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以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重症胰腺炎病死率高.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AP,经历了从辅助治疗到成为主要治疗方法的过程,对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降低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王长洪教授运用五参饮(人参、丹参、玄参、苦参、沙参)治疗气阴两虚内有瘀热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寒邪客胃对乙酸性胃溃疡模型胃黏膜的影响及冬胃颗粒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乙酸注射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溃疡模型组、寒性溃疡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寒性溃疡组及治疗组制成溃疡模型后采用寒冷因素刺激复制寒邪客胃型动物模型,先用0℃冰水浸泡3 d,后用0℃冰水灌胃3 d,治疗组同时给予药物灌胃。观察各组大鼠的症状、体征,测定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及溃疡抑制率,应用ELISA法检测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消瘦、倦怠,蜷缩聚堆,毛发疏松粗糙,大便稀溏。药物治疗组上述症状轻微,大便或干或溏,冬胃颗粒治疗组大鼠大便性状优于西药治疗组。寒性溃疡组胃黏膜溃疡指数大于溃疡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溃疡指数均小于寒性溃疡组(P<0.01),其中中药治疗组优于西药治疗组(P<0.05),其溃疡抑制率(54.55%)优于西药治疗组(45.40%)。溃疡模型及寒性溃疡模型均使胃黏膜6-keto-PGF1α水平降低(P<0.05,P<0.01),其中寒性溃疡组6-keto-PGF1α低于溃疡模型组(P<0.05),EGF水平稍增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与寒性溃疡组比较,中西药物治疗组均可明显升高6-ketoPGF1α及EGF水平(P<0.05,P<0.01),中药治疗组6-keto-PGF1α及EGF水平高于西药治疗组(P<0.05)。中药治疗组及西药治疗组均可明显增强胃溃疡黏膜EGFR的表达(P<0.05或P<0.01),中药治疗组EGFR表达(积分光密度P<0.01,面积百分比P<0.05)优于西药治疗组。结论:寒性刺激可增加乙酸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害,冬胃颗粒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4.
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伤寒论》中少阳证的柴胡类方,源于小柴胡汤。该方证在六经辨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祖国医学的经典名方,柴胡桂枝干姜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5.
成人Still氏病(AODS)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不规则发热,在临床治疗中,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但长期应用激素副作用较大,且预后可疑。马智教授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患者李某,女,25岁,不规则发热4年。患者自1993年11月“感冒”后出现发热、咽痛、全身红色斑丘疹、关节肿胀酸痛,在地方医院就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TNF-α、IL-1、IL-10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和大黄及其复方的调节作用,探讨大黄及其复方治疗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模型组、大黄治疗组、小承气汤治疗组和大承气汤治疗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淀粉酶、TNF-α、IL-1、IL-10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P组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IL-10水平降低(P<0.01),TNF-α/IL-10比值降低;大黄及复方治疗组与SAP组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水平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TNF-α/IL-10比值恢复接近假手术组水平.结论:大黄及复方治疗SA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IL-1、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并一定程度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重建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清热化瘀药对血清和胃黏膜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及其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中药治法对实验性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冰乙酸注射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尼替丁组(西药组)、健脾中药组(中药A组)、清热中药组(中药B组)、化瘀中药组(中药C组)和健脾清热化瘀中药组(中药D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空白组)。在光镜下观察溃疡指数(UI)、再生黏膜厚度及黏膜肌层缺损宽度,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胃黏膜EGF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EGFR的表达。结果健脾、清热、化瘀中药及其合方都能使再生黏膜厚度增加,溃疡指数及黏膜肌层缺损宽度减少,与模型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D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或P〈0.01)。中药各组及西药组血清及胃黏膜EGF含量较模型组及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且可明显增强胃溃疡黏膜EGFR的表达(P〈0.05或P〈0.01),尤以中药D组疗效最为显著(P〈0.01)。结论健脾、清热、化瘀中药可通过增加EGF和EGFR水平,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及组织黏膜修复,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48.
加强指导教师管理提高中医药研究生培养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本单位在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方面的经验,分析了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担任角色及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上的作用,并对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一整套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4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脾胃湿热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中医脾胃湿热发病和Hp感染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相关性 ,甚至有人将Hp归属于中医的六淫之一的“湿热”邪气 ,两者在病情发展、临床症状和局部组织病理变化上表现极为相似 ,在临床上对脾胃湿热进行辨证施治结合抑制或根除Hp的药物 ,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0.
休息痢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难治病。现代医学的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属于休息痢范畴。休息痢理论形成于隋唐时期,病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宋金元时期对休息痢的病因病机及论治认识更加深入;明代休息痢理论渐趋成熟,理法方药较完备,尤其是《症因脉治》中关于休息痢的论述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清代及民国时期医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观点,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