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94篇
  免费   869篇
  国内免费   545篇
耳鼻咽喉   75篇
儿科学   333篇
妇产科学   123篇
基础医学   596篇
口腔科学   152篇
临床医学   1898篇
内科学   1161篇
皮肤病学   107篇
神经病学   360篇
特种医学   4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774篇
综合类   4186篇
预防医学   1566篇
眼科学   474篇
药学   1586篇
  8篇
中国医学   1896篇
肿瘤学   50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745篇
  2013年   572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662篇
  2010年   613篇
  2009年   641篇
  2008年   593篇
  2007年   793篇
  2006年   695篇
  2005年   699篇
  2004年   677篇
  2003年   620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499篇
  2000年   583篇
  1999年   492篇
  1998年   434篇
  1997年   483篇
  1996年   471篇
  1995年   393篇
  1994年   338篇
  1993年   296篇
  1992年   260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189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64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9篇
  196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积雪草苷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增殖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 ng/ml的TGF-β1处理A549细胞,同时分别给予40、80、160μg/ml浓度的积雪草苷处理,以正常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MTT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蛋白Vimentin、钙黏蛋白E(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蛋白水平。收集各组培养液上清,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TGF-β1培养后的A549细胞增殖活性升高,细胞间质标志物Vimentin蛋白水平升高,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蛋白水平降低,同时细胞中i NOS蛋白水平也升高,细胞分泌的IL-6、TNF-α、IL-4、VEGF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与正常培养的对照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0、80、160μg/ml的积雪草苷处理以后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中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减少,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增多,i NOS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分泌的IL-6、TNF-α、IL-4、VEGF减少,IFN-γ增多,与未用积雪草苷处理的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积雪草苷抑制TGF-β1诱导肺泡上皮细胞增殖活性和EMT,减少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调控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抗肺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CD4+CD25+CD127- 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HSP患儿随机分为匹多莫德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匹多莫德组加用匹多莫德颗粒口服。检测所有患儿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血清IL-10、IL-4 及INF-γ水平。结果:治疗后匹多莫德组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比例为(3.85±0.97)%,较常规治疗组(2.54±0.89)%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匹多莫德组血清IL﹣10 和IL﹣4 水平为(29.58±8.42) pg/mL、(76.47±16.45) ng/L,较常规治疗组的(40.89±9.67) pg/mL、(96.52±18.79)ng/L 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匹多莫德组血清INF鄄酌水平为(89.54±15.87)ng/L,较常规治疗组的(77.43±15.32)ng/L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多莫德组INF﹣γ/IL﹣4为1.17±0.43,较常规治疗组的0.81±0.3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匹多莫德辅助治疗HSP患儿能提高CD4+CD25+CD127- 调节性T细胞比例,减轻炎症反应,纠正免疫失衡。  相似文献   
63.
介孔二氧化硅作为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无机介孔载体材料,因其具有孔道排列规整、水热稳定性良好、生物相容性好,可以储存药物并保持药物的无定形态等特点,非常适合装载水难溶性药物。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就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介孔二氧化硅载体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设计和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介孔二氧化硅载体,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高家荣  徐双枝  韩燕全  魏良兵  宋俊梅 《中草药》2017,48(12):2401-2406
目的建立补骨脂-肉豆蔻药对含药血清指纹图谱并分析补骨脂-肉豆蔻药对的入血成分。方法对20只SD大鼠分别ig 10个不同批次的补骨脂-肉豆蔻药对提取物,采用UPLC法比较体外供试品、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指纹图谱,分析其入血成分。结果测定给药后入血成分并建立UPLC指纹图谱,标出13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0以上),其中10个峰来源于体外供试品中原型成分,3个峰为代谢产物。结论首次采用血清药物化学方法,建立了补骨脂-肉豆蔻药对血清指纹图谱,反映补骨脂-肉豆蔻药对口服给药吸收入血情况,为其体内药效物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5.
