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7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左金丸不同提取液HPLC指纹图谱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艳萍  刘德玲  刘浩  谭晓梅 《中国药房》2011,(31):2921-2923
目的:研究左金丸不同提取液指纹图谱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左金丸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半仿生提取液进行测定,并比较不同提取液指纹图谱的差异。结果:左金丸3种提取液指纹图谱的特征峰总面积以半仿生提取液最大,乙醇提取液与半仿生提取液接近,水提取液最小。左金丸3种提取液所含化学成分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不同,以半仿生法提取率最高。结论:本试验可为左金丸化学成分和制剂工艺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评价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Hib-TT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的对照研究方法,对6~59月龄儿童分别接种2或1剂实验疫苗,观察免疫后1个月时受试者血清抗Hib PRP 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和抗体浓度≥1.0 μg/ml的比例;将3~5月龄198名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种3剂实验疫苗或对照疫苗结合疫苗,基础免疫后1年时分别给予1剂加强免疫.观察基础免疫后1个月、1年、加强免疫后1个月和1年时血清抗Hib PRP IgG抗体GMC和抗体浓度≥1.0 μg/ml的受试者比例.结果 给6~59月龄健康受试者接种疫苗1个月后,至少有91%以上受试者血清抗Hib PRP IgG抗体浓度≥1.0 μg/ml;其中6~11月龄组2剂免疫后血清抗体GMC为14.04 μg/ml(95% CI:12.40 ~ 15.90),所有受试者血清抗体浓度均≥1.0 μg/ml;12 ~59月龄幼儿组1剂免疫后血清抗体GMC为14.01 μg/ml(95% CI:12.99~15.11),至少有91.30%(95% CI:86.34 ~ 94.98)的受试者血清抗体浓度≥1.0 μg/ml.3~5月龄婴幼儿经3剂试验疫苗接种后血清抗体GMC为14.52 μg/ml (95% CI:12.31 ~ 17.14),抗体浓度≥1.0 μg/ml的比例为96.90% (95% CI:92.50~ 99.20);对照疫苗组血清抗体GMC为22.82μg/ml(95% CI:18.44 ~28.25),抗体浓度≥1.0 μg/ml的比例为98.55% (95% CI:92.20~99.90).加强免疫后1个月时,实验疫苗和对照疫苗受试者血清抗体GMC分别从加强免疫前的6.27 μg/ml(95% CI:5.28 ~7.4)和5.57 μg/ml (95% CI:4.45 ~ 6.97)增加至加强免疫后1个月时的63.14 μg/ml(95% CI:52.14 ~76.47)和73.48 μg/ml(95% CI:57.37 ~94.11),血清抗体≥1.0μg/ml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从与加强免疫前的76.35% (95% CI:68.7% ~ 82.9%)和79.55% (95% CI:69.60 ~ 87.40)均上升至100%.加强免疫后1年时,虽两组血清抗Hib PRP IgG抗体虽有下降,但GMC仍分别维持在25.02 μg/ml(95%CI:20.51 ~30.48)和23.64 μg/ml(95% CI:18.40~ 30.43)的较高浓度,两组的所有受试者血清抗体浓度均≥1.0 μg/ml.结论 实验疫苗对3~59月龄儿童能诱导产生长期保护水平的抗HibPRP IgG抗体;两种Hib结合疫苗对3~5月龄婴幼儿具有相同的免疫原性特征.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配伍对葛根芩连汤中甘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 L8( 2 7)正交设计及统计软件 SPSS 10 .0统计处理 ,以 HPL C法测定配伍中甘草酸含量。结果 黄连对甘草酸的含量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 ( P<0 .0 5 ) ,黄芩、葛根对甘草酸含量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三者两两交互作用不显著 ,黄连和甘草配伍煎液中产生沉淀 ,且其含有一定量的甘草酸。结论 黄连降低葛根芩连汤中甘草酸的含量 ,黄芩、葛根对其含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4.
