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52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318篇
预防医学   14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30篇
  3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患者血清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3例,根据病情变化分为PIS组50例,非PIS组83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铁蛋白浓度。结果与非PIS组比较,PIS组患者第1、3、7天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S组患者铁蛋白水平与第1天比较,第3天达高峰,第7天下降且低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铁蛋白水平升高,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危险度呈上升趋势(χ2=20.63,P<0.01)。结论铁蛋白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铁蛋白水平升高,病情进展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62.
超短波在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索超短波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综合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确诊“非典”患者共38例 ,治疗组 1 8例 ,对照组 2 0例 ,治疗组增加超短波治疗 ,每日 1次 ,每次 1 5min ,平均治疗 9.50± 2 .60次。观察患者对超短波治疗的一般临床反应 ;比较两组激素使用情况和病程。结果 治疗组激素减量的幅度较对照组大 ,病程明显缩短 (F =1 .2 96 ,P <0 .0 5)。结论 超短波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综合治疗中应用可加速肺部炎性病灶吸收 ,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63.
肝脓肿的CT介入诊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对肝脓肿的介入诊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CT误诊为肝癌的肝脓肿患者的CT及介入诊疗资料。所有患者均行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7例患者行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6例行肝动脉内抗生素灌注治疗。[结果] 18例肝脓肿的CT平扫均为低密度。14例CT增强扫描中,表现为病灶缩小征者5例,一过性强化征3例,蜂窝状强化征7例,延时强化征5例。18例肝脓肿患者均通过经皮穿刺活检得以确诊。7例患者经B超或CT引导下穿刺引流和6例肝动脉内抗生素灌注治疗后均获痊愈。[结论] 未充分认识肝脓肿的CT强化征象是其CT误诊的主要原因,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与引流术是肝脓肿合理而可靠的诊疗手段,肝动脉内抗生素灌注治疗为肝脓肿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4.
详细研究了纳米金标记免疫检测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检测带的信号强度、封闭试剂,纳米金探针的浓度、包被试剂A和B的浓度、纳米金溶胶的颗粒尺寸,及检测过程中的化学体系等。通过参数优化,确立了建立快速、简易的金标试剂条检测方法的最佳条件。探针溶液中加入保护试剂K后,试剂条的稳定性有明显的提高,常温下试剂条保存期可达120d(信噪比保留70%以上)。  相似文献   
65.
直肠癌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3.0T 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withbackground suppression,DWIBS)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与病理的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42 例直肠癌患者术前盆腔常规MRI 及DWI 的扫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直肠癌切除并病理组织学检查.测量肿瘤及正常直肠肠壁的ADC 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直肠癌组与对照组的ADC 值分别为(0.76 ± 0.11) × 10-3mm2/s 和(1.22± 0.16) × 10-3 mm2/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鉴别直肠癌与正常直肠肠壁的ADC值的最佳分界值为0.96 × 10-3 mm2/s,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97.6%.(2)1 例高分化,33 例中分化及5 例低分化直肠腺癌的ADC 值分别为0.78 × 10-3 mm2/s,(0.75 ± 0.12) × 10-3 mm2/s 及(0.77 ± 0.11)×10-3 mm2/s.中分化与低分化直肠腺癌的ADC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3.0T 磁共振DWI 能提高直肠癌的检出率,直肠癌原发灶的ADC 值明显低于正常直肠肠壁的ADC 值,不同分化程度的直肠腺癌的ADC 值间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66.
安伟  林世龙  赵晓  李莉 《贵州医药》2005,29(3):201-202
目的探讨电子鼻咽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Dr.Speech4.0嗓音分析软件,对128例在电子鼻咽喉镜下切除声带息肉患者的嗓音声学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28例声带息肉患者术后7~15天Jitter、Shimmer、NNE、HNR、SNR恢复正常,与术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1);而F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Sk(P>O.05)。结论电子鼻咽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建立HPLC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浓度,评价兰索拉唑片(受试制剂)与兰索拉唑口崩片(参比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单剂量口服兰索拉唑片和口崩片各30 mg,采集到的血浆样品加入奥美拉唑为内标,碱化后经乙醚-二氯甲烷提取,进行测定。色谱柱为ODS C18柱(150 mm × 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乙腈-水(15∶28∶57 );检测波长:285 nm,测定血浆中兰索拉唑浓度,应用DAS 2.0.1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1.8 ± 0.5)和(1.9 ± 0.5)h;Cmax分别为(1 144 ± 240.8)和(1 162 ± 267.4)ng·mL-1;t1/2分别为(1.4 ± 0.3)和(1.4 ± 0.3)h;AUC0~12分别为(3 258 ± 1 222)和(3 055 ± 1 151)ng·h·mL-1;AUC0-∞分别为(3 341 ± 1 251)和(3 135 ± 1 182)ng·h·mL-1,以AUC0~12计算,与参比制剂相比受试制剂兰索拉唑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8.7±21.6)%(n=20)。结论 两种兰索拉唑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68.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具有患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已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学认为心力衰竭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益气活血类中药复方治疗具有良好疗效,而近些年关于心力衰竭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研究已成为热点.故此,笔者运用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从炎症角度探讨益气活血类中药复方...  相似文献   
69.
报道3例接种COVID-19疫苗后发生带状疱疹的患者,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待确定。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年龄6个月以上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的中期疗效。方法对86例年龄6个月以上的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行大动脉调转手术,观察术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肺动脉压力等,分析手术死亡、术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住院死亡6例(6.98%),72例完成随访,死亡2例;存活者心功能NYHAⅡ级2例(2.86%),心功能NYHAⅠ级68例(97.14%);术后肺动脉压(30.5±13.0)mm Hg明显低于术前(64.9±13.0)mm Hg,经皮血氧饱和度(99.7±0.7)%明显高于术前(72.0±15.0)%(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肺动脉高压、一氧化氮吸入、血浆胶体渗透压监测是手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1.236,95%CI:1.080-1.415,P=0.002;OR=0.016,95%CI:0.001-0.345,P=0.008;OR=0.070,95%CI:0.006-0.829,P=0.035),手术年龄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独立相关(OR=1.283,95%CI:1.073~1.536,P=0.006)。结论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大龄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