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94篇
  免费   1308篇
  国内免费   502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28篇
妇产科学   125篇
基础医学   590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5147篇
内科学   3365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546篇
特种医学   9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1590篇
综合类   8755篇
预防医学   1429篇
眼科学   91篇
药学   3935篇
  44篇
中国医学   3093篇
肿瘤学   199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512篇
  2022年   628篇
  2021年   870篇
  2020年   922篇
  2019年   1036篇
  2018年   431篇
  2017年   967篇
  2016年   925篇
  2015年   1007篇
  2014年   1696篇
  2013年   1612篇
  2012年   1945篇
  2011年   1929篇
  2010年   1813篇
  2009年   1640篇
  2008年   1605篇
  2007年   1520篇
  2006年   1338篇
  2005年   1348篇
  2004年   1085篇
  2003年   949篇
  2002年   830篇
  2001年   650篇
  2000年   464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296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62.
63.
<正>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护理临床实践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化疗、肠外营养、长期输液治疗等领域,因其留置时间长、操作简单和并发症少等优势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可减轻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耐受性~([1])。三向瓣膜式PICC管为蓝色硅胶材质导管,其尖端结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疗效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6—2017-06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18例。口服氯吡格雷5 d后抽取外周肘静脉血,血栓弹力图仪测定血小板抑制率。采用改良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MLDR)对患者CYP2C19与ABCBl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出院后进行24个月的随访,记录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类别及时间。结果根据CYP2C19*2/*3快速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的血小板抑制率之间,以及ABCBl C3435T不同基因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BCBlT(-620)C不同基因型的血小板抑制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可能的混杂因素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2/*3、ABCBl C3435T是血小板抑制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还发现体重指数(BMI)26 kg/m~2也是血小板抑制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共382例患者完成随访研究,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3.61%(52/382),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复发36例(9.42%),心肌梗死4例(1.05%),血管性死亡12例(3.14%)。根据是否携带CYP2C19*2/*3基因分为2组,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ABCBlT(-620)C、ABCBl C3435T基因的显性与阴性患者生存曲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2/*3基因携带是临床终点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年龄也是临床终点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携带CYP2C19*2/*3、ABCBl C3435T等位基因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疗效降低,其中携带CYP2C19*2/*3等位基因的患者终点事件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研究经导管介入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04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例.其中单一实行溶栓抗凝治疗的为参照组,在溶栓抗凝的基础上实行导管溶栓介入治疗的为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肢周径.结果:使用导管溶栓介入治疗联合抗凝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患肢周径差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下肢深静脉溶栓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介入溶栓治疗联合抗凝治疗的有效应用,其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患肢周径差,有着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6.
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已成为目前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策略,但LVAD植入可引起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激活,由此导致严重的出血和血栓事件成为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因出血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成人患者高达30%,而在儿童患者中高达50%,同时由于血栓和栓塞导致的脑卒中等不良事件也严重影响了LVAD植入患者的远期预后。为了预防凝血相关并发症,植入LVAD的儿童患者更倾向于使用埃德蒙顿方案;在成人患者中普遍应用华法林作为基础抗凝策略,但是目前各中心的抗凝强度差异较大,对是否同期接受抗血小板治疗也并未达成一致观点。本文对LVAD抗栓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在多次输血重症患者临床用血中的应用。方法以本院肝胆内科、肿瘤病科、骨科(创伤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参考血栓弹力图结果做输血前评估)、对照组47例(参考传统凝血功能结果做输血前评估),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血浆输注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冷沉淀输注量高于对照组(P<0.05)。PT与R值呈正相关,与Angle呈负相关;APTT与MA和R值呈正相关,与Angle呈负相关;PLT与MA和Angle呈正相关,与K值呈负相关;FLB与MA和Angle呈正相关,与K值和R值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通过血栓弹力图结果进行输血前评估有助于合理用血,节约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儿童深静脉血栓发病逐渐增多。若栓子脱落,易引起肺栓塞等并发症,轻者致残,重者致死,严重危害患儿生活质量和生命,因此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有助于提高存活率。由于儿童病情的复杂多变性和特殊性,且缺乏大规模试验和统计,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儿童预防和治疗标准。文章综合了目前有关的临床进展,介绍了深静脉血栓的特点,为深静脉血栓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 建立稳定的小鼠大脑中动脉远端氯化铁血栓模型,评价其造成的脑损伤及神经功能损伤程 度。 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和假手术组。脑缺血组用10%氯化铁(ferric chloride, FeCl3)溶液诱导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形成血栓。在术前、术后10 mi n、术后1 d和7 d观测术侧脑血流 和手术动脉血流量的变化。术后1 d观察脑组织梗死率。术后1 d、3 d、5 d、7 d用3种神经学评分[改良 加西亚评分(modified Garcia score,mGS)、改良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和15分神经学评估表(15-point neurological evaluation scale,NES)]和胶黏纸测试评价小 鼠神经功能。术后7 d免疫荧光染色标记神经细胞核观察脑组织损伤,标记CD16/32、CD206和Iba1观 察胶质细胞表达。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组术后10 mi n、1 d、7 d脑表面血流和手术动脉血流下降,术后1 d脑 皮层梗死明显,术后7 d仍有明显脑组织损伤;脑缺血组术后1 d、3 d、5 d和7 d时3种神经学评分及胶 黏纸测试均提示小鼠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损伤。术后7 d脑缺血组梗死周围皮层M1和M2型胶质细胞表 达增加。 结论 FeCl3溶液可诱导形成稳定的小鼠脑缺血模型,该模型可造成手术侧大脑中动脉远端及脑表 面血流量降低,皮层脑梗死,小鼠神经功能受损,梗死周围胶质细胞表达上调。本研究建立了稳定 氯化铁诱导血栓形成的小鼠脑缺血模型,为脑血栓形成和抗栓药物治疗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研究工 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