利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及血清药理学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抗炎和免疫抑制的物质基础。通过比较麻黄附子细辛汤、给药后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的LC-MS/MS图谱,寻找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入血成分; ELISA法测定各时间点含药血清对抗原刺激RBL-2H3细胞释放组胺、氨基己糖苷酶的影响;MTT法测定各时间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诱导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各成分与药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灌胃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后,从大鼠血清中发现32个成分,其中27个原型成分(10个来自麻黄,13个来自附子,4个来自细辛),其他5个未知成分。与空白血清相比,麻黄附子细辛汤各时间点含药血清均能降低抗原诱导RBL-2H3细胞释放组胺(P<0.05);除麻黄附子细辛汤4 h含药血清外,其余各时间点含药血清均能抑制抗原诱导的RBL-2H3细胞脱颗粒(P<0.05);麻黄附子细辛汤15,30 min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增殖(P<0.05)。血中移行成分的化学数据和药理指标组胺释放量、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以及脾细胞增殖抑制率进行回归分析,推测甲基伪麻黄碱、伪麻黄碱与抗原诱导RBL-2H3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密切相关;伪麻黄碱、次乌头原碱、甲基伪麻黄碱与抗原诱导RBL-2H3细胞释放β-氨基己糖苷酶密切相关;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14-苯甲酰-10-羟基-中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与脂多糖诱导小鼠脾细胞增殖抑制密切相关。由此可见,甲基伪麻黄碱、伪麻黄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等成分可能为麻黄附子细辛汤抗炎和免疫抑制的部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5.
谭晓梅  林青  曾芳  冯绍文  招彩玲 《中国药房》2014,(16):1476-1478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口服,qd;B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口服,qd。两组患者用药时间均为早上6点至8点,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的动态血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A组患者夜间舒张压显著低于B组患者外(P<0.05),两组患者白天、24 h的动态血压及夜间收缩压、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长期降压用药方面,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疗效与安全性均较好,实际选用时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择优选择,如夜晚舒张压高的患者可优先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相似文献   
66.
67.
"迎、陪、归"服务模式是当今服务行业如宾馆、酒店成功运作的典范,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2007年开始,我院将这种服务模式应用到急诊分诊服务领域,奉行"7个保证、4个告知、1个评价"的服务宗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抗中暑速效喷雾剂在高温环境下对大鼠肛温和死亡率的影响,以确定抗中暑速效喷雾剂能否增强大鼠的热耐受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给抗中暑速效喷雾剂,B组给氯丙嗪作为阳性对照,C组给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3组同时放入温度为41 ℃,相对湿度为70%的人工热室中受热至死。热暴露前测1次各鼠肛温,热暴露1 h后再测1次肛温,并记录各鼠死亡时间。结果A组和B组能降低大鼠肛温和死亡率,延长存活时间。结论抗中暑速效喷雾剂能增强大鼠高热环境的耐受能力,具有抗中暑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建立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感染哺乳期西藏小型猪腹泻模型,研究葛根芩连汤(GQT)治疗婴幼儿E.coli感染性腹泻作用机制。方法:按照体重灌胃不同剂量的E.coli,灌胃后每3 h进行体重,体温,和腹泻状况的观察并收集粪便进行E.coli计数;分别设置阳性药蒙脱石散组(93.5 mg·kg~(-1)),GQT高、中、低剂量组(含生药12.1,6.05,1.21 g·kg~(-1)),给药3 d,每天2次。每次给药后观察腹泻指数、体重变化,统计生存率,检测粪便中E.coli菌落数,血液白细胞数(WB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E.coli剂量为1×109CFU·kg~(-1)时,6 h仍为水样泻,粪便E.coli计数1×1011CFU·g-1,无明显自愈倾向;GQT低剂量组可显著抑制腹泻,中、高剂量组无明显止泻作用;高、中、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粪便E.coli和血液WBC的数量,抑制血清TNF-α和IL-6的表达。结论:当E.coli灌服剂量为1×109CFU·kg~(-1)时,6 h仍为水样泻,且粪便E.coli计数1×1011CFU·g-1,则判定造模成功;GQT可通过抗炎和抑制E.coli的增殖减轻E.coli感染哺乳期小型猪腹泻。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TNF-α和IL-6有关。  相似文献   
70.
采用气质联用分析方法,对不同栽培基质的细辛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检测出的成分完全相同,成分含量有差异,尤其是主成分甲基丁香酚等含量相关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