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转化人胚腱细胞在PLA和PLGA表面上的粘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了定量研究转化人胚腱细胞在聚乳酸和聚乳酸与羟基乙酸共聚物85/15表面上的粘附特性,我们采用微管吸吮技术测定了单个THETC与PLA膜和PLGA85/15膜表面的粘附力学特性。结果显示,THETC与PLA膜和PLGA85/15膜表面的粘附率和粘附力明显大于膜表面裱衬牛血清白蛋白实验组,同时小于膜表面裱衬聚赖氨酸实验组,而且PLGA85/15膜更易于THETC粘附。表明BSA能抑制THETC在聚全  相似文献   
52.
背景:应用玻璃化冷冻方法保存组织工程肌腱具有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玻璃化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体内植入对大鼠跟腱缺损修复的影响。 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64只,于大鼠跟腱中段制备5 mm肌腱缺损模型,随机摸球法均分为2组,分别植入玻璃化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和新鲜非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植入后2,4,6,8周,观察植入肌腱材料及周围组织的大体形态和组织学变化。 结果与结论:两组肌腱材料体内植入后的大体形态和组织学反应无明显差异。植入后2,4周,植入的肌腱材料发生降解,材料中间及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植入后6,8周,大量新生胶原纤维组织长入并替代降解的植入材料,形态和排列方式趋近于正常肌腱组织,大鼠跟腱缺损基本修复。结果表明玻璃化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体内植入可修复大鼠跟腱缺损。  相似文献   
53.
洪瑛  高培  秦廷武 《护理学报》2009,16(3):49-51
目的 测试模拟手术中安置Maytleld头架固定头部,在标准固定位置(距离耳廓上缘2.5 cm)和固定磅数(60磅)时Mayileld头架固定颅骨的稳定性,从而为Mayfield头架固定系统在颈椎后路手术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模拟术中头部承受压力和术前、术中行手法牵拉复位两种情况,分别测定Mayileld头架在标准固定位置和固定磅数时,压缩,拉伸受力的情况,得出压缩/拉伸受力与位移的曲线以及最大位移时受力大小.结果 Mayfield头架固定系统在尸头上模拟手术中应用测得,在受力后移动3 mm状态下能承受的最大平均压力为63.71 N,最大平均拉伸力83.21 N.结论 在颈椎后路手术的体位摆放中,Maytleld头架在标准固定位置和固定磅数固定头部,去除头部重力(一般为35.28 N),完成颈椎后路手术的一般操作压力不超过28.43 N,即3 kg,牵引复位力量不超过47.93 N,即5 kg,都不会影响Mayileld头架固定头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4.
学术背景:肌腱损伤后传统的手术治疗虽然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但其功能重建结果往往不令人乐观。随着组织工程化肌腱的发展,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肌腱缺损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目的:对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工程化肌腱的构建以及动物实验的方法和检测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检索策略: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EBSCO以及google scholar引擎中1990-02/2007-05关于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文献,检索词"tissue engineering,engineered tissue,tissue-engineered tendon,scaffold,implantation in vivo,seed cells",检索词被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1990-02/2007-05关于细胞和支架材料的文献,检索词"组织工程,工程化组织,种子细胞,支架,体内植入,组织工程化肌腱",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重点选取与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以及体内植入修复肌腱缺损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排除标准:关于配子、胚胎和组织工程化骨、血管等的文章。文献评价:①文献来源有RCT,循证医学系统综述、汇总分析、个例报道、经验交流。②共检索到214篇关于细胞和支架材料以及体内植入的文献,其中与本实验关系密切的文献14篇,间接相关45篇,最终纳入3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目前运用于组织工程化肌腱的种子细胞主要有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多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及二者的共聚物作为支架材料。在复合物的培养方面,提出细胞-支架材料复合物体外构建过程中引入动态的机械力牵拉,可使修复后的肌腱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强度。组织工程肌腱植入体内后的检测方法除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测外,其力学性能检测也是必要的,且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研究中。结论:组织工程化肌腱可以成为一种较好修复临床肌腱损伤的方法,但需要探索最适的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培养条件以及植入体内后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5.
