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6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448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71.
目的:评估颈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nterior artificial disc insertion,AADI)和颈前路椎间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两种不同术式对术后早期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98例接受单节段或双节段神经根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53例,采用AADI术式,B组45例,采用ACDF术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48h、2个月及6个月时吞咽困难发生率、吞咽生活质量(Swallowing-Quality of Life,SWAL-QOL)评分及椎前软组织厚度的改变,比较两种术式吞咽困难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85.66± 11.84min)明显低于B组(93.78±14.81min)(P<0.05).在术后48h及术后2个月随访时,A组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30.19%,3.77%)和椎前软组织厚度(10.99±1.66mm,10.17±1.87mm)明显低于B组患者(分别为51.11%,15.56%,11.92±1.59mm,11.45± 1.59mm)(P<0.05).术后48h和2个月时,A组患者SWAL-QOL评分(59.20±7.23,63.77±3.37)明显高于B组(53.91±8.99,62.07±4.51)(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间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相对于ACDF,AADI手术时间较短,手术过程及置入物对食道的损伤和刺激较小,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和吞咽困难的严重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772.
背景:椎间盘组织的骨化机制及脊柱韧带、纤维组织的骨化演变过程尚不清楚。目的:实验拟观察颈椎间盘纤维环组织在骨融合过程巾的成骨潜能。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6—10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和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充成。材料:健康实验山羊10只,雄性6只,雌性4只。羊用钛合金颈椎空心螺纹式柱状内固定器由常州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参照羊的颈椎仿人用钛合金颈椎空心螺纹式柱状内固定器定制。方法:实验山羊按常规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施术,随机取颈2-6椎间隙中相邻的2个间隙,每个间隙各置入2枚钛合金颈椎空心螺纹式柱状内固定器,共4枚。3枚钛合金颈椎空心螺纹式柱状内固定器中的填充组织分别为:单纯松质骨,松质骨+纤维环,纤维环。1枚不充填任何组织作为空白对照。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12周分别拍摄山羊颈椎正侧位X射线平片、颈椎CT平扫观察植入物在位及融合情况。组织学观察各组植骨融合情况及局部组织反应。结果:①X射线平片及CT显示实验山羊内植钛合金颈椎空心螺纹式柱状内固定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在位,无松动、移位、脱落。山羊内植钛合金颈椎空心螺纹式柱状内固定器与椎体的骨-金属界面周围有骨组织生长,与椎体终板接触部位有成骨现象,骨桥形成。②单纯松质骨组新生软骨、骨小梁存在,原植入骨坏死;松质骨+纤维环组纤维组织有坏死、原骨小梁、纤维环周围新生骨存在,新生软骨堆积;纤维环组术后6周纤维组织内有纤维软骨存在,12周新生软骨存在;空白组对照组术后6周组织学观察无阳性染色结果,12周有少量新生软骨。结论:颈椎间盘纤维环组织的成骨形式可能是成纤维细胞的软骨化骨生成。  相似文献   
773.
目的 根据马尾神经综合征发病机制的临床研究和临床治疗现状,观察外科干预术式改善马尾神经综合征患的下肢功能,缓解腰腿痛的效果。方法 对长征医院3l例(男22例,女9例)马尾神经综合征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常规术式效果:优(A)7例,良(B)4例,好转(C)3例,差(D)6例;改良术式效果:优(A)3例,良(B)2例,好转(C)4例,差(D)5例。结论 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改良术式能有效地改善患下肢功能,缓解腰腿痛。  相似文献   
774.
背景: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难度大,手术技巧要求高,处理不当易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加重。 目的:分析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及功能恢复情况。 设计:病例分析。 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 对象:长征医院骨科1996-08/2003-08收治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56例。 方法: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①对于MRI,CT检查胸椎黄韧带骨化为局灶型,病变范围不超过2个节段,采用单纯后路椎管后壁切除减压,共19例。②涉及2个以上节段,可采用单侧开门整块椎板撬拨法,共29例。③胸椎同一平面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胸椎间盘突出或后纵韧带骨化时,采用后正中入路+侧后方入路的次环状减压治疗,共8例。 主要观察指标:根据Epstein标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优:感觉、运动恢复到接近正常;良:脊髓功能明显改善,借支具行走;可:感觉、运动功能小部分恢复,仍不能行走;差:无效或加重。 结果:55例随访1年以上,1例随访至术后2个月。①其中功能恢复优39例,良8例,可5例,差4例。②术后症状恢复依次为束带感消失,肌张力下降,麻木减轻。③术后3-6个月是恢复较快的时期,部分患者术后1年仍有改善,2年以后基本无再进步;完全截瘫者恢复较差;病史长、截瘫重者恢复亦差。 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所导致的脊髓压迫症须早期手术治疗,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胸椎管后壁切除减压及侧后方入路的次环状减压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75.
