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44篇
  免费   2953篇
  国内免费   1634篇
耳鼻咽喉   197篇
儿科学   682篇
妇产科学   789篇
基础医学   1969篇
口腔科学   521篇
临床医学   14210篇
内科学   7593篇
皮肤病学   526篇
神经病学   1520篇
特种医学   28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1篇
外科学   6947篇
综合类   29180篇
预防医学   9659篇
眼科学   824篇
药学   14232篇
  84篇
中国医学   8944篇
肿瘤学   836篇
  2024年   227篇
  2023年   1001篇
  2022年   1201篇
  2021年   1547篇
  2020年   1747篇
  2019年   1904篇
  2018年   843篇
  2017年   1649篇
  2016年   1943篇
  2015年   2650篇
  2014年   4928篇
  2013年   4927篇
  2012年   6256篇
  2011年   6894篇
  2010年   6507篇
  2009年   6354篇
  2008年   8156篇
  2007年   7191篇
  2006年   6429篇
  2005年   6921篇
  2004年   4000篇
  2003年   3551篇
  2002年   2845篇
  2001年   2514篇
  2000年   1826篇
  1999年   1333篇
  1998年   1162篇
  1997年   1043篇
  1996年   877篇
  1995年   804篇
  1994年   593篇
  1993年   388篇
  1992年   279篇
  1991年   307篇
  1990年   240篇
  1989年   254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诊治的脑血栓患者中选取116例作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为分组标准:将单纯服用阿司匹林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58),将服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者设为研究组(n=58),比较脑血栓疗效、动脉斑块相关指标差异。结果①研究组的脑血栓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的86.21%(χ~2=3.940,P=0.047);②治疗后,研究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颈动脉斑块面积(0.98±0.11)mm、(1.23±0.06)cm~2均小于对照组的(1.65±0.21)mm、(1.59±0.19)cm~2(t=21.524、13.760,P=0.000、0.000)。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治疗中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究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采用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引发的先兆流产孕妇112例,并按照双盲法分为2组,对比组患者采用孕康口服液治疗,每次10 mL,每天3次,持续治疗两个疗程;实验组患者采用黄体酮胶囊治疗,每次100 mg,每天1次,持续治疗两个疗程;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β-HCG水平、腹痛缓解时间、腰痛缓解时间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9.29%,比对比组的71.43%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β-HCG水平的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β-HCG水平均比治疗前高,且实验组的升高幅度比对比组大(P<0.05);实验组患者腹痛与腰痛缓解时间及止血时间均比对比组短(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71%,与对比组的14.28%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采用黄体酮治疗,可缩短腹痛与腰痛缓解时间,减少止血时间,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3.
目的关于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的原因探究,同时提出有效的针对性措。方法本文选择采用的方法为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选择在此期间的1000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调查对象,分析其中所存在的不合格血液标本的数量,同时总结出现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分析有关的解决对策。结果本文抽选的1000份血液标本当中遴选出不合格血检验液标本85份,占8.50%;进一步总结不合格标本可以得出,导致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脂血因素、溶血因素、血液标本量不符合要求、采血管应用错误、送检超时、采血人员业务不熟练、责任心不强、操作未按流程进行、为厉行无菌操作等,对于所有因素进行Logistic Regression逻辑回归分析可以得出:脂血因素、溶血因素、血液标本量不符合要求、采血管应用错误、送检超时是导致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在进行血液标本检验的过程当中,导致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发生的原因来自于多个方面,总结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出现,有效的规范临床血液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剪切波弹性成像结合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颈动脉斑块患者,研究总例数200例,收取时间在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总例数采取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脑梗死)、对照组100例(非脑梗死),对两组均实施剪切波弹性成像结合超声造影检测,对比两组的颈动脉斑块表面形态、颈动脉斑块类型、SWE1/SWE2、斑块近心端平均SWE、斑块平均SWE。结果观察组脑梗死颈动脉斑块患者均在颈动脉斑块类型中、以脂质型斑块为主、所占比为60.00%,而在颈动脉斑块表面形态中以规则型斑块为主、所占比为54.00%,其与对照组非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表面形态、颈动脉斑块类型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脑梗死患者SWE1/SWE2(1.71±0.85)、斑块近心端平均SWE(50.15±25.11)、斑块平均SWE指标(72.15±28.11)与对照组非脑梗死患者相比显著差异(P <0.05)。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结合超声造影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价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估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65.
66.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250-253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经膀胱内途径间接测定腹内压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例腹压增高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腹腔内压力(IAP)值分为不同级别腹压症状患者,包括Ⅰ级16例,Ⅱ级26例,Ⅲ级16例,Ⅳ级10例,四组患者分别处平卧位、15°半坐卧位、30°半坐卧位、45°半坐卧位、侧卧位及中凹位时经膀胱内途径间接检测腹内压数值,并进行比较,同时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探究腹内压测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IAP分级越高腹内压测量结果越高,同时当患者处于45°半坐卧位时期腹内压测量结果最高,并与其他体位的测量结果差异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结果显示,性别、体重和机械通气是影响患者IAP测量的影响因素,其与患者IAP数据呈正相关(P 0.05)。结论体位改变为经膀胱内途径间接测量腹内压结果有一定影响性,因此进行腹内压检测时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选择合适的体位进行腹内压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67.
《中国医药科学》2019,(20):188-190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肺切除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行肺切除术后出现呼吸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标准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经过7d治疗,实验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比值、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及血氧分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有利于降低肺切除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呼吸功能及肺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68.
《中南药学》2019,(2):277-281
目的统计本院门诊呼吸科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干粉吸入器的不正确使用情况,分析影响教育前后不正确使用的因素。方法共217例患者纳入研究。在药师面对面教育前后,对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的能力进行评分,评价影响不正确使用的因素,统计结果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教育前后正确率分别为8.8%和59.0%,影响教育前不正确使用的因素有年龄、学历、疾病、吸入药物、是否第一次使用干粉吸入剂及是否只有一种吸入剂。影响教育后不正确使用的因素有年龄和吸入药物。结论教育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器,是医务人员的职责和责任。医师选择适合患者的吸入装置,药师在固定的场所应提供面对面吸入器使用方法培训,并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69.
70.
<正>慢性盆腔痛对于女性来说并不罕见,是指病程超过6个月的无规律性的盆腔痛。其由多方面因素引起,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恶性肿瘤、盆腔器官脱垂、炎症、肠易激综合征、盆腔静脉曲张等[1]。盆腔淤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PCS)最初是在1949年由Taylor提出的,是一种由盆腔静脉曲张引起的盆腔痛、痛经、月经量多、性交不适等症状的临床症候群。10%~15%的女性有明显或不明显的盆腔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