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007篇
基础医学   15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220篇
预防医学   18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72.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瘦素和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38例子痫前期患者和42例正常妊娠(对照组)血清脂联素、瘦素和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并计算游离瘦素指数值(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和游离瘦素指数分别为1691,7μg/ml、37.5ng/ml和0.95,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89,4μg/ml、19.3ng/ml和0.49),但两组别间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则未见明显差异(分别为35.0ng/ml和42,2ng/ml)。在脂联素和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及游离瘦素水平间并未见明显相关,子痫前期患者脂联素、瘦素和游离瘦素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低于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存在明显的反常升高,瘦素的生物利用度也明显提高,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3.
摘要:目的 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子痫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自建库到2019年6月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子痫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研究,由两名研究人员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完成文献筛选、相关资料提取以及质量评价等,数据采用RevMan5.3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8篇研究,包括9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收缩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MD=-10.97, 95%CI(-13.31,-8.63),P<0.00001];观察组的舒张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MD=-9.24, 95%CI(-14.22,-4.26),P=0.0003]。观察组的24h尿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24,95%CI(-3.97,-0.50),P=0.01]。观察组的PT [MD=1.43,95%CI(0.56,2.30),P=0.001]、APTT[MD=2.85,95%CI(2.05,3.66),P<0.00001]、 FIB[MD=-1.22,95%CI(-1.30, -1.14),P<0.00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围生儿不良结局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47,95%CI(0.20,1.10),P=0.08]。观察组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8,95%CI(0.37,0.91),P=0.02]。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子痫前期可更好地改善其血压、24h蛋白尿、凝血功能,疗效显著,并且在不增加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前提下减少了孕妇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可为临床上治疗子痫前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GH)及先兆子痫(PE)孕妇胎盘发育不全的相关因素分析。 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23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GH组)、23例先兆子痫孕妇(PE组)及26例同期就诊的正常孕妇(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由基分析系统4分析活性氧代谢物(d-ROM)和血清生物抗氧化剂(BAP)的血清衍生物。ELISA试剂盒测定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血清浓度。多普勒超声测量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MD)和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IMT)。免疫组织化学分析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氧化还原因子-1(ref-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结果 GH组和PE组妊娠期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升高,GH组和PE组分娩后1年收缩压显著升高,且GH组较PE组更高;GH组分娩后1年舒张压显著升高(P<0.05)。GH组和PE组母体血清d ROM、BAP浓度显著升高,且GH组BAP浓度较PE组更高(P<0.05);与GH组和对照组比较,PE组的母体血清sFlt-1浓度及sFlt-1/P1GF比例显著升高(P<0.05);GH组和PE组母体血清PlGF浓度显著降低,且PE组较GH组更低(P<0.05)。GH组和PE组中HIF-1α、8-OHdG阳性细胞核的比例显著升高,且PE组与GH组相比更高;与PE组和对照组比较,GH组中ref 1阳性细胞核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GH组和PE组的FMD显著降低,IMT显著升高,且GH组IMT显著高于PE组(P<0.05)。 结论 PE患者胎盘缺氧变化和DNA氧化损伤严重,并伴有抗血管生成因子的增加,且GH患者的母体器质性血管紊乱比PE患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5.
费梦  范文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546-1548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胎盘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方法:收集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标本21例,分为足月组(9例)和非足月组(12例),另选择正常孕妇胎盘19例作为对照。检测胎盘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子痫前期足月组胎盘与正常胎盘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足月组较正常胎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足月组子痫前期胎盘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仅与收缩压存在相关性,与24 h尿蛋白定量无关。结论:表观遗传修饰异常存在于非足月分娩的子痫前期胎盘中,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及子痫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RPLS)患者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盛京医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20例子痫前期及子痫并发RPLS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均行头部MRI或CT检查,其中出现顶叶病变18例、枕叶病变10例、额叶病变5例、基底节病变6例、颞叶病变2例、侧脑室旁病变3例、小脑病变2例、岛叶皮层及半卵圆区各1例。20例患者中,4例患者行增强扫描,均显示病灶无强化;6例患者行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未发现静脉窦血栓形成;3例行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未见动脉血管异常;11例在初次行头部MRI后4~47天复查头部MRI,10例患者完全恢复,1例患者绝大部分恢复。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后遗症出现。结论:结合患者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RPLS诊断并不困难,早期积极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7.
黄敏  黄引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593-5596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统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妊娠晚期的子痫前期孕妇和正常孕妇的胎盘,制备胎盘匀浆,用分光光度计双波长法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胎盘组织中的CO和TNF-a的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分别用两组孕妇血清培养滋养细胞,对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及其血清培养的滋养细胞中CO的含量明显降低、TNF-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CO和TNF-a的表达异常引起胎盘缺血缺氧、内皮损伤,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8.
张广兰  秦爽 《现代保健》2012,(24):126-126
目的:对 24 例双胎妊娠合并先兆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先兆子痫对双胎妊娠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3 年间收治的双胎合并先兆子痫 24 例临床资料,以同期单胎妊娠合并先兆子痫为对照组,综合比较其发病情况、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及结局.结果:双胎妊娠并发先兆子痫的发病率高于单胎妊娠 ;双胎组的剖宫产率,发生 HELLP 综合征、胎盘早剥、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发育迟缓 (fetal growth retardation,FGR)、妊娠期糖尿病、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单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单胎组 (P〈0.05) ;双胎组新生儿发生贫血、肺炎、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的机率与单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发生小于胎龄儿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 的机率明显高于单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胎妊娠并发先兆子痫更易发生多种母胎并发症,及时发现和处理先兆子痫,积极防治并发症,可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79.
子痫前期作为一种妊娠期特有的高血压综合征,严重威胁母婴安全,但目前尚无准确的生物标志物作为诊断依据且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外泌体是广泛存在于体液中的细胞外囊泡,携带多种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所携带的miRNA具有特异性、多元性、抗降解、能被稳定检出的特点。研究发现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分泌的外泌体中有多种差异表达的miRNA,表明其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可能作为子痫前期预测的潜在靶点。本文对外泌体源性miRNA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子痫前期早期预测及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0.
抗磷脂抗体是一类能与磷脂或磷脂结合蛋白结合的自身免疫性抗体,与血栓形成、不良孕产史密切相关。抗磷脂抗体中高滴度阳性的患者易有子痫前期等不良妊娠结局。子痫前期发生于妊娠期,可导致全身多脏器的损伤,严重危及母儿生命和健康。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研究提示抗磷脂抗体可能通过诱导氧化应激,促进血管内炎症等作用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对于抗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对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