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复习胆管修复与重建材料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 比较不同类型材料的特点以及优缺点。结果 合成材料如镍钼合金管,聚四氟乙烯操作方便,但缺乏柔顺性,且有异物反应,出的自体组织如静脉材料容量获得,抗感染力强,因缺乏血供易导致胆管狭窄,带血管蒂的邻近组织转位修复效果较佳。结论 胆管缺损的修复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措施,避免胆管狭窄的发生,胆管的大段丢失应行胆管的端端吻合或胆管空肠Roux-en-Y重建。  相似文献   
72.
急性血管损伤132例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急性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32例血管损伤患者的l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血管损伤引起的死亡率为6.8%,截肢率为8.3%;手术后的通畅率达91.9%。结论:手术探查是诊治急性血管损伤的主要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处理血管损伤是确保通畅,降低病死率,保存肢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73.
CT机在进行扫描工作时,加在X线管上99.8%的电能转换为热能积聚到阳极靶面上,使X线管各组成部分的温度急剧升高,为了使X线管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散逸,减轻高温对X线管的损坏,CT机在工作状态时,X线管有一套冷却系统在工作,它是通过绝缘油的循环和风扇的吹风散热来最大限度地消除X线管产生的热量。但如果在操作上发生曝光不久即关机的情况(特别是遇到夜间检查病人),  相似文献   
74.
张照荣  任为凤 《中成药》1997,19(4):37-38
测定和比较了山茱萸和其伪品泰山萸肉的石油醚、氯仿、甲醇提取物的零阶和二阶导数紫外吸收光谱。结果显示:二者的零阶和地阶导数光谱均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其光谱特征可以 快速2准确地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75.
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腹股沟疝复发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引起腹股沟疝复发的因素。方法 对我院199l一2001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入院方式(急诊、平诊),疝的类型(斜疝、直疝、股疝),手术方式(传统的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与手术后复发的危险关系。结果 199l一2001年,我院共施行腹股沟疝修补术l082例次,其中初发疝占88.9%,复发疝占11.2%。与传统的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复发疝再手术的相对危险度低,手术后存在并发症和腹股沟斜疝是手术后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因素较多,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可降低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再发。  相似文献   
76.
弓形虫感染致实验动物体温异常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弓形虫感染对实验动物体温的影响,探讨弓形虫感染后,机体可能出现的新发病体征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3组:1组为空白对照组,另2组分别感染弓形虫RH株和AH株。以恒定的条件测量小鼠体温,同时观察发病情况。结果感染前的小鼠基础体温为37.5~38℃,小鼠感染弓形虫RH株速殖子后第3d发病,体温即开始下降,每天下降2~3℃,最低降至28℃,动物死亡。AH株感染小鼠第8d发病,体温开始下降,每天下降1~3℃,最低降至32℃以下,动物死亡,体温下降不低于32℃的动物可渡过低体温期,即急性发病期,得以存活。对照组小鼠体温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体温下降可能是小鼠弓形虫急性感染发病的一个重要体征。  相似文献   
77.
螺旋CT对正常新生儿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出生月内正常新生儿与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患儿颅脑CT的影像特点。方法:利用螺旋CT通过66例正常新生儿和71例H IE患儿行颅脑CT扫描,选取特定的扫描层面及位置,双侧对称性检测脑实质密度CT值,灰白质间隙。对测量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新生儿脑白质密度偏低,CT值为19.0 Hu~28.0 Hu,95.4%最低值为20 Hu,脑白质边缘多呈"枫叶"状,脑灰质CT值27.6 Hu~39.0 Hu,H IE脑白质低密度灶绝大部分CT值<17.0 Hu,且低密度灶边缘表现为"花瓣"状。结论:CT诊断对H IE的早期诊断,协助制定治疗方案有较高价值。依据低密度脑水肿是否伴有脑室改变及颅内出血,进行CT分型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78.
泡沫细胞形成与胞浆Ca2+水平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在泡沫化过程中,胞浆Ca2+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病理机制。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C57BL/6J小鼠,取其腹膜巨噬细胞,在10mg·L-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中孵育96h,制备了富含脂质成分的泡沫样细胞。在此基础上,应用Ca2+荧光指示剂技术和NADH氧化偶联差光谱变化的分析方法,检测了前述泡沫样细胞的胞浆Ca2+水平及膜成分Ca2+-ATP酶活性。结果:泡沫样细胞的胞浆Ca2+水平是对照巨噬细胞的2.7倍,膜成分Ca2+-ATP酶活性为后者的24%。结论:在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缓慢的膜外Ca2+内流或肌质网Ca2+释放,这可能与初期膜上Ca2+通道的持续性开放及后期膜上Ca2+泵功能的不可逆性钝化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三硝基甲苯(TNT)对眼晶状体的损害及其发病情况,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某化工厂187名TNT作业工人眼晶状体损害进行调查。结果TNT白内障检出率为41.71%,性别、工种、年龄、工龄、接触工龄与TNT白内障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职业接触吸收主要以TNT的皮肤吸收为主。接触工龄越长,TNT白内障的检出率越高。预防控制TNT职业损害,要进行工艺改革,加强通风排毒,降低车间空气中TNT浓度,采取切实有效的皮肤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0.
本文用光谱法鉴别进口沉香及其一种伪品沉香。结果表明这两种药材之间具有显著的光谱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