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T_12^L_5椎体软组织夹板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12~T5椎体周围软组织的解剖学特点,为胸腰椎骨折的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在21具脊柱标本上对前纵韧带、膈肌脚、腰大肌、后纵韧带及椎间盘的形态特点及毗邻关系进行观测。结果:双侧膈肌脚、腰大肌与前、后纵韧带将脊柱胸腰段及腰椎紧密包围其中,形成软组织夹板,各椎间盘将各椎体分隔,形成独立的软组织间室。结论:提出T12~T5椎体软组织夹板的概念,该夹板由双侧膈肌脚、腰大肌与前、后纵韧带组成,诊断胸腰椎骨折时应注意该夹板的完整性;治疗时要利用T12~T5椎体软组织夹板对骨折进行复位,以达到解剖学复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2.
切断眶下神经的各组大鼠存活2-30天后分别杀列,纡其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胶状质亚核内观察了一级传入纤维轴突终末的溃变过程,非突触部位胞吐及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63.
半吻合、半埋入法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半吻合,半埋入法用骨骼肌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方法。方法:首先于骨骼肌 上在选定肌桥的两端各做一“丁”宁形切口,横切口与肌桥长轴垂直,纵切口则与其平行,深度以能将神经断端埋入为宜,然后,将神经远,近端分别埋入相应的两个纵切口内,神经断端浅部一半的神经外膜与横切口处的肌外膜对齐,并做缘对缘吻合,纵切口处的肌外膜彼此吻合,结果:手术难度降低,时间缩短,吻合牢靠,神经纤维于肌束间隙,外膜下顺利通过肌桥与远端吻合,功能得到恢复,结论:半吻合,半埋入法是用骨骼肌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理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4.
改进前后TA-Fe法媒染肾微血管和肾小管效果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TA-Fe法媒染肾微血管[1,2],为肾微血管构筑和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新方法,但是因其需湿片摄影,时间要求严格。而自然干燥后切片易收缩卷曲、脱落,无法保存原始材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为此,我们对TA-Fe法进行了改进,结果令人满意。它既清晰地媒染微血管,又良好显示了肾微血管与肾小管的关系,切片可长时间保存。  相似文献   
65.
上颈椎侧方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上颈椎侧方入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1)在30例(60侧)成人头颈标本上观察该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2)对50例寰、枢椎干燥骨标本的侧方结构进行测量。结果:(1)副神经在乳突下方(3.89±0.56)cm进入胸锁乳突肌。(2)C_(1~3)前支的长度分别为(2.19±0.17)cm、(2.23±0.59)cm、(2.05±0.60)cm;根角度分别为(25.8±6.9)°、(32.1±6.3)°、(40.9±4.4)°。(3)椎动脉在上、中、下三点的牵开距离为(2.14±0.35)、(3.53±0.46)、(2.47±0.38)cm。(4)寰枢椎侧方骨质切除的最大宽度为2.5~3.0cm。结论:上颈椎侧方入路可一次性切除寰枢椎侧方病灶。从解剖学角度观察分析,侧方入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单宁酸-氯化铁法媒染肺内微血管及细胞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光镜下观察大鼠肺微血管及肺组织细胞。方法 应用单宁酸 氯化铁法 (TA Fe法 )灌流固定大鼠 ,取肺做冰冻切片 ,氯化铁显色 ,光镜下观察。结果 肺内小血管、微血管蜿蜒走行 ,被切成各种断面 ,管壁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显示清晰 ,有一定立体感 ;接近被膜的微动脉形成较粗的毛细血管 ,肺泡间毛细血管不易分辨 ,肺间质内有微血管和毛细血管分布 ,微血管周围的肺组织亦被媒染。结论 TA Fe法即可显示肺内微血管 ,又能保存组织细胞结构 ,肺内小动脉和微动脉管壁的平滑肌参与微循环的主动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外斜位X线片上股骨距的影像特征,探讨外斜位片显示股骨距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成人干燥股骨标本143根,进行外斜45°拍片,对股骨距影像进行分析测量。结果:外斜位和正位显示股骨距阳性率分别为86.5%和29.0%。股骨颈主要抗压力骨小梁总宽度由上向下递减,与股骨距相交于Ward三角下角,此区骨小梁稀疏。次级抗压力骨小梁与股骨距相连为一体。结论:股骨距与主要抗压力骨小梁交界处相对薄弱,是股骨颈骨折的好发部位。次级抗压力骨小梁即股骨距松质骨影像。外斜位X线片可以为临床上显示股骨距特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孔祥玉  张彦芳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4):226-226,225
目的探讨应用小骨窗开颅置管引流术加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004年应用小骨窗开颅置管引流术加脑室外引流治疗32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的资料。结果32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均于发病后24h内手术治疗,术后死亡4例,存活28例(按ADL分级法:Ⅰ级17例,Ⅱ级6例,Ⅲ级5例)。结论小骨窗开颅置管引流术加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损伤小,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9.
我们在制作教学尸体标本时,发现一例60岁女尸,有多处解剖变异: 一、胸骨肌极为发达,左右各一,在浅筋膜下,胸大肌浅面,胸骨的两侧。右侧胸骨肌可分为外侧头及内侧头。外侧头长22厘米,内测头长15厘米,两头合并处肌腹宽为2.50厘米,厚0.20厘米。内侧头起于第5肋软骨,外侧头起于第6肋软骨,腹直肌鞘前叶上1/3处。腱分成两束,  相似文献   
70.
应用单宁酸增加致密核心小泡电子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如何应用单宁酸提高密核心小泡电子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动物应用单宁酸后,其延髓背角胶状质的超微结构出现了如下特征性变化;(1)膜结构清晰度增加,反差鲜明;(2)大、小致密核心小泡均被媒染,其电子密度显著提高、大致密核心小泡于突触部位胞吐入细胞间隙内的介质,被即时媒染、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