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SLE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与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 R)的关系。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活动期SLE患者35例,稳定期患者25例及健康对照40例血清中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结果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分别为(2.34±0.76)μg/L和(4.33±1.15)μg/L ;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9±0.11)μg/L和(2.05±0.29)μg/L ,患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 RII水平分别为(2.93±0.32)μg/L和(5.19±0.53)μg/L ,明显高于稳定期SLE组分别为(1.46±0.15)μg/L和(3.04±0.28)μg/L(P∨0.01)。稳定期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SLE患者组中 ,血清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与疾病活动积分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69)(P<0.01) ;与抗ds DNA抗体水平亦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和0.58)(P<0.01) ;与补体C3的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62和 -0.84)(P<0.01)。结论SLE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RII的水平明显增高 ,且与疾病的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 ,这对于SLE的诊断及监测疾病的活动性 ,以及患者的判断预后可能是一种有用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重组人IFN -γ(rhIFN -γ)在体外对SW1116抗原SC3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rhIFN -γ与SW1116在37℃共育24、48和72h后 ,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其SC3A抗原 (SC3AAg)的表达。结果:SW1116与20u/mlrhIFN -γ共育24、48和72h ,其SC3AAg 阳性细胞分别为95.5 %、93.2 %和95.2 %,PBS组分别为11.3 %、12.2 %和10.0 % ,AGZY -83 -a细胞系均未见SC3AAg 阳性细胞 ,阳性对照组的C1184细胞系SC3AAg阳性细胞80.5 %。结论 :2u/mlrhIFN -γ能使SW1116细胞的SC3AAg表达明显上调 ,其中20u/ml、24h是表达峰值的最佳浓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判定昏迷患者昏迷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35例ICU病房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7分的昏迷患者,昏迷后24 h内行BIS监测,同时行GCS评分和GCS-匹斯堡(Pittsburgh)评分,观察6个月预后。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BIS与GCS评分、GCS-Pittsburgh评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BIS与GCS评分和GCS-Pittsburgh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r分别为0.820、0.873;预后良好者BIS显著高于预后不良者(P〈0.01)。结论 BIS监测在评估昏迷患者昏迷程度和判定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4.
85.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5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BNP)和一氧花氮(NO)的变化。治疗后,无创通气组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2%);无创通气组较对照组BNP下降更明显.NO升高更明显。提示无创机械通气在改善患者心功能的同时,纠正了内皮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与探讨榄香烯逆转肺癌化疗耐药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及动物实验分别从体外、体内研究榄香烯逆转化疗耐药的作用;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由含药血清培养的A549肺腺癌细胞的增殖率;通过复制Lewis肺癌小鼠模型,并予榄香烯及多柔比星进行处理,最终测量各组小鼠肿瘤的体积,计算抑瘤率。结果:细胞研究结果显示,榄香烯、多柔比星及榄香烯+多柔比星组的Optical Density光密度值(OD值)均小于模型组(P0.01),而榄香烯组OD值高于多柔比星组及榄香烯+多柔比星组(P0.01),多柔比星组OD值高于榄香烯+多柔比星组(P0.01)。动物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榄香烯组、多柔比星组及榄香烯+多柔比星组肿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1),而多柔比星组的抑瘤率高于榄香烯组(P0.01),低于榄香烯+多柔比星组(P0.01)。结论:榄香烯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且具有逆转化疗药物耐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桡动脉作为血管桥材料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血管桥痉挛一直是困扰桡动脉移植的难题.实验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的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AdCMVeNOS)转染人桡动脉,体外培养后检测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5-03104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完成.实验用Enos-Ad由该院麻醉科张铁铮主任惠赠.桡动脉来自1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剩余桡动脉.将桡动脉横切成5 mm血管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空载腺病毒液感染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组,每组8份.空载腺病毒液感染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组桡动脉血管环分别置于空载腺病毒液和AdCMVeNOS溶液中1 h,取出后体外培养14 d.应用多聚寡核苷酸探针和高敏感标记技术检测外源性基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弹性纤维染色后,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桡动脉内膜、中膜增生情况.结果:①3组培养的桡动脉在14 d后有新内膜形成和显著的中膜增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组内膜厚度及内膜/中膜厚度比值低于对照组(P<0.01),空载腺病毒液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培养14d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组内膜和中膜可检测到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和蛋白质表达,对照组及空载腺病毒液感染组未见明显表达.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的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成功转染体外培养桡动脉中并有效表达,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具有防治体外培养桡动脉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腑逐瘀方中药灌肠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日、第10日,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8%(P<0.05);且中医证候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血清中TNF-α、IL-6、IL-8均较对照组也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9.
杨君  解建  李涛  徐拥庆  姜志明  张明 《山东医药》2007,47(34):69-70
观察28例连枷胸合并肺损伤患者机械通气前后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变化,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机械通气后,患者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及pH明显改善(P〈0.01)。认为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连枷胸能达到胸廓内固定和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双重作用,及时有效的气管切开和呼吸机支持可防止ARDS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0.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脑干血管病变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脑干血管病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2 6例急性脑干血管病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常规给于脱水、营养脑细胞等治疗 ,同时给于机械通气支持治疗 ,观察机械通气前后呼吸指标变化 ,并随访观察机械通气对急性脑干血管病变预后的影响。结果  2 6例患者机械通气后 12h、4 8h与机械通气治疗前比较 ,各项指标 :呼吸频率、pH、PaO2 、PaCO2 、SaO2 差异显著 (P <0 .0 1) ,1a内死亡率无明显下降。结论 急性脑干血管病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率高 ,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但并不能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