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8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169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365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94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7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81.
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后的严重的并发症,是心梗死亡的首要因素。室颤的触发与心梗后的浦肯野纤维、离子通道改变、局部折返形成以及交感神经重构有关。室颤的维持机制是由固有异质性和动态不稳定性决定的。根据室颤触发因素与固有异质性和动态不稳定性可制定研究和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82.
头颈癌是全球第七大恶性肿瘤类型,超过60%患者初次确诊即为中晚期。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已经显著推动了头颈癌治疗策略的转型,但是临床获益有待进一步提升。肿瘤临床前模型保留了患者肿瘤的基因和表型的异质性,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前药物筛选和验证体系。药物基因组学通过将基因组学和药物响应进行匹配,能够基于肿瘤异质性基础进行患者分层,优化治疗策略并挖掘新治疗靶点。本文概述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史,从头颈癌治疗现状和异质性特征出发,探讨借助临床前模型开展新型药物基因组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
162例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朊蛋白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162例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中进行朊蛋白基因(PRNP)突变的筛查,探讨PRNP基因突变在临床诊断的AD中的发生情况以及可能的原因。方法:研究对象包括162例散发性AD患者和310例健康对照。对研究对象的PRNP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架进行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异常者重复测序,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共发现3个不同的PRNP基因杂合突变,分别为S97N、F198V和R208C,突变率1.85%,结合患者的临床表型,以及未在310个正常人中发现突变,考虑这3例突变可能为病理性突变。结论:3例突变均为新突变,可能与痴呆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以不同状态的大鼠肝细胞为对象,采用生化和病理学方法研究了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异质性。根据GST同工酶酶谱分忻、GST活性改变状况和GST同工酶表达活性的改变等结果,表明GST无论在正常状态或病理状态下均具有显著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85.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的神经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精神分裂症这一疾病群体在流行病学、生物学基础症状及病程、治疗反应等各个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多年来研究者们不断尝试对精神分裂症进行分型研究,如将其分为阳性症状为主型 (Ⅰ型 )和阴性症状为主型 (Ⅱ型 ),偏执型与非偏执型等。1988年,Carpenter等人提出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86.
在过去的十年中,高通量技术(HTFs)以准确、快速和高效的特点对科学进程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对肿瘤领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定量检测,还可以高效地进行新药研发并发现与治疗预后相关的生物学指标。利用高通量技术还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异质性背后的分子基础.有效地指导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本文将综述HTYs技术在乳腺癌领域取得的成果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中药金安粉针剂对体外培养人肺高转移性巨细胞癌系(PG)和人低转移性肺腺癌细胞系(PAa)作用的异质性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G、PAa细胞,分为三组:对照组(C)、顺铂组(DDP)和金安组(JA)。采用四唑盐(MTT)法测定金安对PG、PAa的杀伤作用;提取了肿瘤细胞的DNA,电泳检测是否有DNA Ladder出现,以及用活细胞双荧光法观察肿瘤细胞的核形变化和应用,兀肘EL法检测了两种细胞的凋亡指数,此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金安对PG、PAa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应用Annexin V染色检测了两种细胞的早、晚期凋亡率。  相似文献   
88.
白血病治疗新靶点——白血病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恶性增殖的单克隆性异质性疾病[1].随着不同作用机制化学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技术的不断完善,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采用细胞毒药物的联合化学治疗方案,可使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达到60%~85%,但其5年无病生存率仅为20%~30%,大多数患者早期复发,最终死亡.即使是采用目前认为是最有效的HSCT治疗,其长期无病生存率也仅为60%左右[2].  相似文献   
89.
心肌电活动的“合体细胞”概念被心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取代,许多药物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与心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有关。药物由于使跨室壁电异质性增大,可导致长QT综合征,特别是尖端扭转性室速。本文综述了生理状态下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异质性及其离子电流基础,进一步阐述了各类药物导致长QT综合征的特征和机制。  相似文献   
90.
<正> 不同部位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形态,离子流强弱以及对各种病理生理因素和药物的反应性存在不同,称为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Electrophysi-ological Hetergeneity).这一现象的发现和研究,使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心律失常发生机理,并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1 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及其临床意义Sicouri等在离体研究中发现,位于犬心外膜下深层至心内膜下深层即室壁中间层的心肌细胞(midmyocardium cells)具有独特的电生理特性,称之为M细胞(M cells).其与心外膜心肌细胞和心内膜心肌细胞构成了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的解剖基础.M细胞主要分布于心室游离壁外膜下和内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