综述了有关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工程化组织的冷冻保存问题。对冻存技术在组织工程研究和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指出低温保存可能是长时间保存有活性的组织工程产品的有效方法之一。组织工程种子细胞采用低温冷冻保存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用冷冻干燥保存 ;工程化组织的保存采用玻璃化冷冻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培养软骨植入胫骨干骺端缺损后的组织学改变,以及对胫骨生长的影响。方法:自3周龄兔关节软骨分离软骨细胞,经离心管培养2周形成软骨。于16只12周龄新西兰兔右侧胫骨近端生长板下方1.5mm处造成边缘性缺损,移植培养软骨。左侧胫骨未作手术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术后6、12周进行组织学和X线摄片检查。结果:6周时胫骨近端生长板变窄,其下方6mm处形成薄层软骨或不规则软骨块,缺乏生长板柱状细胞排列结构。大量新骨形成和植入区皮质骨增厚。12周时生长板基本闭合,干骺端结构正常,无软骨。双下肢X线摄片显示双侧胫骨发育无差异(P>0.05)。结论:培养软骨植入干骺端可以维持组织性质,但不具有生长板结构和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57.
大鼠运动力竭后中性粒细胞粘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多形核中性粒细胞模拟为一各向同性的均质粘弹性球形固体。利用球谐函数法求解大鼠运动力竭前后中性粒细胞在小变形条件下的蠕变问题。理论计算所得的大鼠运动力竭前后中性粒细胞表面位移响应与微管吸吮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结果显示大鼠运动力竭后中性粒细胞弹性模量K1 、K2 和粘性系数 μ分别比运动前增加 118%,59%和 71%,提示力竭性运动对中性粒细胞粘弹性有明显影响。文章还对中性粒细胞蠕变问题的时效关系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58.
组织工程肌腱保存过程中细胞存活率研究方法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肌腱保存过程中细胞存活率研究的方法. 方法采用碘化丙啶(PI)将第4代人成纤维细胞的死细胞染色,双苯并咪唑染料(Ho)染色活细胞后经适当波长紫外光激发,分别产生红色荧光和蓝色荧光,利用流式细胞仪区分活细胞和死亡细胞;将组织工程化肌腱种子细胞悬液4 ml(6.0×105个/ml)平分成两管,其中一管反复冻融,将细胞冻死;另一管不冻.再将两管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采用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研究其量效关系;并用荧光摄影,图像分析,即刻及2小时荧光标记到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结果荧光染色流式细胞分析可反映加入冻融死细胞比例与存活细胞的量效关系,即细胞存活率与未冻融细胞和冻融细胞比例分别成正、负相关,相关系数r=0.970(P<0.05);荧光摄影后图像分析也显示了同样的量效关系,r=0.982(P<0.05);荧光标记后2小时检测比即刻检测细胞存活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荧光显微镜可直接观察组织工程化肌腱上的细胞. 结论 PI和Ho荧光染色后流式细胞仪分析及荧光摄影是组织工程肌腱保存过程中细胞存活率研究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9.
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猕猴长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目的 探讨用生物衍生骨材料和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复合后构成的组织工程化骨对异体猕猴长段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于猕猴胫骨结节抽取MSCs并使诱导分化为成骨样细胞,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培养后与人源生物衍生骨材料体外复合构成组织工程化骨,植入15只异体猕猴修复桡骨2.5cm长段骨缺损作为实验组;用单纯生物衍生骨材料修复对侧同样骨缺损作为对照组;另取2只猕猴双侧桡骨同样部位和大小骨缺损旷置作为空白组。术后1、2、3、6和12周时各处死3只动物取材,空白组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2和3周移植物周围组织反应较明显,6周后明显减轻,12周时基本消失。实验组标记成骨样细胞于术后6周仍存在,术后12周基本消失;骨缺损部位骨样组织、软骨、编织骨和板层骨出现时间均较对照组早,且骨愈合时间提前3~6周。实验组骨缺损以多点方式直接成骨,对照组则从两端以“爬行替代”方式成骨。空白组术后12周骨缺损均无愈合。结论 生物衍生骨材料和MSCs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异体植入修复猕猴长段骨缺损可超越骨段移植的“爬行替代”过程,使骨缺损能较快愈合。生物衍生骨材料和同种异体MSCs复合组织工程化骨可作为构建骨组织工程的一种较好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60.
周期性机械牵张对离体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对离体成纤维细胞本身的影响 ,如对这些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在载体上的排列等方面的影响 ;还包括对离体成纤维细胞某些功能的影响 ,这些功能涉及细胞对胞外基质、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合成与分泌等。通过对上述诸方面的最近研究进行综述 ,认为特定的周期性机械牵张可以对成纤维细胞在植入体内前先进行体外活化 ,使其达到较好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