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4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84篇
  1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笔者于2002年~2004年间,用血塞通与654-2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1例患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73.
用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血液中伤寒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伤寒患者血液标本中伤寒杆菌。根据伤寒杆菌鞭毛抗原基因DNA的核苷酸序列,合成2对寡核苷酸引物,以该基因的DNA片段作为模板,经首次PCR和巢式PCR扩增后,产物分另为458bp和343bp的寡核苷酸片段。首次PCR检测的敏感度可达10条伤寒杆菌DNA水平。  相似文献   
74.
曹韵  郑东风  林樾  文博  许雨薇 《癌症进展》2021,19(16):1724-1727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黑色素细胞来源的高度恶性的皮肤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因其容易转移,可以在其他器官中发现[1].临床上恶性黑色素瘤多具有明确的原发灶,但小部分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在临床诊治中不能找到明确的原发灶.根据两项系统评价结果,原发灶不明的恶性黑色素瘤(melanoma of unknown primary,MUP)在恶性黑色素瘤人群中的发生率为3%左右[2-3].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1例53岁MUP女性患者,其右侧腹股沟区域出现肿块后就诊.术后病理显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体格检查及病史发现右小腿可疑色素沉着区域,但病理报告及其他检查无法发现原发灶,进行转移性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开始靶向治疗,随访4个月,目前患者无病生存中.本文主要对MUP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5.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病毒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探讨IL-18在CH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病区就诊的47例CHC患者为CHC患者组,检测IL-18、病毒载量、HCV-Ab、ALT ,分析丙型肝炎病毒阳性、阴性,HCV-Ab阳性、阴性以及不同ALT 浓度患者IL-18的表达情况。另纳入同期高校体检学生2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析CHC患者与健康体检者IL-18的表达情况。结果 CHC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L-18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8在 HCV-RNA阳性与阴性、HCV-Ab阳性与阴性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T水平与IL-18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无明显相关性(r=0.291,P>0.05)。结论 IL-18与HCV慢性感染有关,但与HCV复制及其所致的肝损伤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系统评价D2淋巴结清扫术式和D3淋巴结清扫术式(后简称D2术式和D3术式)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万方数据库,此外,手工检索了本领域的相关杂志,全面检索D2术式和D3术式治疗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D2术式和D3术式治疗胃癌在围手术期病死率[优势比(odds ratio,OR)=1.0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44~2.32]、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OR=1.53,95%CI=0.81~2.89)、5年生存率(OR=1.08,95%CI=0.81~1.44)、术后复发率(OR=0.89,95%CI=0.67~1.81)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0、0.190、0.590、0.410)。D3术式淋巴瘘(OR=0.66,95%CI=0.01~0.50)和顽固性腹泻(OR=0.11,95%CI=0.01~0.90)的发生率高,而D2术式肺部感染发生率高(OR=3.71,95%CI=1.43~9.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40、0.007)。2种术式在术后吻合口瘘、胰瘘、腹腔脓肿、术后出血、伤口感染、二次手术发生率、肠梗阻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0.500、0.080、0.400、0.710、0.570、0.960)。D3术式手术时间长[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154.86 min,95%CI=1.04~4.18]、术中失血量大(WMD=301 ml,95%CI=151.55~45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00);但在术后平均住院天数(WMD=1.77 d,95%CI=-1.65~5.15)和术中平均输血量(WMD=-138.47 ml,95%CI=-379.96 ~ -103.01)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10,0.260)。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D2术式相比,D3术式不能使胃癌患者生存受益且手术风险高,不推荐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编制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需求问卷,并检验信效度。方法 以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积极老龄化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函询形成初始版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495名城市空巢老人进行调查,检验问卷的信效度。结果 最终形成的问卷包括8个维度、37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559%;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24~1.000,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30;问卷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66。验证性因子分析χ2/df=1.236,RMSEA=0.033,SRMR=0.030,CFI=0.982,TLI=0.980,IFI=0.982。结论 编制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工具。  相似文献   
78.
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12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于住院期间死亡将患者分为早期死亡组和早期存活组.分析患者年龄、颈脊髓损伤程度、损伤节段等共计16项指标作为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象,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进行stepwise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颈脊髓损伤程度、损伤至入院的时间、损伤至手术时间、低钠血症、神经源性休克、中枢性高热、血白细胞数量、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淋巴细胞分类、血浆白蛋白、气管切开、肺部感染13项指标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颈脊髓损伤程度、神经源性休克、气管切开为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3个独立相关影响因素.结论 影响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患者损伤程度重、神经源性休克、气管切开是3个相关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利用食管癌肿瘤可溶性抗原(TSA)和超抗原(SEC)构建肿瘤疫苗,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CTLs),对肿瘤细胞进行体内外杀伤作用研究,以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经肿瘤疫苗作用,进行体外培养,诱导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实验测定效应细胞杀伤活性;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用肿瘤疫苗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肿瘤疫苗刺激的淋巴细胞组诱导的CTLs对靶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单纯淋巴细胞组(P<0.05),对TSA来源的食管癌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体内研究发现肿瘤疫苗能显著减轻小鼠荷瘤负担,延长生存期。结论肿瘤可溶性抗原与超抗原SEC构建的肿瘤疫苗能产生高效特异性的抗肿瘤效果,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0.
尼美舒利对胃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比较尼美舒利与吲哚美辛抑制胃癌的作用及比较尼美舒利对COX-2反义核酸转染前后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用不同浓度尼美舒利和吲哚美辛与SGC7901共孵育,尼美舒利与SGC7901,7901-P,7901-AS共孵育,MTT法检测细胞活性,SGC7901,7901-P,7901-AS各自分为尼美舒利组和对照组,FACS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电镜观察SGC7901,7901-AS及与尼美舒利共孵育后SGC7901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尼美舒利和吲哚美辛均可抑制胃癌体外增殖,效应呈剂量依赖性,尼美舒利对7901-AS比对亲本细胞的抑制率减少(P<0.05),使胃癌G1期细胞比较增加(SGC7901,73.5%比56.1%;7901-AS,76.7%比66.5%),超微结构显示,尼美舒利作用的SGC7901和7901-AS分化上发生良性转化,且出现凋亡,表明尼美舒利可抑制胃癌细胞体外增殖,其作用是COX-2依赖的,抑制胃癌的可能机制之一是抑制COX-2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周期使之阻滞于G1期,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