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2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231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244篇
口腔科学   147篇
临床医学   698篇
内科学   474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131篇
外科学   345篇
综合类   1261篇
预防医学   634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542篇
  12篇
中国医学   700篇
肿瘤学   151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方证对应、八纲辨证与六经理论的渊源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三者内涵的分析,结合《伤寒杂病论》,阐明三者间的关系及应用。结果:八纲、六经是辨证之基础,医者临证,当首先厘清八纲,从整体上把握病情,然后再进一步明确其六经归属,最后以方证对应为原则遣方用药。结论:三者的有机结合是临床取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羚贝止咳糖浆止咳平喘效果及通过减轻肺组织病理性凋亡达到止咳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将48只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川贝雪梨糖浆、氢溴酸右美沙芬组),羚贝止咳糖浆低、中、高剂量(1.27,2.55,5.1 g·kg~(-1))组,每组8只,通过豚鼠枸橼酸引咳实验考察羚贝止咳糖浆镇咳作用。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川贝雪梨糖浆、氨茶碱组),羚贝止咳糖浆低、中、高剂量(1.27,2.55,5.1 g·kg~(-1))组,每组10只,通过豚鼠氯化乙酰胆碱、磷酸组胺混合引喘实验考察羚贝止咳糖浆平喘作用。取健康小鼠68只,利用烟叶和刨花各50 g早晚各熏蒸1次,1次30 min,连续熏蒸7 d,建立小鼠支气管炎模型,通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法判定模型建立成功,小鼠支气管炎模型建立成功后通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immunofluorescent histochemistry,IHC)比较空白组、模型组、川贝雪梨糖浆组及羚贝止咳糖浆低、中、高剂量(2.14,4.28,8.56 g·kg~(-1))组,肺部组织病理性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lymphoma/lewkmia-2,Bcl-2),自杀相关因子(factorassociatedsuicide,Fas)的积分吸光度,研究羚贝止咳糖浆对小鼠支气管炎模型肺部组织病理性凋亡相关蛋白Bcl-2,Fas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羚贝止咳糖浆显著延长豚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延长豚鼠引喘潜伏期。HE染色结果显示成功建立小鼠急性支气管炎模型,免疫荧光化学法结果显示,羚贝止咳糖浆可显著增加炎症肺组织Bcl-2蛋白,减少Fas蛋白的表达。结论:羚贝止咳糖浆通过调控肺部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Fas抑制肺部组织病理性凋亡,帮助恢复组织正常结构减轻肺组织炎症发挥止咳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变换速度牵引兔下颌骨15mm后新骨生成的质量,探讨提高牵引成骨效率的方法。方法:新西兰白兔5只,单侧下颌骨截开。延迟5d后,以0.75mm/次、2次/d的速率牵引6d,共9mm;再以0.5mm/次、2次/d的速率牵引6d,共6mm;固定15周,新骨分别行大体、放射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牵引结束后新骨逐渐成熟,到固定15周时,牵引区新骨与正常骨接近。结论:变速牵引成骨能够保证新骨的良好生成,缩短牵引时间,提高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64.
多孔TiNi合金牙种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制备多孔TiNi合金牙种植材料,为该合金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添加氢化钛和碳酸氢铵做为造孔剂,模压成型(200 MPa),真空烧结.对烧结后的试样进行XRD物相分析、显微观测以及能谱分析.结果 XRD物相分析表明,Ti-Ni合金试样中主要有TiNi、Ti2Ni、TiNi3三相.在烧结工艺相同的情况下,钛含量不同的试样孔隙的数量、大小、均匀程度都相差不多.结论 TiNi合金种植体制备成三维多孔结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5.
材料和方法从北京市解放军总后幼儿园3~5岁儿童704名中,选出汉族正常乳牙(牙合)207人作为测量对象,其中男118人,女89人,平均年龄4.0岁.选择标准:发育正常、颜面谐调,牙齿数目正常,排列整齐,覆(牙合)、覆盖正常、上下(牙合)牙弓中线相对,无颞颌关节病史及面部外伤史.测量方法:张口度指最大张口时上下切牙间距加覆(牙合).测量时令受试者端坐,头直立,面部肌肉放松,首先用笔于下中切牙唇面标记正中(牙合)位时上下切牙的覆(牙合)位置A点,随请受试者最大限度张口,用面规测量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处至A点的距离即为张口度。(如图)  相似文献   
66.
变速牵引成骨对兔下牙槽神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变速牵引兔下颌骨15mm对下牙槽神经的影响。方法 5只新西兰白兔单侧下颌骨截开。延迟5d ,以每天1 5mm ,每天2次牵引9mm ,然后继续以每天1mm ,每天2次牵引6mm ,完成牵引后固定15周,分别行肉眼及组织学观察和电生理学检查。结果 下颌骨延长15mm ,新骨生成良好。下牙槽神经牵长2 1. 99% ,牵引结束时神经变性明显,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下降为术前的9. 70 % ,潜伏期较术前有所延长,随后出现恢复趋势,到固定15周时,波幅恢复到术前的33. 85 % ,潜伏期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下颌骨变速牵引15mm后,下牙槽神经受到明显的影响,到15周时,下牙槽神经的功能有恢复的趋势,但恢复尚不完全。  相似文献   
67.
