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9篇
  免费   475篇
  国内免费   23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309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550篇
内科学   236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1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2篇
综合类   1425篇
预防医学   812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616篇
  5篇
中国医学   952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分析凌昌全教授治疗肿瘤常见中医辨证分型的组方规律。方法:以凌昌全教授在上海长海医院治疗肿瘤患者的门诊病历为基础建立数据库,基于关联规则算法,研究凌教授治疗肿瘤的处方用药经验。结果:凌昌全教授临证治疗肿瘤辨证组方经验如下:1)阴虚血瘀型的核心组方为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桃仁、赤芍、牡丹皮、解毒方等。2)湿滞血瘀型的核心组方为藿香、砂仁、茯苓皮、泽泻、陈皮、牡丹皮、解毒方等。3)气虚血瘀型的核心组方为黄芪、生白术、山药、陈皮、桃仁、赤芍、牡丹皮、解毒方等。4)气阴两虚型的核心组方为黄芪、生白术、山药、生薏苡仁、麦冬、枸杞子、炙鳖甲、解毒方等。结论:凌昌全教授临证治疗肿瘤,重视辨证施治,同时联合专方专药,病证互参,精选组方。  相似文献   
82.
目的:通过对黄芪水煎液多成分肠吸收暴露特征的分析,探讨黄芪多成分在大鼠体外肠吸收以及体内代谢情况。方法:采用翻转肠囊法和腹主动脉取血等试验,结合HPLC指纹图谱,研究黄芪水煎液化学成分在肠吸收与体内代谢情况。结果:通过翻转肠囊实验,明确了16种通过肠吸收的成分,其中成分1、2、4、6(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7(芒柄花苷)、11以原型成分被肠吸收。成分M1、M2、M3、M4、M5、M6、M7、M8、M9、M10是通过肠壁代谢的新成分。HPLC分析腹主动脉采血明确了8种成分入血,其中M9为可通过肠壁代谢吸收入血的成分,成分R1、R2、R3、R4、R5、R6、R7为经过代谢吸收入血的新成分。结论:综合肠吸收、入血成分分析,肠道和肝脏对黄芪水煎液化学成分具有一定代谢作用,十二指肠段与回肠段是对黄芪成分吸收较好的部位,空肠段是代谢的主要部位,且肠道和肝脏存在明显的吸收代谢差异。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索古今名医治疗眩晕病的用药规律,为眩晕病的临床辨治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选取《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头痛眩晕卷》中记载各个医家治疗眩晕病的经验方剂,采用频次分析法、关联规则分析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法和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法揭示其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选取33位古今医家的经验处方108首,涉及中药198种,药物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中药分别是:茯苓、半夏、菊花、陈皮、甘草、牡蛎、白芍、天麻、石决明、当归;关联规则分析出常用药物组合20个;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群5个。结论:古今名医治疗眩晕病以痰浊上蒙、风阳上扰证最为常见,化痰降浊、息风潜阳是其核心治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提出一个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呼吸运动各个方向一体化的建模预测。方法 将不同方向的呼吸运动信号分别输入由LSTM组成的顺序嵌入层去捕获历史运动状态的顺序依赖,得到顺序嵌入表示。顺序嵌入表示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实现各个方向的关联嵌入,得到关联嵌入表示。将顺序嵌入表示和关联嵌入表示进行拼接输入由全连接神经网络组成的预测层生成非线性预测分量,并于平行于上述结构的自回归模块生成的线性预测分量相加生成最终的预测。模型的训练采用“预训练+微调”的模式。在我们的实验中,304例呼吸运动轨迹被使用进行模型预训练,7例测评样本被使用进行模型的测试。结果 所提出预测模型相比于其他比较方法取得更准确的预测效果,在7例测评样本不同延迟时间上的3D方向绝对偏差减小平均达70%以上。结论 提出模型在解决精准放疗过程中的系统延迟问题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能提供精准的位置预测。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刘红旭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刘红旭教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门诊治疗冠心病兼失眠的处方,通过筛选、收集病历建成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SPSS 2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挖掘,以客观分析其治疗经验。结果最终共筛选出251首处方,得出高频药四气、五味、性味及归经、关联规则核心药对组合,及3首核心处方。结论刘红旭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以本虚(气)、标实(痰、瘀)为基本病机,以补气、豁痰、活血,配安神为法,以"参元益气活血胶囊""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安神定志汤"3首核心处方为主,并根据辨证随症加减,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基于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探讨单纯性肥胖的中药用药规律,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筛选建库至2019年12月间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文献, 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 采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2010、SPSS Statistics 25.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共计纳入文献88篇, 收集方剂103首, 涉及药物146味, 总计用药频次1 008次。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10味中药为茯苓、白术、泽泻、山楂、甘草、大黄、陈皮、决明子、荷叶和半夏。治疗单纯性肥胖的常用药物种类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理气药、消食药。治疗药物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药味为甘、苦、辛味, 药性以温性者最多, 归经以入脾经者最多。对用药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 挖掘出强关联药对8对, 角药10个, 4味药组5个, 治疗单纯性肥胖的基本方3个。[结论] 单纯性肥胖用药以补气、利湿、健脾为主, 兼以清热和理气, 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辅助借鉴。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通过非计划性拔管中行为形成因子与人为差错的定性分析,找出人为差错类型的影响因素,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方法采用Delphi法确定16个行为形成因子,并将行为形成因子与人为差错类型关联程度利用矩阵形式表示。结果主要影响技能型疏忽与遗忘的行为形成因子是精力、工作态度、知识、工作数量及工作时间;主要影响规则型疏忽与错误的行为形成因子是工作态度、风险意识、管道风险标识、操作方法、固定约束设备;主要影响知识型错误的行为形成因子是工作的复杂性、工作的新颖性、知识、经验水平及有效监控。结论对行为形成因子与人为差错进行定性分析,可为管道护理的行为矫正提供理论指导,从而降低非计划性拔管人因失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期刊与专利文献中治疗膝骨关节炎肾虚血瘀型方剂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知网、维普、万方、超星、读秀学术、超星汇雅图书、国研等数据库中治疗膝骨关节炎肾虚血瘀型的方剂,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构建方剂数据库,利用该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等数据挖掘算法,总结治疗膝骨关节炎肾虚血瘀型方剂中的用药频次、常用药对、潜在药对及发现新处方。结果:通过对85首治疗膝骨关节炎肾虚血瘀型方剂所含药物的频次统计分析,得到常用药物33味,其中牛膝、川芎、当归、杜仲、甘草、独活的使用频次较高;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有26个,其中川芎与牛膝、当归与牛膝位居前2位,杜仲与牛膝、当归与川芎并列第3位;通过熵层次聚类分析法发现关联系数较高的潜在药对44个及潜在新处方10个。结论:治疗膝骨关节炎肾虚血瘀型的方剂多以补益肝肾为主,兼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辅,挖掘得到的新处方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五味温通除痹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寒湿证患者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整理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类风湿关节炎寒湿证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使用五味温通除痹胶囊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五味温通除痹胶囊+中药)73例,对照组(单纯中药)317例。分析患者的免疫及炎症指标。结果:①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2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均降低(P<0.05);而治疗组在改善hs-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免疫球蛋白M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③关联规则分析显示,hs-CRP、RF、补体C3等指标的改善均与五味温通除痹胶囊有较强关联,且联合丹参、桂枝等中药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纯中成药。结论:五味温通除痹胶囊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寒湿证患者免疫炎症指标,且联合中药内服与指标的改善存在明显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