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206篇
  免费   4761篇
  国内免费   2444篇
耳鼻咽喉   486篇
儿科学   207篇
妇产科学   1035篇
基础医学   4495篇
口腔科学   926篇
临床医学   43525篇
内科学   20359篇
皮肤病学   1913篇
神经病学   2835篇
特种医学   35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3篇
外科学   12022篇
综合类   65514篇
预防医学   25881篇
眼科学   1365篇
药学   39055篇
  361篇
中国医学   12153篇
肿瘤学   3521篇
  2024年   252篇
  2023年   1111篇
  2022年   1542篇
  2021年   2285篇
  2020年   3341篇
  2019年   2769篇
  2018年   1466篇
  2017年   3298篇
  2016年   3352篇
  2015年   4098篇
  2014年   12975篇
  2013年   14206篇
  2012年   20618篇
  2011年   20228篇
  2010年   18079篇
  2009年   15906篇
  2008年   26593篇
  2007年   20542篇
  2006年   18222篇
  2005年   23715篇
  2004年   11061篇
  2003年   2793篇
  2002年   2288篇
  2001年   1789篇
  2000年   1352篇
  1999年   994篇
  1998年   841篇
  1997年   629篇
  1996年   444篇
  1995年   645篇
  1994年   695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245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125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25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16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选取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后,加入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抽签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联合化疗治疗之后停药14d,行维持治疗(卡培他滨),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远期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3.3%高于对照组26.7%,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1年时,观察组生存率93.3%高于对照组70.0%,数据差异显著(P<0.05);随访2年时,观察组生存率83.3%高于对照组56.7%,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在联合化疗后实施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可获得较为明显的临床疗效,远期生存率明显更高,可在临床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82.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使用了2007—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的全国代表性癌症患者样本的前瞻性队列,包括1535名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癌症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5年,结果发现,久坐时间较长的人全因死亡率、癌症死亡率和非癌症死亡率的风险都会增加。而风险最高的是那些不运动或活动不足,且每天坐着时间超过8小时的人。  相似文献   
83.
目的:比较两种家庭训练方案对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招募60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0)和核心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腰痛防护知识宣教及评估。常规组接受常规家庭训练方案指导;核心组接受麦吉尔(McGill)"三大训练"(Big3)家庭方案指导。之后两组患者独立完成6周家庭训练。训练前后采用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目测类比定级法(visual analogus scale,VAS)作为主要评估指标,腰部活动度和躯干肌群的肌耐力作为次要评估指标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根据患者训练的完成度、自觉帮助度及满意度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家庭训练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常规组和核心组分别有24例和25例完成了家庭训练。经过6周家庭训练后,两组患者的ODI及VAS均有明显降低(P<0.01)、腰部ROM均有明显增加(P<0.01);常规组部分躯干肌群和核心组全部躯干肌群的肌耐力明显增强(P<0.01);核心组的ODI、VAS和右侧侧方肌的肌耐力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核心组患者的自觉帮助度及满意度得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两种腰痛家庭训练方案均可行并有效。与常规家庭训练方案相比,Big3家庭训练方案对于改善腰痛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患者的接受度更高。  相似文献   
84.
目的调查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并讨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全麻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搜集其临床资料,统计其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病例,并调查分析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老年全麻手术患者中,麻醉苏醒期躁动16例,占比26.67%。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时间、麻醉方式、胸肺科手术、术后镇痛以及导尿管的处理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3 h是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涉及诸多因素,其中手术时间延长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辅以合理高效的护理措施,以降低其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应用微视频对ICU气管套管带管出院患者的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的100例气管套管带管出院患者的家属,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随访;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将患者出院后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制定并应用微视频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在气管套管相关知识知晓率、气管套管护理操作的准确性以及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家属在气管套管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护理技能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家属(P<0.05),但患者气管切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微视频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ICU气管套管带管出院患者家属的管路护理水平,提高患者带管期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6.
87.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1]显示中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100万,且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对于这种慢性疾病,出院后能够接受医务人员定期随访并进行专业的康复指导,对于患者而言尤为重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设备的发展,一种新型的健康管理模式—远程医疗应运而生[2],与之相应的远程护理,近年来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展[3]。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在照顾过程中的体验状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海南省安宁医院选取149例门诊及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照顾者,使用照顾体验量表(ECI)调查其照顾体验状况.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相关分析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照顾者的ECI消极评价平均得分偏高,为81(69.5,95.5)分;照顾过程中有着一定的积极体验,积极评价的平均得分为22(18.0,28.0)分.照顾者的工作状况(Z=12.387,6.275;P<0.05)、照顾态度(F=4.307,P<0.05;Z=11.054,P<0.01)、平均每天照顾时长(r=0.281,0.375;P<0.001)对消极体验和积极体验均有影响;此外,照顾者的消极体验还与家庭经济状况有关(Z=4.980,P<0.01);积极体验与照顾者的受教育程度有关(Z=9.352,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消极体验偏高,但在长期照顾过程中也存在积极体验.照顾体验受多种因素影响,应给予照顾者更多关注和干预,以改善照顾体验,提高照护质量.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消栓肠溶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9月~2019年11月收治的29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用消栓肠溶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和脑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SE、GFAP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SE、GF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CA、PCA血流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CA、PCA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消栓肠溶胶囊治疗可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0.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1,(1):F0003-F0003
2019年8月,在中华医学会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报道了一例应用体外膈肌起搏器辅助颅内占位切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的病例。该设备是由中山医科大学陈家良教授和广州雪利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第二代体外膈肌起搏器,在第一代膈肌起搏技术的基础上,参考国际上关于膈神经电生理和膈神经电刺激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大幅的参数优化,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获得大量的临床循证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