NAA)/肌酸(Cr)值低于治疗前(P<0.05),胆碱复合物(Cho)/Cr值高于治疗前(P<0.05);普拉克索治疗后DPD患者HAMD、UPDR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MMSE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D患者联用普拉克索治疗前后额叶MRS存在NAA/Cr和Cho/Cr比值的异常改变,普拉克索治疗DPD患者的部分非运动症状及改善抑郁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82.
83.
近10年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的特点及其演变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近 10年来接受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前后 5年的对照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于后。1 对象和方法我院自 1991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间共接受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 4 76例 ,均符合CCMD - 2 -R中相应的诊断标准。将入组案例按年代分为两组 ,即 1991年1月~ 1995年 12月为前 5年组 (共 184例 )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为后 5年组 (共 2 92例 )。按自编的调查表详细收集有关资料 ,如案件类型、鉴定诊断及鉴定结论等。最后将两组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有关数据采用 χ2 检验或u检验。2 结  果2 .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相似文献   
84.
1997年12月~1999年6月,我院采用脑立体定向切开术治疗帕金森病(PD)86例,其中采用丘脑腹外侧核(Vim核)和苍白球腹后外侧部(VPLP)联合切开术治疗帕金森病(PD)2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男16例,女12例,年龄39~70岁,平均50岁;病情按Matsumoto分级法,Ⅰ级2例,Ⅱa级5例,Ⅱb级10例,Ⅲ级9例,Ⅳ级2例;病程2~18年,平均10年。本组病例肢体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呈“假面具”等症状均十分明显。术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发病特点和中医证候相关性临床分布规律.方法 记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0-2012年共183例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耐药情况,比较ICU和普通病房的耐药情况,对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判断其中医证候要素,分析其证候相关性.结果 我院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感染患者均具有危险因素,半数以上的患者伴有其他细菌、真菌感染,死亡率高.3年来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程度有差异.而在ICU,耐药率总体高于普通病房,中医证候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虚实夹杂证、单纯实证、单纯虚证.虚证的基本证候要素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虚证.实证的基本证候要素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痰证、血瘀证、火热证、水饮证、气滞证.结论 我院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特点为患者的危险因素多,伴有其他细菌、真菌感染多,病死率高.3年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程度有差异.ICU耐药率总体高于普通病房.中医证候分布以虚实夹杂证多见,气虚证、阴虚证、痰证、火热证、血瘀证多见.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甲流预防方对甲型流感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基地医务人员53人随机分为2组.预防组28人口服甲流预防方(处方:紫草6 g,薄荷3 g,生甘草6g),每日1剂,连服7日;对照组25人不服任何药物.观察10日,比较2组甲型流感确诊病例数.结果 预防组甲型流感确诊2例(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例(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服用甲流预防方,可以显著降低甲型流感发病率,起到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畲族医药联用拜阿司匹林干预脂质代谢,治疗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门诊颈动脉斑块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55例给以畲药为主的食凉茶(畲药)、嘎狗穞(畲药)、野葛根(畲药)、泽泻煎水剂400 m L,分早、晚2次口服+拜阿司匹林片,100 mg每日1次口服,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50例,给予荷丹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两药连续同用6个月。对比观察3个月、6个月血脂、颈部动脉斑块超声情况和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55例斑块消减50例,有效率达90.9%;对照组50例中斑块消减35例,有效率为70%。结论:畲药联用阿司匹林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显著,是减少和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可推广的民族药物。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发病特点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记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10—2012年MRSA感染患者104例的耐药情况,并对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进行统计,判断其中医证候要素,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 MRSA感染患者均具有危险因素,1/3以上的患者伴有其他细菌、真菌感染,死亡率较高。中医证候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为虚实夹杂证、单纯实证、单纯虚证;虚证中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为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虚证;实证中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为痰证、血瘀证、湿证、热毒证、气滞证、水饮证、燥邪证。结论 MRSA感染主要表现为虚实夹杂,邪实正虚贯穿于感染的整个病程。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抑郁及年龄因素对抑制症患者及健康人群中央执行系统更新、抑制、转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符合DSM-5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青年(青年抑郁组,27例)、中年(中年抑郁组,27例)抑郁症患者以及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分别与2组相匹配健康志愿者(青年对照组、中年对照组,各27名),通过动态记忆任务、中止信号任务、任务转换范式3种中央执行系统功能试验,评估中央执行系统的更新、抑制、转换能力。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与协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检验。结果(1)更新功能试验:正确率:被试类型、年龄两因素的主效应均显著[F(1,104)=26.29,P<0.01]、[F(1,104)=100.72,P<0.01];被试类型与年龄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F(1,104)=5.28,P<0.05]。(2)抑制功能试验:成功抑制率:被试类型、年龄两因素主效应均显著[F(1,104)=20.70,P<0.01]、[F(1,104)=5.57,P<0.05],被试类型与年龄两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04)=0.59,P=0.45];停止信号反应时:被试类型、年龄两因素的主效应均显著[F(1,104)=34.81,P<0.01]、[F(1,104)=28.10,P<0.01],被试类型与年龄两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F(1,104)=12.90,P<0.01]。(3)转换功能试验:在Local cost值上,被试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104)=1.45,P=0.38],年龄的主效应显著[F(1,104)=37.31,P<0.01],被试类型与年龄两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Global cost显著性结果与Local cost一致。结论抑郁症患者的更新功能和抑制功能存在缺陷,年龄因素影响更新功能和抑制功能,中年抑郁症患者的更新功能衰退和抑制功能缺陷受年龄和抑郁2个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年龄对抑制功能缺陷起主导作用;抑郁症患者的年龄因素会影响转换功能,但不受抑郁影响。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20排灌注CT(PCT)扫描时间间隔对放射剂量及灌注参数值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PCT资料,在后处理工作站上分别采用2种不同数据重建方法:①全部数据法:选用全部预设的20个容积数据单元重建;②间隔数据法:间隔选取一个容积数据单元,共10个.分别测量梗死区及对侧镜像区灌注参数图(C BV、CBF、MTT)兴趣区绝对值及同层梗死面积范围,并计算二种数据重建方法产生的有效放射剂量值.比较二种重建方法测量的主要灌注参数值和梗死面积的差异、相关性及放射剂量.结果 两种方法计算的CBV、CBF、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测量CBV、CBF、MTT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r=0.55).全部数据法、间隔数据法产生有效放射剂量分别为12.04mSV和6.24mSV,后者相当于前者的52%.结论 增加320排PCT成像时间间隔对灌注参数值及梗死面积无显著性影响,并且可以明显减少放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