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0引言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是介导细胞对缺氧微环境进行适应性反应的关键性转录调控因子,其表达或活性对维持肿瘤的能量代谢、微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具有重要作用。脑膜瘤为颅内常见的富血管性实体肿瘤,微血管生成和细胞不断增殖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膜瘤组织中HIF-1α的表达,通过标记人原始造血细胞(CD34)来测定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  相似文献   
62.
63.
姚庆宁  唐协林  刘胜华  夏祥国  顾应江  刘怡东  赵超 《重庆医学》2011,40(31):3175-3176,3225
目的 探讨数字成形三维钛网颞肌外修补额颞顶区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去骨瓣减压术后额颞顶区颅骨缺损行数字成形三维钛网颞肌外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头颅外形美观对称,无颅内血肿、皮下积液和术后感染;随访6~12个月未发现新的并发症,原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心理...  相似文献   
64.
目前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药物多是沿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常规药物,侵袭性垂体腺瘤仍首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可作为手术未能彻底改善高分泌激素状态的二线治疗。虽然替莫唑胺、PRRT以及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其疗效与安全性仍有待下一步研究明确。本文对各类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药物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上皮钙粘附蛋白(E-cad)与脑膜瘤病理分级及瘤周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经手术切除及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脑膜瘤标本66例,另取15例颅脑损伤后行内外减压术的正常蛛网膜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cad的表达;头颅MRI评估瘤周水肿的程度。结果正常蛛网膜组织E-cad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脑膜瘤组织(P0.05)。脑膜瘤E-cad蛋白表达强度与脑膜瘤病理级别呈负相关(rs=-0.577;P0.01)。脑膜瘤E-cad蛋白表达强度与瘤周水肿级别呈负相关(rs=-0.668,P0.01)。结论 E-cad可能与脑膜瘤瘤周水肿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6.
骨桥蛋白(osteopntin,OPN)是在类骨质由基质细胞产生的骨特异的、含唾液酸的蛋白质,在细胞和基质无机物之间起桥连作用。是一种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的磷酸化糖蛋白。其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中。OPN作为信号传导分子,可与细胞外基质产生相互作用,这一作用与许多种生物学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67.
计算机辅助设计颅骨缺损成型技术在修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引入到颅骨缺损的修复过程中,观察其修复效果。 方法:选择2005-01/2006-12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脑外科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颅骨缺损成型技术修复颅骨缺损患者56例,对治疗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所有病例经过CT扫描收集数据、缺损重建、钛网成型、模拟装配和手术修复等步骤完成修复过程;术后给以止血、抗炎、对症治疗;以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头皮下积血、积液,钛网无松动,外形美观为出院标准,出院随访6~18个月。 结果:56例颅骨缺损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除1例术后并发短时脑脊液切口漏、1例发生硬膜外血肿外,无切口感染和头皮坏死,无颅内出血与术后癫痫,无修补材料外露、塌陷、松动等常见颅骨修补并发症发生;钛网与骨缺损区吻合良好,颅腔塑形满意,效果良好。 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颅骨缺损成型技术简单易行,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68.
儿童垂体瘤占同时期幕上肿瘤的2.7%,约3%的儿童颅内肿瘤的诊断是垂体腺瘤[1]。其中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微腺瘤最常见,是5岁以后儿童库欣氏综合征(Cushing’sydrome,CS)的最常见原因.儿童库欣病(Cushing’disease,CD)占小儿库欣氏综合征的75%~80%,但仍然是罕见的[2],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危害性更大,更长远。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69.
患者,女,25岁,因"剖宫产术后头痛20+天,头痛加重伴呕吐、视物模糊2+天"于2012年3月7日就诊于我院.患者孕39周时在当地镇卫生院行剖宫产术,娩一足月健康男婴.患者硬膜外麻醉时曾行多次重复穿刺.产后第2天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坐位加重,低枕平卧症状缓解.口服止痛药头痛好转,产后第7天出院.出院后患者食欲差、出汗较多,近2日头痛加重伴呕吐、视物模糊.患者既往无头痛、头外伤、糖尿病、尿毒症、高血压、血液病等疾病史.查体:BP 120/80mmHg,意识清楚,颈强直(+),双下肢Babinski征(-).入院血常规、凝血、血生化及电解质均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示:右侧额颞顶慢性硬膜下血肿、大脑镰下疝、中线移位5mm.初步诊断:右侧额颞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于2012年3月9日在急诊局麻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中见血肿包膜形成,符合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术后患者症状好转,临床治愈出院.两个月后患者门诊随访,未诉特殊不适,复查头部CT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0.
1材料与方法一次性输液器1根,16号橡胶导尿管(或18号血浆管)1段,橡皮筋1根。制作方法(图1):①剪去一次性输液器头端的输液针,在距剪切处约0.2~0.3 cm位置剪一直径约1~2 mm的侧孔,将双极电凝镊的右侧镊尖自侧空插入。②自16号橡胶导尿管(或18号血浆管)剪下2个小圈,长度约0.5~1.0 cm,套入右侧镊尖上约5 cm,距同侧镊尖约8~10 cm,将输液器的细管固定在双极电凝上。在输液器导管与双极电凝导线的连接处,用橡皮筋固定,使导液管和双极电凝成为一个整体。③将输液器的上端交于巡回护士,插入无菌生理盐水或20%甘露醇或加有庆大霉素的液体瓶(袋)内,以备术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