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6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359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88篇
中国医学   206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7 毫秒
51.
以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N-苄氧羰基甘氨酰-L-脯氨酸为原料,首次合成了10个新型鬼臼毒素衍生物(Ⅲa~Ⅲi、Ⅳ),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认。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Ⅲa~Ⅲi和Ⅳ对HepG2、THP-1、HeLa、MCF-7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Ⅲa对HepG2细胞的活性最突出,IC50达0.58 nmol/L。通过分子对接模拟技术进一步研究了化合物Ⅲa和FAPα酶的结合模式,Ⅲa可以与FAPα酶的多个位点产生相互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机制。  相似文献   
52.
共生真菌分布广泛,与植物形成共生体。研究表明,某些共生真菌可以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包括干旱、高温、矿物质失调和高盐的耐受性,从而使被内生真菌感染的植株比未感染植株对有限的资源更具竞争力而且生长得更好。植物共生真菌可以通过多样化途径来增强植物体的抗性机能,其提高抗旱性的机制主要表现在营养物质的吸收、植物的保护系统、激素调节、水解酶、水分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植物防御信号途径等方面。总结共生真菌提高植物耐旱性的机制研究进展,以使读者能全面、及时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53.
惠慧  陈祺松  田港  单琪媛  秦路平 《中草药》2021,52(9):2589-2596
目的采用谱效关联分析方法探索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抗炎活性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为其抗炎活性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对24批吴茱萸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分析;以脂多糖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体外炎症细胞模型,考察24批吴茱萸药材对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以及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synthase,iNOS)水平的影响;采用SPSS软件关联指纹图谱色谱峰峰面积与抗炎活性的关系,并采用UPLC-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MS)对吴茱萸的抗炎活性成分进行指认。结果 24批吴茱萸药材对RAW264.7细胞上清液NO抑制率为12%~82%,谱效关联分析共筛选出14个吴茱萸潜在抗炎成分,分别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等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以及奎宁酸类成分、绿原酸类成分、喹诺酮类生物碱等。与模型组比较,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奎宁酸、去氢吴茱萸碱、二氢吴茱萸卡品碱、绿原酸、隐绿原酸可显著抑制RAW264.7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及细胞内iNOS水平(P0.05、0.01)。结论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奎宁酸、去氢吴茱萸碱、二氢吴茱萸卡品碱、绿原酸和隐绿原酸为吴茱萸抗炎活性的Q-Marker。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知母皂苷A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分别以浓度为0、1、2、4、8μmol/L的知母皂苷AⅢ作用24、48、72 h,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程度;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8μmol/L知母皂苷AⅢ作用24、48、72 h可明显抑制HUVECs增殖,IC50分别为7.2、4.0、2.0μmol/L;随着知母皂苷AⅢ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HUVECs数目逐渐减少,细胞开始出现空泡、固缩现象;8μmol/L知母皂苷AⅢ作用于HUVECs,细胞凋亡率为(4.03±0.41)%。结论:知母皂苷AⅢ可明显抑制HUVECs的生长,并诱导部分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采用两种免疫接种程序的不同影响。方法选择75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观察组,对四组儿童分别进行不同剂量的乙型肝炎疫苗,观察抗-HBs阳转率及抗HBs平均几何效价。结果对照1组、对照2组与对照3组、观察组抗-HBs转阳性比较, P〈0.05;对照3组与观察组比较, 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观察组比较, P〈0.05;对照3组与观察组比较, P〉0.05。结论大剂量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后抗HBs抗体转阳性及抗-HBs效价明显高于小剂量乙肝疫苗,而两针法与三针法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56.
目的比较银杏内生真菌在浙江天目山地区和建德地区以及在同一地区雄株与雌株银杏中的种群结构。方法利用PDA培养基对采集自天目山地区和建德地区以及天目山地区雄株和雌株的银杏内生真菌分别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菌株群落的培养特征及5.8S和ITS区片段序列相似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进行菌株鉴定。结果从天目山地区和建德地区分别分离得到440、382株内生真菌。天目山地区内生真菌归属到9目、14科、19属、28种;建德地区内生真菌归属到8目、10科、11属、26种。银杏各组织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和种类按由多到少排序:枝条>树皮>叶。天目山地区雄株银杏内生真菌在定殖率和菌株个数上均高于雌株银杏。结论银杏内生真菌具有极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天目山地区银杏内生真菌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多于建德地区。天目山地区雌雄株银杏在菌种种类和数量上存在差异,雄株银杏内生真菌在菌种数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流动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的生殖道感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3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乌鲁木齐市6区1县流动人口较集中的社区,对18~50岁的流动育龄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问卷调查、妇科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共检查106 568名符合条件的流动妇女,其中细菌性阴道病的患病率为16.15%;滴虫性阴道炎的患病率为12.66%;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患病率为4.52%;宫颈炎的患病率为11.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民族、学历、职业、月收入、婚姻状况、避孕方法使用对阴道炎、宫颈炎的患病率有影响。大专和本科及以上的对象患病风险较低,农民的患病风险较高,月收入1500~1599元者患病风险较高。与使用避孕套的对象相比,未避孕和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的对象,其阴道炎患病风险均有所增加,OR值分别为1.19(95%CI:1.09~1.30)、1.93(95%CI:1.81~2.07),但使用避孕套的对象患宫颈炎的风险较高。结论:应根据不同民族的特点采取防治措施,降低流动育龄妇女的阴道炎和宫颈炎患病率,特别是对文化程度为文盲或小学、职业为农民、月收入在1500~1599元的对象,应加大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58.
目的:对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在乳腺小肿块中的诊断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从而为治疗方案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治的小乳腺肿块可疑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照组实施快速冰冻组织活检。对照不同诊断效果。结果: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活检病理符合率为92%,术中快速冰冻组织活检病理符合率为84%,超声引导乳腺肿块穿刺相较于术中冰冻方式检出率更高,组间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乳腺穿刺活检与术中快速冰冻敏感性分别为90%和92%、特异性分别为96%和94%,两组方法组间对照无统计学差异存在,不具有对照价值(P>0.05)。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乳腺肿块穿刺方式进行活检,相较于术中冰冻方式,检出率更高,实际应用时,应该以患者实际病情为基础进行诊断方法选择,保证高质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克氏针结合可吸收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14例锁骨中段骨折行克氏针结合可吸收线内固定.结果经3个月~10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良好,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 克氏针结合可吸收线固定锁骨骨折创伤小,操作简便,费用低,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60.
窝沟封闭术自70年代开始用于预防窝沟龋,学者们已进行大量临床研究,并对窝沟封闭剂的保存率及窝沟龋效果进行评价,报道不一。本研究采用窝沟封闭剂与氟保护漆联合应用,收到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