应用UPLC-Q-TOF-MS技术和血清药物化学理论分析检测芩百清肺浓缩丸的入血成分。灌胃给予大鼠芩百清肺浓缩丸溶液后,肝门静脉采血,血清经SPE处理,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流动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 L·min~(-1),柱温35℃。通过对比分析体外样品、空白血清及含药血清,同时结合Peakview和Metabolitepilot软件鉴定和表征其血中移行成分,在给药后的大鼠血清中分析鉴定了28个血中移行成分,其中18个原型成分,10个代谢产物。应用UPLC-Q-TOF-MS技术和血清药物化学理论较为全面地阐明了芩百清肺浓缩丸在大鼠血清中的移行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代谢过程以及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
采用UPLC-MS/MS多反应监测(MRM)定量分析,以氯霉素为内标物在正离子模式下建立血浆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及氢二异丁香酚药物浓度的测定方法,研究口服补骨脂-肉豆蔻药对配伍前后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并分别灌胃补骨脂提取液、补骨脂-肉豆蔻药对提取液、肉豆蔻提取液,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品。血浆样品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和去氢二异丁香酚分别在0.098 125~39.25,0.084 375~33.75,0.046 875~18.75,0.11~2.2 mg·L~(-1)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类成分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稳定可靠。采用DAS 2.0计算所得药代动力学参数在配伍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果表明补骨脂和肉豆蔻配伍能影响主要成分在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使分布更广泛,代谢消除更快。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S)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支持向量机(SVM)联用算法,建立6种树脂及其他类中药安息香(Benzoinum),琥珀(Succinum),没药(Myrrha),乳香(Olibanum),松香(Colophonium),天竺黄(Bambusaen Concretio Silicea)的NIR模式识别模型,用于该6味中药的快速鉴别。方法:收集上述6种中药样品,经性状鉴别和理化分析确定正品药材55批,粉碎成均匀粉末,在4 000~12 000 cm~(-1)光谱区,采集各样品粉末的NIR光谱,选取特征谱段9 000~5 400,5 000~4 000 cm~(-1)为建模谱段,分别采用矢量归一化法(vector normalization,VN),一阶导数法(first derivative,FD),二阶导数法(second derivative,SD)3种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进行预处理并分别进行PCA降维。根据主成分空间散点图,优选最佳预处理方法。利用最佳预处理方法处理后光谱的PCA降维数据,建立SVM模式识别模型,SVM模型参数c和g采用网格搜索法结合五折交叉验证进行寻优。对比不同主成分数所建PCA-SVM模型的预测准确率,确定最佳的主成分数,最终建立6种中药NIR快速鉴别模型。结果:在9 000~5 400,5 000~4 000 cm~(-1)建模谱段,确定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SD,SD预处理光谱PCA降维后,确定最佳主成分数为3个,累计贡献率达93.57%。经网格搜索法确定最佳SVM建模参数组为c=65 536,g=512。所建PCA-SVM模型对训练集和验证集样品预测正确率均达100%,模型五折交叉验证准确率亦达100%。结论:所建的6种中药NIR光谱PCA-SVM鉴别模型,预测准确率高,模型预测能力强,结合NIRS技术无损、快速的优点,该模型可用于上述6种中药的无损、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非手术矫治对成人低角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13例严重成人低角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男5例,女8例,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1.3岁.所有患者均采用OPA-K滑动直丝固定矫治技术矫治,矫治前后均做Helkimo指数分析,并拍摄双侧闭口矫正薛氏位片和X线头颅侧位片,行颞下颌关节间隙测量和头影测量分析.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非手术矫治后,Helkimo主诉症状指数重新分布,Ai0级比例明显升高,AiⅡ级比例减少为零.间隙分析表明;矫治前,髁突处于关节窝过前位;矫治后,关节前间隙线距和面积增大(P<0.01),后间隙线距和面积减小(P<0.05),线性百分比由20.81%减小为8.04%,面积比P'/A'由1.62减小为1.01,关节前后间隙基本相等.髁突及下颌骨发生后移.结论 成人低角骨性Ⅲ类错(牙合)非手术矫治后,髁突由下前位向后移至中位范围,关节结构趋于协调和稳定,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69.
左面部血管瘤伴左眼失明──Sturge-Weber综合征1例周洁,陈必胜,王文崔,姜晓钟,魏锐利血管瘤病在口腔颌面部并不少见,但一侧面部血管瘤伴失明即所谓Sturge-Weber综合征并不多见,最近我科收治一例口腔颌面部的牙龈瘤患者,同时伴有Stur...  相似文献   
70.
127例两乳磨牙相邻面不良充填体临床调查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儿科李凤霞,魏双虹乳磨牙的邻面是乳牙龋齿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部位,相邻乳磨牙邻面龋坏发生的频度几乎是相等的,因此治疗两乳磨牙邻面龋是十分普遍,常用的操作技术其治疗原则也较熟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