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4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434篇
内科学   185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576篇
预防医学   233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97篇
  1篇
中国医学   164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目的:分析和总结三维适形放疗与立体定向放疗在治疗脑转移瘤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于我院行全脑放疗后行三维适形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的6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放疗资料、随访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种放疗方式的疗效。结果本组含1~2个脑转移灶的患者共21例,12例行三维适形放疗,9例行立体定向放疗,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12月、83.3%、58.3%和14月、88.9%、66.7%。脑转移灶数≥3的患者共39例,17例行三维适形放疗,22例行立体定向放疗,两组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7月、58.8%、41.2%和13月、81.8%、68.2%。在脑转移灶数≥3的患者中,立体定向放疗组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都明显优于三维适形放疗组(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脑转移瘤患者,立体定向放疗较三维适形放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72.
枫糖尿症(MSUD)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快,预后差,严重影响患儿生存及生活质量。本研究总结了1例经典型MSUD新生儿护理资料,通过积极控制惊厥、纠正低血糖、尽早给予口腔运动锻炼恢复口腔吸吮功能、加强营养支持等,患儿症状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南宁市宾阳县妇幼保健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门诊处方21 360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共4 614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60%.其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处方656张,占抽取总处方数的3.07%,占抗菌药物处方数的14.22%.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体现在无指征用药、疗程不合理、选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给药方法及剂量不合理、存在配伍禁忌、溶媒选用不当等方面.结论:该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监督管理,积极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74.
75.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复合制剂。舒巴坦为广谱酶抑制剂,同时具有较弱的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多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强大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较差,二者联合不仅对阴性杆菌显示出明显的协同抗菌活性,抗菌作用是头孢哌酮单用的4倍,而且保护头孢哌酮钠不受β-内酰胺酶水解,主要用于由敏感菌导致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腹膜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探讨美容注射A型肉毒毒素致全身无力的临床表现及电生理结果。方法:选择4例因美容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出现全身无力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电生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4例患者均在美容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短时间内出现视物模糊、言语不清、咀嚼吞咽困难及四肢无力等典型的临床中毒症状。电生理检测结果也提示了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障碍,伴或不伴肌源性损害。结论:肉毒素产品的真伪、注射剂量以及注射技术极为关键和重要。在非正规的医疗机构由非专业的人员进行注射美容存在安全隐患,严重者会出现中毒症状。认清肉毒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及电生理特点,对及时诊断治疗中毒患者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77.
<正>解剖一汉族中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左侧腋窝内有一额外肌。该肌起于肩胛骨喙突,止于肱三头肌长头。按位置和起止点命名法将该肌命名为后喙肱肌。喙肱肌与后缘肱肌之间隔以腋部的神经和血管。后喙肱肌起于喙肱肌附着点的内侧,起点处无明显腱性结构,行于肩胛下肌的前方,其下部肌腹在背阔肌上方分为内、外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研究青岛地区妊娠期妇女碘营养状况及其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妊娠妇女663例,检测空腹尿碘、血清TSH、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结果 妊娠期妇女尿碘在2.50~3 366.00μg/L,尿碘中位数(MUI)为161.59μg/L,碘缺乏、碘足量、碘超足量、碘过量的比例分别为44.95%、34.09%、15.69%、5.28%;妊娠T2、T3期尿碘水平以及轻度碘缺乏的比例均明显高于T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T2、T3期碘足量的比例低于T1期妇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期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低T4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0.60%、3.77%、6.49%,妊娠各期之间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期TPOAb总阳性率为9.80%,碘缺乏组中亚临床甲减患者TPOA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甲功正常组(P<0.01),且TPOAb阳性组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明显高于TPOAb阴性组(P<0.01).结论 青岛地区妊娠期妇女群体不存在碘缺乏,但有44.95%的妊娠妇女个体存在碘缺乏,随着妊娠期的延长,碘缺乏呈加重趋势;TPOAb阳性与妊娠妇女发生亚临床甲减相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通过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及两者联合筛查结果的比较,研究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4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高危型HPV筛查、TCT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联合检查阳性以高危型HPV筛查、TCT检查任意阳性为阳性,阴性以全阴为阴性,对宫颈癌的3种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478例患者中病理学诊断为炎症的患者有253例(52.93%);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共225例(47.07%);鳞癌6例(1.26%)。478例患者中高危型HPV筛查结果阳性例数为283例,阳性检出率59.21%,且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高危型HPV检出率逐渐升高(P<0.01)。TCT检查结果中不典型磷状细胞(ASC)及以上病变有219例,阳性检出率为45.82%。对3种筛查方法的总符合率进行比较,高危型HPV+TCT联合检查符合率最高,为99.58%,其次为TCT检查符合率为81.59%,高危型HPV筛查符合率为76.99%,而2种方法联合检查对CINI以上病变的筛查,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查为当前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0.
