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2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44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659篇
内科学   344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41篇
特种医学   1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35篇
综合类   1320篇
预防医学   460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441篇
  5篇
中国医学   498篇
肿瘤学   17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李映定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276-3276
目的 探讨中成药传统制剂与超细微粉制剂的药效学.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对中成药超细微粉制剂和传统制剂对于阴虚动物模型、肾虚动物模型和幼年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 中成药超细微粉制剂对于阴虚动物模型、肾虚动物模型和幼年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显著优于传统制剂,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中成药超细微粉制剂与传统制剂相比,具有更好的药物活性,因而是未来中成药制剂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香菊胶囊配合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小儿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 0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0例。2组均给予鼻窦负压置换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香菊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1~2粒,治疗2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0%,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8.2%,对照组为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菊胶囊配合负压置换治疗小儿鼻窦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骶管给药超前镇痛对痔瘘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骶麻下痔瘘患者随机分为酒石酸布托啡诺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每组均用0.5%罗哌卡因20 mL行骶管阻滞麻醉。A组:骶管注罗哌卡因结束后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B组骶管阻滞后不给任何药物,手术结束后接静脉自控镇痛泵,术后评价患者6 h(t1)、12 h(t2)、24 h(t3)、36 h(t4)、48 h(t5)VAS评分。同时记录48 h内PCI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以及镇痛期间患者恶心、呕吐、嗜睡、瘙痒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各观察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5)。A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低于B组患者的60%(P0.05),A组患者术后48 h内PICA按压总次数(9.4±1.8)次,明显少于B组的(21.8±7.2)次(P0.05)。A组有效按压次数(6.4±0.6)次,明显少于B组的(17.6±5.7)次(P0.05)。结论超前镇痛布托啡诺可明显增强痔瘘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自控镇痛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分析舒胃汤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8例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舒胃汤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早饱、上腹灼烧感、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评分均显著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早饱、上腹灼烧感、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胃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胃排空、胃动素、胃泌素指标水平均显著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胃排空、胃动素、胃泌素指标水平改善更显著(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 < 0.05)。结论:舒胃汤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胃功能提高,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5.
华法林为一种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主要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但其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容易引起血栓或出血的风险。代谢酶CYP2C9和作用靶点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个体剂量差异有显著影响。因此CYP2C9和VKORC1基因突变的检测对于华法林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用于CYP2C9和VKORC1突变检测的方法有PCR-RFLP、TaqMan、pyrosequencing、HRM、POCT、熔解曲线分析技术、MS、DHPLC等。本文将对这些检测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适合临床应用推广的技术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毒副作用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接受电针加奥氮平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奥氮平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身高、TG、CHO、空腹胰岛素(FINS)、FPG,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INS抵抗指数(IR)以及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PANSS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当(P0.05)。2组TG、CHO、BMI、IR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干预能明显减轻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芪麦口服液对高脂血症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芪麦口服液低剂量组、芪麦口服液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70万U/kg维生素D3,连续3 d之后,喂饲高脂饲料21 d建立高脂大鼠模型。芪麦口服液低、高剂量组在造模的同时分别以0.935、3.760 mg·g-1·d-1的药量进行灌胃,阳性对照组以阿托伐他汀片0.002 mg·g-1·d-1进行灌胃。分别于造模前及用药后1周、2周、3周检测大鼠血清中HDL和hs-CRP的含量。结果:造模后各组均随高脂饲料的持续给予,血清中HDL水平逐渐下降、hs-CRP水平逐渐增高。各药物干预组灌胃1周时血清HDL水平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连续干预2周和3周时HDL水平的下降趋势均较模型组得到明显缓解(P0.05或P0.01);除芪麦口服液低剂量组灌胃1周时大鼠血清hs-CRP水平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外,其余各药物干预组及各时间点均可显著抑制hs-CRP水平的增高(P0.05或P0.01)。其中,芪麦高剂量组总体优于低剂量组,并与阳性药物组作用相当。结论:芪麦口服液能够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大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抑制超敏C-反应蛋白的血清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68.
中年老张的困惑 在外人看来,老张是很幸福的人:45岁的他是公司里的技术主管,收入丰厚,事业上称心如意。夫人温顺贤淑,勤俭持家。儿子在市内的重点中学读书,成绩优良。这样幸福美满的家庭的确让旁人羡慕不已,老张理应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69.
只有身体健康,活力充沛的男女,才容易出现强烈的自然、内在的性冲动需求,才容易获得性高潮的享受。所以,古人认为的“面带桃花”的男女,容易沉迷性爱中也是有道理的。古人所谓的“面带桃花”的外表,其实就是身体健康、活力充沛的男女的通常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70.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向软骨细胞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应用壳聚糖支架三维立体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mesenchvmal stem cells,MSCs),体外诱导其分化成为软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02/11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相分离法制备三维多孔壳聚糖支架,检测支架的孔隙率、孔径。抽取人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体外培养扩增。将第3代MSCs复合于支架中培养,应用无血清诱导液诱导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通过组织学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增殖及功能的改变。结果:通过相分离法可制备出高孔隙率的三维壳聚糖支架,孔隙率达86.5%,孔隙分布均匀且相互连通,平均孔径182μm。诱导分化的MSCs在支架中贴附良好,呈现典型的软骨细胞形态,并有细胞外基质分泌:结论:人MSCs在三维立体培养环境下可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软骨的构建及软骨损伤的修复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