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护士长行为与护士工作应激源和不良应激反应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研究发现护士长行为有助于减少应激源并减轻高负荷工作状态下的应激反应,对提供较高质量和效率的护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96年3月~2006年3月在我站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口服己烯雌酚。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46.6%,不完全流产率53.4%;对照组完全流产率0,不全流产率60%,无效40%。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明显优于传统的己烯雌酚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抗运动性疲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通过对运动性疲劳者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观察其疲劳症状的改善情况、血红蛋白(HGB)、乳酸(LA)含量、血清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活性的变化,探讨其在抗运动性疲劳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低频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足三里穴对高强度军训士兵抗疲劳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78名士兵随机分为对照组(38名)和刺激组(40名).在训练前2周对刺激组士兵足三里穴进行低频脉冲电流经皮刺激干预(电疗参数为连续波,频率2Hz,强度20 mA,时间30 min,1次/d),连续2周.分别于干预前,训练后第1d、7d、14d的当日训练任务结束后即刻监测心率(HR)及检测乳酸(LD)值,再填写主观体力感觉表(RPE)和多维疲劳量表(MFI).结果 两组军训士兵的HR、LD、RPE及MFI在训练后进行比较,除刺激组的训练第1d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时间点刺激组HR、LD、RPE及MF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军训前期予低频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足三里穴能降低士兵军事训练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75.
家庭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南昌市第三医院(330009)吴立红1.注重社会因素对心理的影响:老年人由于退休和社会职能或社会角色的改变,经济地位和经济条件的改变,家庭关系等各种因素的变化使老年人的心理也随之产生较大的变化,由于社会地位的变化,失去了许...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膝关节运动疗法治疗膝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膝痹的155例患者,随机分成温针配合膝关节运动疗法治疗组75例,温针组50例和膝关节运动疗法组30例进行临床疗效对照。结果:温针配合膝关节运动疗法治疗组的近期治愈率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它两组,温针组疗效也高于膝关节运动疗法组。结论:传统温针疗法配合一定的膝关节运动疗法可明显提高膝痹患者的治愈率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远、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按首诊顺序分成温针组和综合组.温针组只采用温针治疗,综合组采用温针治疗及功能训练.治疗10次后参照Lequesne的评估法对两组临床指标进行治疗前、后评分;3个月后随访,对症状复发率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治疗后两组膝关节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比各自治疗前明显改善,积分值减少(P<0.05),两组积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3个月后随访,两组症状复发的阳性率有差异(P<0.05).结论温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肯定的疗效,如果配合功能训练,其疗效更加稳定,不易反复.  相似文献   
78.
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临床治疗肩周炎的方法颇多 ,浮针疗法是第一军医大学符仲华老师随着针灸研究不断深入 ,将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结合的一种新型的物理治疗方法。  浮针疗法 ,是因其针刺部位只在病痛皮下疏松结缔组织 ,象浮在肌肉上一样而命名。根据肩周炎患者的实际情况 ,寻找最痛点 ,用一型号适宜的浮针针具 (即浮针 ,是由不锈钢的针芯 ,软套管及针座和保护套管三部分组成 ) ,在距痛点 6~ 10cm处进针 ,透皮后 ,退至皮下 ,沿皮下向前推进 ,针尖直对痛点 ,对小范围的疼痛病灶 ,取出针芯固定即可 ,而较大范围的疼痛病灶 ,可先作扫散动作 ,即以进针点为支…  相似文献   
79.
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对海训士兵血红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疗法对海训士兵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0名士兵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海训前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穴,对照组无任何处理,分别观察士兵海训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心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士兵海训后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1),心率明显加快(P〈0.01);治疗组士兵海训后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量无明显降低(P〉0.05),并高于对照组(P〈0.01),心率虽明显加快(P〈0.01),但幅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海训前行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能提高机体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含量,从而延缓士兵海训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对抗大鼠运动性疲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对大鼠抗运动性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在浙江中医学院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完成。选用6周龄健康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采用大鼠游泳力竭运动疲劳模型。随机将大鼠分成边游泳边治疗组(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lO次,即每日力竭游泳后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1次/d,共10次),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即第10天游泳后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1次),游泳后治疗组(第11天起每日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1次,共10次),造模组(不给予治疗)4组,每组10只。于实验前、实验第10天和第20天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大鼠游泳耐力时间、心率、血糖、血乳酸含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体质量的影响。体质量在大鼠早晨来进食前测试。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清乳酸测定采用对羟基联二苯法。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计量资料用t检验,多组间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显著的标准。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及造模组各有1只大鼠在游泳训练中淹死,其余3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力竭游泳时间:边游泳边治疗组治疗后比造模前有明显延长[(19.42&;#177;2.26),(15.50&;#177;1.03)min,P〈0.01];造模组治疗前后保持不变[(15.35&;#177;1.11),(15.00&;#177;1.12)min,P〈0.01];边游泳边治疗组明显长于造模组。雌、雄大鼠增长差异不明显。②心率:造模组和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大鼠在第10天比造模前明显升高,其中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升高幅度低于模型组,而边游泳边治疗组无明显变化;在第20天时模型组没有显著变化,而游泳后治疗组显著降低,在第20天游泳后治疗组低于模型组。③血清血糖浓度:造模组和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大鼠在第10天比造模前明显降低,而边游泳边治疗组无明显变化。边游泳边治疗组第10天降低幅度低于模型组和造模后即时治疗组,造模后即时治疗组降低幅度低于模型组;第20天游泳后治疗组和模型组比第10天显著升高。④血清乳酸:边游泳边治疗组和模型组大鼠在第10天含量比造模前明显升高,而造模后即时治疗组无明显变化;第10天边游泳边治疗组和模型组升高幅度高于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其中边游泳边治疗组升高幅度低于模型组;第20天游泳后治疗组和模型组比第10天显著降低。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边游泳边治疗组、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和模型组大鼠第10天的均比造模前显著升高;游泳后治疗组和模型组第20天比第10天明显降低。⑥体质量:边游泳边治疗组、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和模型组大鼠在第10天均比造模前明显升高;第10天边游泳边治疗组增长幅度明显慢于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和模型组;游泳后治疗组和模型组第20天增长明显快于第10天。结论:①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具有延长大鼠力竭游泳耐力时间,延缓过度疲劳的发生,在运动性疲劳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预防和治疗作用。②经皮穴位电刺激可能通过改善运动性疲劳大鼠整体健康状况,提高能量代谢效率,纠正自由基代谢失衡,减少代谢产物的堆积,从而达到改善运动性疲劳的作用。③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具有明显的即时效应,以及累加效应,可作为对抗运动性疲劳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