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6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15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367篇
内科学   335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788篇
预防医学   302篇
眼科学   65篇
药学   335篇
  3篇
中国医学   367篇
肿瘤学   10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青岛沿海海洋附着生物资源进行调查,采用海虾细胞毒性法及流式细胞术对已鉴定的18种附着生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星座美洲海鞘Amaroucium ecostellatum Verril、大菊海鞘Botryllus magnicoecus Hartmeyer、山形海绵Mycale macilenta、海黍子Sargassum kjellmanianum Yendo、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Harv.)Sur.甲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并进一步进行活性成分追踪研究,确定星座美洲海鞘、大菊海鞘、山形海绵、海黍子、裙带菜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82.
永靖县农村育龄妇女妊娠结局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永靖县育龄妇女妊娠结局的调查,了解农村妇女的生殖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和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甘肃省永靖县6个乡(镇)、6个村的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于2004年7月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入户调查,同时组织育龄妇女到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所)进行妇科检查。结果:1 268名育龄妇女,总妊娠次数3 034次,人均妊娠2.39次。妊娠结局中死胎死产91次,占3.00%;自然流产198次,占6.53%;人工流产241次,占7.94%;活产2 504次,占82.53%。死胎死产率3.51%,自然流产率7.09%。死胎死产发生率和自然流产发生率随妊娠次数增加而增加;文化程度较低或者收入较低者发生率较高。结论:甘肃省农村地区育龄妇女妊娠结局中死胎死产率、自然流产率与全国或者国内其他地区调查结果相比,发生率比较高,其相关影响因素有不同之处。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育龄妇女产前保健水平和入院分娩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83.
84.
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酰基转移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谱、氨基糖苷酰基转移酶基因(aac)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无菌体液分离的44株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等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聚合酶联反应(PCR)法测定酰基转移酶基因型aac(3)-Ⅰ、Ⅱ和aac(6’)-Ⅰ。结果: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为45.45%(20/44),对亚胺培南(IPM)、关罗培南(MEM)的耐药率为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20%),对左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60%),对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8.18%、56.82%、61.36%。氨基糖苷类耐药模式TG(妥布霉素、庆大霉素)〉TGA(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T(妥布霉素)〉G(庆大霉素),分别占36.36%、18.189/5、6.82%、2.27%。氨基糖苷酰基转移酶基因检出以aac(3)-Ⅱ最高,占52.27%(23/44),aac(6')-Ⅰ次之,占29.55%(13/44),aac(3)-Ⅱ和aac(6’)-Ⅰ同时检出者占15.91%(7/44),未检出aac(3)-Ⅰ。ESBLs阳性株的aac(3)-Ⅱ、aac(6’)-Ⅰ检出率分别为60%、50%,高于ESBLs阴性株的45.81%、12.51%。TG模式与其耐药基因aac(3)-Ⅱ符合率较高为93.75%(15/16)。结论:本地分离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耐药模式以TG为主,酰基转移酶基因以aac(3)-Ⅱ为主,aac(6’)-Ⅰ次之,aac(3)-Ⅰ罕见。  相似文献   
85.
於孝龙  唐维国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5):318-318,347
目的探讨脑出血与急性时相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s,APPs)的关系。方法将3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成3组1、2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检测APPs。结果脑出血各组、对照组APPs值不同,其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脑出血组APPs明显升高,且病情越重APPs越高,临床转归越差。急性期后APPs显著降低。结论APPs对判断脑出血严重程度、转归有临床指导作用,是敏感指标,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凋亡与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产物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进行检测。结果:凋亡率,Bcl-2、Bax蛋白标记率在NSCLC组与对照组中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I期凋亡率明显高于II、III期组(P<0.01)。NSCLCI期组Bcl-2蛋白标记率明显低于II、III期组(P<0.01)。NSCLC中Bcl-2蛋白标记率与凋亡率呈负相关(r=-0.667,P<0.01)。Bax标记率与凋亡率无直线相关性(r=0.230,P>0.05)。Bcl-2/Bax>1组凋亡率明显低于Bcl-2/Bax≤1组(P<0.05)。结论:随着NSCLC临床分期的进展凋亡率下降,Bcl-2通过抑制凋亡影响NSCLC的进展。NSCLC细胞内存在一种对死亡讯号的应答模式:bcl-2/bax。  相似文献   
87.
药品中汞的分析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药学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保存最完整、最具实际效益和生命力的学科之一,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药学之所以能够生存并发展到今天,就是因为它在疾病的防治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它的地位是由长期的临床实践而赋与的。目前,影响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最大问题之一是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如:镉、铅、汞、砷等元素。由于重金属超标,  相似文献   
88.
约半数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病人中存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异常,ALK蛋白的异常激活使ALK阳性ALCL具有其典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为ALK阳性ALCL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提示ALK阳性ALCL的淋巴瘤可归类为一独立病种。  相似文献   
89.
栽培条件对新疆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新岳  李晓瑾  石明辉 《中药材》2005,28(11):976-978
采用田间与室内试验观察方法,研究了新疆紫草生长发育特点.得出初步结果:本种适宜在气候凉爽、湿润、光照好、土壤弱酸至弱碱性、土质疏松的环境下生长;适宜温度在9~22℃之间;光照条件差,则生长发育缓慢;性喜湿,不耐涝,人工栽培不宜用渠灌.此外,新疆紫草为多年生草本,生长发育大致可分为苗期、莲座期、抽茎期、花期、果期.栽培的实生苗第一次开花约需2~3年.  相似文献   
90.
目的: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通过测定给药时间与奈达铂(Nedaplatin)诱发的肾毒性和骨髓抑制的关系,研究铂(Pt)衍生物奈达铂的时辰毒理.方法:于8:00或20:00通过尾静脉给S-D大鼠(n=8)注射奈达铂(5 mg/kg体重)或空白溶媒,给药间隔为7天.定期采血、采尿测定血清肌苷清除率和周边血中的中性粒细胞.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处死动物,采集肾脏和大腿骨用于Pt浓度测定和组织学检查.共给药6次.结果:20:00给药组的体重抑制明显高于8:00给药组,实验结束时,两实验组均有2只动物死亡.奈达铂诱发的骨髓抑制没有明显的给药时间相关性,但20:00给药组的肾毒性明显大于8:00给药组.肌苷清除率和肾组织损伤积分均与肾皮质中n的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奈达铂诱发的肾毒性和药物在组织中的蓄积与给药时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提示该类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给药时间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