目的:评价上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阿替卡因颊侧浸润注射对腭侧软组织的麻醉作用,讨论常规腭侧浸润麻醉注射是否必须。方法:28例拔除双侧上颌第三磨牙患者,每位患者作为其自身对照。对照侧利用盐酸阿替卡因行颊侧浸润麻醉及腭侧浸润麻醉,实验侧仅行颊侧浸润麻醉。注射3min后常规方法拔除患牙。利用100mm直观模拟标度尺(VAS)及问卷调查获得患者拔牙时的痛觉数据。结果:实验侧和对照侧的疼痛感觉(VAS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拔牙过程中的疼痛均可接受。结论:仅用阿替卡因颊侧浸润麻醉可顺利拔除上颌第三磨牙,无需常规腭侧浸润麻醉,从而避免腭侧注射的疼痛不适。  相似文献   
68.
目的明确两个中国汉族具有三指节拇指特征的轴前多指家系的致病突变。方法知情同意下采集家系1的9名家系成员(患者2例)、家系2的14名家系成员(患者7例)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实时定量PCR与PCR-Sanger测序,对SHH基因的调控元件“极化活性区调控序列”(zone of polarizing activity regulatory sequence,ZRS)分别进行拷贝数与序列突变检测;应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家系1ZRS附近短串联重复序列的基因型,结合Sanger测序发现的点突变,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定量PCR显示两家系患者在ZRS区域均不存在拷贝数改变。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家系1的2例患者均存在ZRS406A〉G杂合突变、家系2的7例患者均存在ZRS105C〉G杂合突变,且突变在各自家系中均与多指表型共分离,在200名正常对照中均未检测到上述突变。已有报道ZRS的105C〉G杂合突变可引起典型的三指节拇指轴前多指;而ZRS的406A〉G杂合突变仅见于1个胫骨发育不良伴多指(趾)家系中。单倍型分析及测序结果提示,家系1中第1例出现肢端畸形的患者为ZRS406A〉G杂合突变的体细胞及生殖细胞嵌合体。结论SHH基因调控元件ZRs的406A〉G与105C〉G杂合突变分别为两个中国汉族三指节拇指轴前多指家系的致病突变。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现阶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于2018年11月21—22日,选取北京市密云区全部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及来自4家中心的65名全科医生参与调研。采用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医疗机构现况调查问卷》(简称“机构问卷”)和《全科医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知识调查问卷》(简称“医生问卷”)。机构问卷由密云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组织发放,中心负责人填写;医生问卷由密云区卫健委推荐4家中心,通过各中心负责人发放二维码至全部全科医生,全科医生自愿填写。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结果向各中心发出19份机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份。其中,18家中心负责人认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应纳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并应建立健康档案做到定期随访监测,但仅1家中心开展了哮喘建档工作;9家中心已购置肺功能仪;药物配备方面,8家中心配备吸入性糖皮质激素,1家中心仅配备β2受体激动剂。知识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65/65),全科医生对3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知识回答得分分别为(63±19)、(64±23)、(62±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7,P>0.05);年龄<30、30~50、>50岁全科医生的总得分分别为(57±15)、(66±13)、(42±16)分,初、中、高级职称全科医生的总得分分别为(54±19)、(67±12)、(68±11)分,不同年龄、职称的全科医生知识总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582、6.079,均P<0.05),年龄>50岁,初级职称的全科医生平均成绩较低。结论密云区各中心负责人对开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工作的必要性有明确认识,但仍存在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重视程度不足、疾病管理基础设施相关投入不足、全科医生慢性呼吸疾病专业知识缺乏等问题。希望未来能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引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相关疾病基础设施投入,尽早普及适合基层全科医生的、完备的呼吸系统知识能力培训课程。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AD)与后循环梗死发生率的相关性及VAD病人合并后循环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病人286例,分为前循环梗死组(ACI组)178例和后循环梗死组(PCI组)98例,比较2组病人VAD发生率、发生侧及相关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指标;对PCI组进行梗死部位分类,比较VAD与非VAD病人不同分区后循环梗死发生率;分析伴有VAD的后循环梗死病人两侧椎动脉直径差与NHI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CI组和PCIS组病人年龄、性别及各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D发生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病人中,VAD病人的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及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发生率均高于非VAD病人(P<0.01和P<0.05)。PCI组中伴VAD病人的两侧椎动脉直径差与NHI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466,P<0.01)。结论与其他常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共存时,VAD可被认为是后循环梗死的一个危险因素;VAD病人更易发生后循环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及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且双侧椎动脉直径差异越大,预后相对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