背景:有研究显示,三七总皂甙能明显增强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但其对外周神经系统的作用仍需进一步观察。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星状神经节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作用。设计:观察对照实验。单位:广西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5-01/2006-02在广西医科大学实验中心药理实验室完成。选用3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体质量(220±20)g,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EN-7203数字式三通道刺激器、MEZ8301型微电极放大器为日本NIHONKOHDEN公司产品,玻璃微电极拉制仪、微电极操纵仪均为日本Narishige公司产品。三七总皂甙(为云南昆明雅阁臣药业公司产品批号020802)氯化乙酰胆碱(Ach)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方法:大鼠麻醉后迅速处死,打开胸壁,在显微镜下将星状神经节离体并将标本迅速移至灌流浴槽,剥去神经节外层结缔组织膜,用金属细针固定其边缘。用含体积分数0.95O2与体积分数0.05CO2混合气体和pH为(7.4±0.05)的Kreb's持续、恒温(34.0±0.5℃)灌流神经节,同时采用质量浓度范围0.08~0.16g/L三七总皂甙对神经节进行灌流和培养。①用内充3mmol/LKCl的玻璃微电极穿刺离体星状神经节神经元,记录细胞内突触后膜除极反应的幅度。②选用三七总皂甙可逆性抑制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最高浓度0.16g/L直接灌流,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外源性Ach(1mmol/L,1min)引起的突触后膜除极反应幅度和时程的影响。③选用三七总皂甙可逆性抑制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最高浓度0.16g/L直接灌流,观察三七总皂甙对膜性质(膜电阻和膜电位)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内突触后膜除极反应的幅度。②最高浓度0.16g/L三七总皂甙对外源性Ach引起的突触后膜除极反应幅度和时程及对膜性质(膜电阻和膜电位)的影响。结果:纳入大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三七总皂甙对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影响:三七总皂甙在0.10~0.16g/L范围内可逆性抑制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使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幅度减小,或使顺行动作电位变成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三七总皂甙质量浓度越高,对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抑制作用多在三七总皂甙灌流3~10min内出现,0.16g/L三七总皂甙起效最快,通常在3~4min内就使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明显下降。停止三七总皂甙灌流后,用正常Kreb's冲洗15~20min可使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基本恢复至给药前的对照水平。②三七总皂甙对外源性Ach引起膜除极反应的影响:用0.16g/L三七总皂甙灌流前后Ach除极反应的幅度和时程分别为(15.5±2.4)mV,(256.1±21.5)s,与给三七总皂甙后无明显差异[(14.3±1.9)mV,(228.6±24.5)s,P>0.05]。③三七总皂甙对膜性质的影响:给药前后平均膜电位差异不明显[-(55.5±12.1),-(54.3±10.4)mV,P>0.05]。平均膜电阻亦无明显差异[(53.9±5.1),(55.1±4.8)MΩ,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星状神经节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有可逆性抑制作用,抑制可能是通过突触前机制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