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TNF-α、IL-1、IL-10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及大黄复方的调节作用,探讨大承气汤治疗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模型组和大承气汤治疗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淀粉酶、TNF-α、IL-1、IL-10水平。结果:SAP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IL-10水平降低(P〈0.01),TNF-α/IL-10比值降低;大承气汤治疗组与SAP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水平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TNF-α/IL-10比值回复接近假手术组水平。结论:大承气汤治疗SAP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IL-1、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并一定程度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重建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进而减轻组织损伤,阻止SAP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2.
口干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一种临床症状,其所属疾病的性质不同,病机也不尽相同。现代医学无辨证概念,对口干症的治疗没有很好的疗效。随着口干症患者的增多,中医药辨证论治越来越确切地显示出其优越性,不仅可以缓解口干症状,还可辨证治疗原发病和调整机体紊乱状态,现着重对近年来针对不同病机治疗口干症的中医文献进行概括归纳,以期对临床应用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63.
脾胃湿热证与温病湿热证是湿热理论中的两个基本证型,从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辨证治疗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4.
将脾胃湿热证理论分成萌芽、奠基、形成、发展和完善四个阶段进行源流探讨,认为其萌芽于秦汉、奠基于金元,形成于明清,发展、完善于建国后。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溃结康丸联合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脾虚湿蕴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脾虚湿蕴型C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予常规西药美沙拉嗪缓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溃结康丸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后统计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清中IL-8、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舌红边有齿痕、食少纳差、肢体困倦、黏液脓血便、脘腹胀满、腹泻便溏评分均降低(P0. 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P 0. 05),且观察组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血清中IL-8、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 0. 05),且观察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溃结康丸联合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脾虚湿蕴型CUC疗效确切,并可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中医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66.
脾胃湿热证病因病机及疾病分布规律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证候中一个常见的实性证候,在气候潮湿、高温多雨的地区容易发生,尤其在岭南地区多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由于纵恣口腹、偏嗜肥甘或嗜食辛辣等导致脾胃损伤、蕴湿生热者也逐渐增多。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脾胃湿热证的病因与发病,探讨其疾病分布规律,有助于推动中医脾胃学说理论的发展.提高脾胃湿热证的辨证论治水平。  相似文献   
67.
十二指肠壅积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远端或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的梗阻,以致十二指肠近端扩张,内容物壅积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引起本症的原因很多,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50%以上,该情况也称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近年来,十二指肠壅积症发病有上升趋势,以中年体瘦弱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长期卧床或伴有精神过度紧张者较多见。其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亦可没有明显症状,一般有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嗳气或其  相似文献   
68.
目的:模拟中医病因探讨内外湿热因素对大鼠胃肠黏膜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外部湿热组采用人工气候箱方法,温度(32±2)℃,相对湿度95%;内部湿热组应用高脂高糖饮食,即20%蜂蜜水自由饮用,配合白酒与油脂隔日交替灌胃;脾胃湿热证组前10天同内部湿热组,后5天放入人工气候箱。应用放免方法检测胃肠黏膜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TL)。结果:内外湿热因素对胃肠组织胃泌素、胃动素的影响增减不一,甚至出现两种相反的影响结果。脾胃湿热证组大鼠综合两种施加因素,胃组织胃泌素水平上升,胃动素变化不大,肠组织胃泌素水平下降,胃动素水平呈上升趋势,其结果并不是两种结果简单的叠加或抵消。结论:内外湿热因素对胃肠黏膜胃泌素、胃动素变化的影响可能是胃肠运动消化吸收紊乱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69.
张敏  吕冠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11):1962-1964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是痰热结胸证的常用方,不仅用于治疗伤寒误下,邪热陷里,凡临床因痰热互结而病者,均可使用。小陷胸汤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确切。论文对近年来小陷胸汤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