背景: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难度大,手术技巧要求高,处理不当易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目的:分析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及功能恢复情况。设计:病例分析。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对象:长征医院骨科1996-08/2003-08收治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56例。方法: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①对于MRI,CT检查胸椎黄韧带骨化为局灶型,病变范围不超过2个节段,采用单纯后路椎管后壁切除减压,共19例。②涉及2个以上节段,可采用单侧开门整块椎板撬拨法,共29例。③胸椎同一平面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胸椎间盘突出或后纵韧带骨化时,采用后正中入路 侧后方入路的次环状减压治疗,共8例。主要观察指标:根据Epstein标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优:感觉、运动恢复到接近正常;良:脊髓功能明显改善,借支具行走;可:感觉、运动功能小部分恢复,仍不能行走;差:无效或加重。结果:55例随访1年以上,1例随访至术后2个月。①其中功能恢复优39例,良8例,可5例,差4例。②术后症状恢复依次为束带感消失,肌张力下降,麻木减轻。③术后3~6个月是恢复较快的时期,部分患者术后1年仍有改善,2年以后基本无再进步;完全截瘫者恢复较差;病史长、截瘫重者恢复亦差。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所导致的脊髓压迫症须早期手术治疗,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胸椎管后壁切除减压及侧后方入路的次环状减压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76.
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颈椎生物力学研究不再局限于动物或人体尸体实验,计算机模型可以进行更准确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人体C2~7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期为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融合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择1名28岁健康男性志愿者为观察对象,无明显的颈椎病史,扫描前先拍摄颈椎正侧位、斜位、过伸过屈位X射线片以排除颈椎病变。首先根据志愿者CT扫描图片,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处理技术,输入相关的材料特性,构建C2~7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重建采用先进的Geomagics系统,可以准确模拟颈椎结构,有限元部分则采用广泛使用的ANSYS系统。其次在1.8N?m作用力下,观察节段运动与力-位移反应,并与国外的实验结果对比,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等4种工况(载荷状态)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整个模型包括C2~7六个椎体、C2/3~6/7五个椎间盘以及后部结构与主要韧带,共有23348个节点和215749个单元。在模拟外力的作用下,模型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工况下的颈椎活动度与以往实验模型结果数据基本吻合。提示所建立的颈椎有限元模型可以模拟颈椎生物力学实验,进行生物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777.
<正>椎间盘钙化是椎间盘退变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也被认为是促进椎间盘退变的原因之一。椎间盘退变与钙化的因果关系尚未明确,目前认为椎间盘钙化与椎间盘退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3])。椎间盘钙化可归为获得性异位骨化的一种,临床和文献报道这类病变有多种命名,包括椎间盘钙化、椎间盘矿化、椎间盘骨化等,病理学中钙化过程是指正常或损伤的组织中钙盐沉积,而骨化过程则指有骨组织形成,伴随胶原基质发生钙盐沉积。鉴于目前椎间盘  相似文献   
778.
目的探讨微RNA-218(mi RNA-218)对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原代后纵韧带细胞骨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5例OPLL患者及5例非OPLL者的韧带细胞,比较2组细胞miRNA-218的表达差异。利用agomir过表达或antagomir抑制OPLL患者韧带细胞中miRNA-218的表达水平后进行成骨诱导,通过检测茜素红染色水平、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验证miRNA-218对韧带细胞骨化的作用。采用Target scan预测miRNA-218的靶基因,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NA-218的靶向作用。结果 OPLL患者韧带细胞miRNA-218的表达水平低于非OPL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过表达miRNA-218后OPLL患者韧带细胞茜素红染色水平、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抑制miRNA-218后OPLL患者韧带细胞茜素红染色水平、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Target scan预测miRNA-218靶基因可能为RUNX2和Ⅰ型胶原(COL1A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NA-218能降低RUNX2及COL1A1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水平。结论 miRNA-218能明显抑制原代后纵韧带细胞的骨化反应,其作用机制与抑制RUNX2和COL1A1基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779.
目的 观察采用非镇静经鼻胃镜检查上消化道疾病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拟行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经鼻胃镜检查组(n=67)和普通胃镜检查组(n=88),评估两组患者检查中呛咳、恶心发生率、疾病种类分布以及检查术前、术中心率、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差值。结果 经鼻胃镜检查组呛咳、恶心发生率以及术前与术中心率差值、收缩压差值均低于普通胃镜检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检查中疾病种类及患者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胃镜径细,经鼻孔插入不接触舌根,患者耐受性更好,安全性相对更高。因此,经鼻胃镜检查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80.
目的 比较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LIF)与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152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TLIF组(80例)和PLIF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采用腰痛VAS和JOA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TLIF组和PLIF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58±225)mL和(772±32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4, P<0.01);手术时间分别为(3.84±1.00)h和(3.94±0.99)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6, 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80、-0.770,P值均>0.05),但术后3个月时TLIF组VAS评分(3.6±1.4)分较PLIF组(4.3±1.1)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351, P<0.05)。两组间JOA评分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22、0.522、-1.070, P值均>0.05)。两组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TLIF和PLIF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TLIF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腰痛恢复更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