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评价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后原位回肠新膀胱(IN)与输尿管皮肤造口(CU)两种尿流改道方式的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为尿流改道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LRC及尿流改道的男性膀胱癌病人61例。根据尿流改道方式不同分为IN组(15例)和CU组(46例)。比较病人近期(3个月内)和远期(3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IN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CU组(P < 0.01),IN组病人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U组(P < 0.01),2组病人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CU组(P < 0.01),其中,CU组≥70岁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高于 < 70岁组(P < 0.01)。结论行IN术病人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术后生活质量高,但对于高龄病人,CU仍为可选择的手术方式。临床中应根据病人的意愿和病情选择合适尿流改道方式,并关注病人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河南省老年人意外事件的发生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河南省6 054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入户调查近1个月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分析老年人发生意外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5 570名老年人,近1个月内861人发生意外事件,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5.46%,其中出现的主要意外事件为跌倒496人(8.90%)、走失104人(1.87%)、噎食194人(3.48%)、自杀67人(1.2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是否患有慢性病、听力、视力、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是河南省老年人近1个月内发生意外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河南省老年人意外事件发生风险处于中等水平,应针对患有慢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听力和视力等下降的老年人制定综合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4.
黄芪总黄酮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黄芪总黄酮对大鼠心律失常保护作用的效果和机理.方法 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氯化钡致大鼠心律失常两种动物模型,以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察ECG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黄芪总黄酮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可以使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室性早搏、室速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减少(8只,P=0.0317).②黄芪总黄酮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可以使氯化钡致大鼠心律失常两种动物模型的心律失常明显减轻(8只,P=0.02863).结论 黄芪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和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先期化疗(NACT)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CDS)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CIHCP)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晚期卵巢癌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予以NACT 2个疗程,之后行CDS及术后IHCP(顺铂80 mg)2次,术后再予卡铂/顺铂(TC/TP)方案化疗,对照组采取常规CDS+术后TC/T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腹水量、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化疗疗程、总有效率和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NACT+CDS+IHCP疗效较常规方法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利用自制单孔多通道装置及常规腹腔镜器械完成单孔后腹腔镜肾及肾上腺手术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8月~2012年3月,采用切151保护器+橡胶手套自制单孔多通道装置,利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完成33例单孔后腹腔镜手术,其中肾上腺肿瘤切除10例,肾癌根治性肾切除6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2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4例,肾盂成形术1例。结果3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1例肾盂成形术因术中缝合困难另增加-5mm通道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住院时间4~9d,平均6d。术中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自制单孔多通道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肾及肾上腺疾病方面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等优点。自制单孔多通道装置制作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半程肾动脉阻断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y partial nephrectomy,LPN)中的安全性及对残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行LPN的T1期肾脏肿瘤病人共94例。根据肾动脉阻断时程不同分为半程肾动脉阻断组(A组)32例和全程肾动脉阻断组(B组)62例。根据肿瘤分期不同,A组分为T1a期病人(A1组)21例和T1b期病人(A2)11例;B组分为T1a期病人(B1组)43例和T1b期病人(B2组)19例。分析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热缺血时间(warm ischemia time,WIT)、血尿、漏尿等围手术期指标和肾萎缩、肾功能下降等远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94例病人均手术顺利。A组病人WIT明显短于B组病人,eGFR下降值低于B组(P < 0.01);病人WIT A1组短于B1组、A2组短于B2组(P < 0.01)。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尿、漏尿、肾萎缩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程肾动脉阻断技术可减少T1期肿瘤LPN中肾脏WIT,减少肾功能下降,尤其对T1b期肿瘤优势更为显著。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血清25羟维生素D及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35例,按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的数值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下肢血管病变组(PAD组,ABI0.9)115例和非下肢血管病变组(NPAD组,ABI≥0.9)120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腰椎(L1~4)、左侧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华氏三角(Ward's)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测定。测定受试者血清25(OH)D的水平,并记录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结果 PAD组血清25(OH)D的平均水平低于NPAD组[(12.89±1.48)ng/mL vs(15.82±2.35)ng/mL,P0.05];PAD组的Neck、Troch、Ward's的BMD均分别低于NPAD组[(0.706±0.171)g/cm~2vs(0.823±0.133)g/cm~2,(0.501±0.111)g/cm~2vs(0.595±0.125)g/cm~2,(0.455±0.121)g/cm~2vs(0.524±0.210)g/cm~2,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ABI与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 A1c)呈负相关,与25(OH)D及Neck、Troch、Ward's的BMD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SBP、Hb A1c、TC、25(OH)D、Neck的BMD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往往同时伴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低水平的25(OH)D及低下肢骨密度可能共同参与了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牛羊膜覆盖烧伤创面联合应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对烧伤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以Ⅱ度烧伤创面为主的中小面积热力烧伤病人43例,试验创面面积为1%~2%。将每例病人相同性质的创面等分为3份,分别应用有孔牛羊膜(治疗组)、牛羊膜(对照组1)、凡士林油纱布(对照组2)覆盖烧伤创面,3组均联合应用rb-bFGF。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相比,以深Ⅱ度烧伤创面为主的病人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F=25.36,q=7.25、3.46,P〈0.01);在治疗以浅Ⅱ度烧伤创面为主的病人过程中,治疗组与对照组2相比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F=12.29,q=5.21,P〈0.01),而与对照组1相比没有明显差别(q=2.60,P〉0.05)。结论有孔牛羊膜覆盖烧伤创面及联合应用rb-bFGF能加速烧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究孕酮是否能够减轻七氟醚诱导的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新生24 h内的SD乳鼠,提取海马神经元培养至第7天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七氟醚组(S组)、孕酮+七氟醚组(P组)和醋酸乌利司他+孕酮+七氟醚组(U组)。C组神经元加入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后正常培养;S组加入DMSO后行七氟醚处理;P组加入孕酮1μmol/L预处理1h后行七氟醚处理;U组加入醋酸乌利司他1μmol/L预处理1 h后,余同P组。采用CCK-8法检测神经元细胞活力,采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含量,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改变。结果与C组比较,S组细胞活力明显减弱、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Akt蛋白含量和p-Akt/Akt比值明显下降(P0.01);与S组比较,P组细胞活力明显增强、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Akt蛋白含量和p-Akt/Akt比值明显升高(P0.01);与P组比较,U组细胞活力明显减弱、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Akt蛋白含量和p-Akt/Akt比值明显下降(P0.01)。形态学上,C组细胞形态正常,S组和U组细胞表现出凋亡形态,而P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结论孕酮可通过孕酮受体上调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减轻七氟醚诱导的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