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目的 通过组织切片观察。了解多孔块状β-磷酸三钙(β-TCP)在皮质骨表面引导成骨过程中的组织学表现及可吸收机理。方法 将多孔块状β-TCP陶瓷在兔颅骨骨膜下埋植,实验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标本的组织学表现,并和羟基磷灰石(HA)作比较。结果 β-TCP及HA陶瓷均能引导新骨生成,新骨大量从颅骨表面长入材料内,颅骨骨膜下无明显成骨,并观察到大量多核异物巨细胞吞噬β-TCP的现象。结论 β-TCP能引导大量新骨生成,可以作为萎缩牙槽嵴加高的代用品,细胞对材料的吞噬作用是β-TCP具有可吸收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患者在局麻下拔牙过程中五个时段的心肌氧耗量。方法随机抽取在门诊拔牙的心血管病患者132例,对拔牙全过程进行心电监护,以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Cardiacrate—pressure product RPP)描述局麻注射前、注射中、注射后、牙拔除术中、术后各时段的心肌氧耗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每个时段,差异非常显著。结论对心血管病患者拔牙除强调拔牙全过程心电监护外,宜采取有利措施,降低心肌氧耗量,减少心肌缺血的危险性,尤其在局麻注射中、牙拔除术中两个时段,确保拔牙手术安全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3.
144例心血管病患者拔牙牙科焦虑症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术前牙科焦虑症(DA)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DAS)对144例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前DA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该类患者拔牙DA发生率为7.6%;麻醉前焦虑水平最高;对拔牙的认知程度消极、女性、60岁以下、有既往拔牙痛苦史或未拔过牙、心血管病单一、初次心电监护下拔牙、复杂牙拔除的患者拔牙前DAS得分高,男女间、不同认知程度间差异有显著性;对心血管病患者拔牙DAS得分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认知程度、性别、拔牙经历、心血管病史单一否、年龄、是否为复杂牙拔除、是否是初次监护下拔牙等。其中认知程度有非常显著性影响(P=0.000)。结论 7.6%的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术前存在DA,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予以术前相应的心理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54.
螺旋型牙种植体下颌磨牙区种植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下牙槽神经的特殊解剖特点探讨下颌磨区种植义齿方法。方法:根据缺牙后下颌磨牙区颌骨的不骨吸收程度,分别采取直接种植,跨越下颌管种植和解剖游离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种植的3种方法,1992-1998年共完成22例,45颗种植体,平均随访时间为3.7年。结果:除2颗种植体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修复后1.5年脱落失败外,其余43颗种植体均呈骨结合,且骨吸收不明显、义齿功能良好,种植体5年累积成功率为96%,结论:3种种植方法基本解决了临床中下颌磨牙区种植的大部分问题,但应特别注意选择选择适应证。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多孔块状β-磷酸三钙(β-TCP)陶瓷兔颅骨骨膜下的埋植实验,定量观察β-TCP陶瓷在骨膜下和未造成新鲜骨创面的皮质骨表面之间的可吸收速度。方法用显微测微尺C5型网格,采用“数点法”测量各时间点标本中材料的剩余含量,并和羟基磷灰石(HA)陶瓷组对比。结果术后12周时β-TCP组材料剩余含量为35.40%,被吸收的材料量占原来材料含量的38.65%结论多孔块状β-TCP陶瓷在骨膜下的皮质骨表面在引导新骨生成的同时可以被吸收。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多孔块状β磷酸三钙(β-TCP)对兔颅骨缺损的修复,定量测量其在体内的吸收速度。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2,4,8,12周4个时间点组,每组6只动物,分别将β-TCP及羟基磷灰石(HA)样本种植在兔左右顶骨的缺损处,于术后2,4,8,12周取材,采用"数点法"计算各组材料的剩余量。结果:12周时β-TCP组材料剩余34.54%,材料吸收了40.01%。结论:多孔块状β-TCP陶瓷作为骨代用品,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检验珊瑚 (NC)、异体脱钙骨基质 (DBM )、自体骨髓 (AM )复合可注射骨替代材料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方法 :将 2 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 4组 ,分别在背部皮下注射NC/DBM /AM、NC/DBM、NC/AM、NC ,术后 2、4周取材 ,通过X线、组织学检查、碱性磷酸酶 (ALP)测定 ,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X线、组织学检查结果均表明NC/DBM /AM组有较多新骨形成 ,NC/AM组诱导出少量骨 ,NC/DBM组仅见微量软骨和骨新生 ,NC组未见新生骨。NC/DBM /AM组ALP水平较NC/DBM组、NC/AM组、NC组高 ,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NC/DBM /AM复合可注射骨替代材料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异体脱钙骨基质粉(DBM)复合自体骨髓(AM)构建可注射人工骨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检验其异 位诱导成骨能力。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背部皮下注射DBM/AM、DBM、AM,术后2,4周取 材,通过大体观察、X线、组织学检查、扫描电镜研究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测定,进行比较观察。结果:DBM与 AM按照一定比例复合后可以通过注射途径应用,X线、组织学检查结果均表明DBM/AM组有较多新骨形成,新生 骨具有丰富的哈氏系统结构,骨基质内胶原纤维的结构排列交错紊乱,新生骨边缘可见大量的成骨细胞突起;DBM 组仅见微量软骨和骨新生,AM组诱导出少量新生骨。DBM/AM组ALP水平较DBM组、AM组高,统计学上具有显 著性差异(P<0.01)。结论:DBM/AM复合可注射人工骨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甲硝哒唑和羟基磷灰石在预防干槽症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是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原理设计的一个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它证实了羟基磷灰石局部应用可以预防干槽症,而单纯局部使用甲硝哒唑预防干槽症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多孔块状β-磷酸三钙(β-TCP)陶瓷兔颅骨骨膜下的埋植实验,定量观察β-TCP陶瓷在骨膜下和未造成新鲜骨创面的皮质骨表面之间的可吸收速度,为其应用于萎缩牙槽嵴加高术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方法:用显微测微尺C5型网格,采用“数点法”测量各时间点标本中材料的剩余含量,并和羟基磷灰石(HA)陶瓷组对比。结果:术后12周时β-TCP组材料剩余含量为35.40%,被吸收的材料量占原来材料含量的38.65%。结论:多孔块状β-TCP陶瓷在骨膜下的皮质骨表面在引导新骨生成的同时可以被吸收,此特性有望使它用于临床的萎缩牙槽嵴加高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