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62篇
  免费   522篇
  国内免费   28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9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19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31篇
内科学   1894篇
皮肤病学   10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5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844篇
综合类   5076篇
预防医学   935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2036篇
  21篇
中国医学   885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777篇
  2013年   782篇
  2012年   1046篇
  2011年   1020篇
  2010年   954篇
  2009年   974篇
  2008年   938篇
  2007年   920篇
  2006年   833篇
  2005年   788篇
  2004年   645篇
  2003年   557篇
  2002年   528篇
  2001年   478篇
  2000年   434篇
  1999年   343篇
  1998年   331篇
  1997年   334篇
  1996年   269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正>我院2001年7月~2006年11月采用腹腔镜高位结扎精索静脉的方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40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0例,年龄18~38岁,平均25.2岁,病程3个月~6年。左侧25例,右侧2例,双侧13例。以  相似文献   
72.
目的:显微镜下经腹股沟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显微镜下经腹膜后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与显微镜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疗效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接受精索静脉结扎术的患者资料共计120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显微镜下经腹股沟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Ⅰ组)、显微镜下经腹膜后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Ⅱ组)、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低位结扎术(Ⅲ组),每组40例。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及手术前后精液分析报告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耗时Ⅰ组(35±10)min、Ⅱ组(42±12)min、Ⅲ组(55±6)min,Ⅲ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Ⅰ组、Ⅱ组(P<0.05);Ⅰ组术后并发阴囊水肿4例(10%),附睾炎3例(7.5%);Ⅱ组术后并发阴囊水肿2例(5%),附睾炎2例(5%);Ⅲ组术后并发阴囊水肿1例(2.5%),附睾炎1例(2.5%);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平均9个月,Ⅰ组2例(5%)复发;Ⅱ组1例(2.5%)复发;Ⅲ组无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进行精液分析,3组患者术前精液参数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组精液分析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Ⅲ组精子浓度、前向精子运动百分率(%)、活动率(%)均高于Ⅰ组、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在对精液分析参数的改善方面略优于显微镜经腹股沟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及显微镜经腹膜后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  相似文献   
73.
张宏范 《临床医学》2004,24(4):29-30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症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方式。方法:对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1996~2002年连续收治18例肝炎后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均有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病史,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切除脾脏.胃底前后壁以缝合器缝合阻断胃壁上行血流,4例术后5年内再次出血。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时.贲门周围静脉都显著扩张.必须彻底予以阻断,才能彻底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防止再出血。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内镜下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102例,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药物注射止血,试验组采用内镜下钛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呕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潜血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可缩短症状改善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75.
肝内型门脉高压异位静脉曲张:国内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脉高压病人发生静脉曲张最常见的部位是食管下段和胃底。除这些常见部位外,还可引起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腹腔等处的静脉曲张。目前将发生在食管下段、胃底以外的曲张静脉称为异位静脉曲张。由于近年来开展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新方法,从而阻断了胃冠状静脉与奇静脉之间的侧支循环,也促进了异位静脉曲张的形成和破裂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闭合(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结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178条患肢)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EVLT结合高位结扎术,术后观察治疗效果及近远期并发症.结果 手术效果满意,症状缓解率100%.术后皮下淤血或血肿11肢(6.2%),皮肤条状烧伤5肢(2.8%),踝部水肿4肢(2.2%),肢体静脉炎反应9肢(5.1%),肢体隐神经损伤6肢(3.3%).随访l~3年,1例患肢(0.6%)复发.结论 EVLT结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瘦素及其受体在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大鼠附睾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精索静脉曲张(EV)持续4、8周组(EV4、EV8组,每组12只)和相应的假手术对照组(Control 4、Control 8组,每组8只)。采用左肾静脉部分结扎的方法建立精索静脉曲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附睾组织中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大鼠附睾组织中瘦素及瘦素受体mRNA表达量。结果:EV4组、EV8组附睾上皮细胞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分别比Control 4组、Control 8组显著增强(P<0.01);而EV4组附睾上皮细胞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与EV8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V4组、EV8组附睾上皮细胞瘦素及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分别比Control 4组、Control 8组显著增加(P<0.01);而EV4组瘦素及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与EV8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大鼠附睾组织中瘦素及瘦素受体的表达明显增加,瘦素可能参与了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男性不育的机制。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腔内微波闭合术(EMA)与传统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资料,其中110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EMA治疗(EMA组),6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传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术后疗效等指标。结果:EM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皮肤灼伤、皮下淤血、切口愈合不良、局部感觉异常)均低于传统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疗效(局部复发、色素沉着)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位结扎联合EMA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有效地结合了传统手术和微波治疗的优点,兼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内镜下药物喷洒、药物注射、机械止血及药物注射联合氩离子凝固术(APC)4种方法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住院期间均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根据首次内镜下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药物喷洒组(A组)16例,药物注射组(B组)28例,机械止血组(C组)23例和药物注射联合APC治疗组(D组)1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一般资料、内镜诊断、病变部位、病变出血征象分级及治疗结果,并对患者的Rockall再出血及死亡危险性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Forrest分级为Ⅰa~Ⅱb级,首次止血总成功率为91.3%(72/80),A、B、C、D 4组首次止血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P0.05),2例患者首次内镜下止血失败死亡,余6例改为手术治疗。首次止血成功的患者中12例(16.7%)发生再出血,D组患者无再出血,A、B、C 3组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P0.05),再出血患者经二次内镜治疗改为药物注射联合APC方案后成功止血。根据Rockall分级将患者分为高危组(15例)、中危组(37例)和低危组(28例),3组首次止血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P0.05)。结论对于ForrestⅠa~Ⅱb级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下止血效果显著,其中药物注射联合APC首次止血成功率最高,于治疗前通过Rockall标准对患者进行再出血及死亡危险性评估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病例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对45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实施了日间手术治疗。男22例,女23例;年龄35~60岁,平均47岁;均为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无活动性溃疡。其诊治流程:嘱患者空腹入院,入院后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血糖,并行胸片、心电图检查。手术方法:常规椎管内麻醉,抬高患肢驱血,上止血带;选择腹股沟韧带下方2cm作一3cm长横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