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人工真皮模板在烧伤瘢痕整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介绍一种应用人工真皮模板+自体大张表层皮片或表皮片移植修复瘢痕畸形的方法。方法于瘢痕挛缩部位进行松解或切除后的创面上,将人工真皮模板铺平、固定,纳米纱布覆盖,术后无排异反应。2~4周后,除去人工真皮模板的表层薄膜,仔细清理修整创面,用电动或气动取皮机切取自体大张表层皮片或表皮片,覆盖固定。结果1999年8月至2003年6月共用于15例19个部位,其中躯干5例次,肢体14例次。瘢痕切除后创面面积为10cm×25cm至30cm×75cm,移植大张极薄的自体表层皮片或表皮片,全部存活。随访半年至4年,皮肤色泽、弹性良好,平坦、光滑,未见继发性挛缩,功能基本恢复,供区无瘢痕,有轻度色素脱失或沉着。结论人工真皮模板+大张表层皮片或表皮片移植是治疗瘢痕或瘢痕挛缩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后者效果更好,供区无明显痕迹。  相似文献   
52.
本文报道1例66岁老年妇女腹腔镜手术关腹后,10mm脐部切口发生坏死。清创时可见表层组织缺血性坏死,伴脐部伤口蜂窝织炎。这是腹腔镜手术一种迄今无法预料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3.
患儿 ,男 ,13岁 ,学生。一周前家长偶然发现其右眼球表面有一肿物。患儿无不适症状。检查 :视力 :右 1 2 ,左 1 2。右眼结膜无充血、水肿 ,颞上方球结膜近穹窿部可见限局性隆起 ,距角膜缘约 7mm ,大小约 4mm× 7mm ,无压痛 ,边界清 ,活动度好。余未见异常。左眼未见异常。于局麻下切开右眼颞上球结膜 ,见一约 3mm× 6 5mm的黄白色质硬肿物 ,扁平状 ,位于巩膜表层 ,肿物边缘和周围结膜下组织轻度粘连 ,上下表面光滑。将肿物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 ,报告为“骨瘤”(图 1、2 )。E染色 × 1 0 0                   …  相似文献   
54.
赵奇 《器官移植》2014,(6):392-395
<正>自1956年Smith[1]从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患者颌下腺组织中分离获得人巨细胞病毒(CMV)以来,CMV逐步得到认识。CMV属β疱疹病毒亚科,具有种属特异性,是一种表面有脂质包膜的线状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2]。CMV DNA长230 kb,病毒直径150~200 nm。CMV可感染人体的任何器官,包括潜伏性感染和活动性感染。由于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因素,潜伏的病毒易  相似文献   
55.
使用特异荧光探针定位术,对不同培养时期人喉癌细胞系(HEp2)MTS表层细胞的F-肌动蛋白微丝骨架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随着多细胞肿瘤球体(MTS)转移培养时间的延长,表层细胞中出现数目较多的F-肌动蛋白小体,其直径约为0.3~1.0μm。F-肌动蛋白微丝结构的改变,可能与MTS表层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活性增强有关,但也有可能是表层细胞在不同生理状况下的一种反应。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第三脑客观存在管膜表层的结构。方法:采用扫描电镜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在第三脑室侧面可见许多细长的纤毛,其排列整齐,无倒伏等现象。在第三脑室底部无大量的纤毛而是许多细小的微绒毛,在第三脑室表面可见有两种细胞:一种为神经元样细胞,其胞体大多呈梭形,并可见有的细胞自胞体发出细长的突起,其沿着脑室表面行走;在脑室表面还可见另一类细胞,细胞体积较神经元样细胞小。胞体呈星形或多角形,胞体伸出短小的伪足,称组织细胞样细胞。结论:第三脑室表面不同的部位结构不同,同时存在着接触脑脊液神经元,这些结构为第三脑室下丘脑一垂体的神经内分泌的凋节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在临床上,我们常视食管粘膜血肿与表层剥脱性食管炎为两种不同的疾病。前者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而后者较为少见,国内外文献中大多也为个案报道。二者大多为进食不慎所致。本人系统报道本科近年来收治的10例病例。着重讨论表层剥脱性食管炎的发病机理及其与食管粘膜血肿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10例病案中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平均31.3岁(22—41岁)。就诊时间  相似文献   
58.
59.
表层脱落性食管炎(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忠柏  雷杰 《华西医学》2003,18(1):78-78
表层脱落性食管炎 ,又称蜂窝织性食管炎 ,临床少见 ,亦少见于文献。其病理符合为食管粘膜上皮分离、脱落。结合复习文献 ,报告 2例临床资料如下 :1 病例摘要例1 女性 ,38岁。因餐后胸骨后疼痛 10小时伴吐血 1次入院。有进食物过快及吞咽下鱼刺病史 ,吐血量约15 0毫升。食管钡透 :第 2胸椎水平可疑异物。食管镜检查 :食管粘膜肿胀、糜烂、渗血 ,且食管门齿下 2 2厘米处有粘膜脱落 ,未见异物。经皮质醇激素抗炎、抗感染、止血、禁食等治疗 ,7天后出院。  例 2 男性 ,16岁 ,餐后胸骨后疼痛半小时伴吐血 2次入院。有进食过快、过热 ,食鱼病…  相似文献   
60.
幽门螺杆菌致病因子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胡伏莲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3):865-867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下称Hp)致病机理非常复杂 ,Hp致病因子对胃粘膜的损伤及其对人体损伤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Hp的致病机制包括 :Hp的定植、毒素引起的胃粘膜损害、宿主的免疫应答介导的胃粘膜损伤以及Hp感染后胃泌素和生长抑素调节失衡所致的胃酸分泌异常等。参与Hp致病的因子分为定植因子和毒力因子等。其中定植因子是Hp感染的首要条件。Hp本身的动力装置、粘附特性、有毒性作用的酶以及多种毒素既有利于其定植 ,也有助于Hp在高酸环境下存活 ,而Hp最终是否致病 ,有赖于H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