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84篇
  免费   2355篇
  国内免费   69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18篇
妇产科学   78篇
基础医学   77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834篇
内科学   10525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7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497篇
综合类   18371篇
预防医学   278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848篇
  106篇
中国医学   723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22篇
  2023年   945篇
  2022年   1146篇
  2021年   1487篇
  2020年   1680篇
  2019年   1857篇
  2018年   741篇
  2017年   1592篇
  2016年   1566篇
  2015年   1843篇
  2014年   3217篇
  2013年   3134篇
  2012年   3597篇
  2011年   3961篇
  2010年   3488篇
  2009年   3247篇
  2008年   3108篇
  2007年   3042篇
  2006年   2816篇
  2005年   2577篇
  2004年   2247篇
  2003年   2131篇
  2002年   1734篇
  2001年   1624篇
  2000年   1266篇
  1999年   959篇
  1998年   946篇
  1997年   844篇
  1996年   736篇
  1995年   633篇
  1994年   481篇
  1993年   478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229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87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BNP和CA125的影响。方法:观察10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艾灸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的心功能变化、中医症状变化、血BNP及CA125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在心功能改善方面,观察组有效率92%,优于对照组的88%(P<0.05);在中医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有效率96%,优于对照组的90%(P<0.05);观察组的CA125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B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在心功能Ⅱ-Ⅲ级的患者中,观察组治疗后的BNP水平更低(P<0.05)。结论:中医艾灸是较好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BNP与CA125水平,对心功能Ⅱ-Ⅲ级的患者疗效尤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2.
卢芳  崔秀珍  何月月  尹安春  付绍艳 《全科护理》2021,19(21):2895-2898
本研究围绕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运动康复治疗内容,以对象筛选、康复类别及效果评价为中心展开综述,旨在促进我国心脏康复事业的深入扎根与延续,为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探索不同临床情况下RDW的变化情况,探讨RDW值与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于首钢水钢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病历资料完整患者330例,其中,心力衰竭患者213例(Ⅱ级100例,Ⅲ级88例,Ⅳ级25例),心功能正常者117例(正常组)。对比不同心功能状态、住院频次患者RDW、B型钠尿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比较RDW正常者(174例)与RDW增高者(39例)死亡情况;分析RDW与BNP和LVEF的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患者RDW、BNP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LVEF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RDW、BNP水平逐渐升高,LVEF水平逐渐降低。住院次数>2次的心力衰竭患者RDW[(47.72±4.92)%]、 BNP [(4179.10±3742.16) pg/ml]水平显著高于住院次数为1~2次者[(46.23±3.92)%,(3229.69±3231.47)pg/ml],而LVEF值[(49.40±10.85)%]显著低于住院次数为1~2次者[(53.44±1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13例心力衰竭患者中,RDW增高者死亡率(12.82%)明显高于RDW正常者(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DW值与BNP值呈正相关关系(r=0.542,P<0.01),RDW与LVEF值呈负相关关系(r=-0.536,P<0.01)。结论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加重和住院次数的增加,RDW呈逐渐增高趋势;随着RDW值的增高,死亡率明显增加;RDW与BNP及LVEF值具有相关性。RDW值可以作为心功能严重程度及预后不良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NT-proBNP、hs-CRP、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6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芪苈强心胶囊口服治疗。系统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NT-proBNP、hs-CRP、VEGF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LVEF、LVESV、LVEDV、LVPWT水平较服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SV、LVEDV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NT-proBNP、hs-CRP、VEG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NT-proBNP、hs-CRP、VEG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够显著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患者心室重构,并有效调节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hs-CRP、VEGF表达。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通过调查缺血性心肌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探讨影响预后的指标。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9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资料,运用Gensini评分系统量化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用药和治疗情况,并随访出院后1年的症状改善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分别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是否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分组,比较临床基线和预后情况。结果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大多有明确的心肌梗死(56.7%,51/90)、心绞痛(28.9%,26/90)病史,少部分患者起病隐匿。以NYHA心功能分级分组,随着心功能恶化,患者基线情况越差,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病变支数和Gensini总积分增加,出院后1年的心功能改善越不明显、MACE发生率越高。以是否接受PCI治疗分组,发现出院后1年PCI联合药物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MACE发生率也更低。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线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0.75 mm)、未行PCI治疗和Gensini积分(≥139分)是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出院后1年内MACE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指标(均为P<0.05)。结论基线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PCI治疗和Gensini积分是影响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68.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