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51.
本文旨在研究MIP-1α和MCP-1及其受体CCR-1和CCR-2在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同时观察P210bcr/abl融合蛋白中酪氨酸激酶对MIP-1α和MCP-1及其受体CCR-1和CCR-2 mRNA表达的影响.在bcr/abl融合基因阴性和阳性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MIP-1α、MCP-1、CCR-1、CCR-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IP-1αmRNA和CCR-1 mRNA在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细胞中不表达,但在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细胞中表达,而MCP-1 mRNA和CCR-2mRNA在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和阴性细胞中均不表达.当P210bcr/abl融合蛋白中酪氨酸激酶被抑制后,MIP-1α和CCR-1的mRNA表达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P210bcr/abl融合蛋白抑制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MIP-1α和CCR-1 mRNA的表达,但对MCP-1和CCR-2mRNA的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钢板固定技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后路联合钢板固定技术治疗28例骨盆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40~78 min。术中出血量200~800 ml。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72个月。无骨折复位丢失、残余不稳、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按Majeed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11例,良14例,可3例。结论前后路联合钢板固定技术治疗骨盆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改良EPSTR法预防全髋置换术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在85例(87髋)全髋置换中采用改良EPSTR法对后路结构进行修补,男39例,女46例;年龄62~85岁,平均69.5岁。新鲜股骨颈骨折58髋,股骨头坏死25髋,髋关节骨关节炎3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1髋。结果:85例均获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5个月,没有发现髋关节后脱位、髋关节外旋挛缩畸形和大转子骨折,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平均为(89.2±4.5)分。结论:改良EPSTR法是一种预防全髋置换术后脱位的有效和简捷的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一侧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支骨折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模型(Tile C型),前方采用改良Stoppa入路(anterior pelvic Stoppa approach,ASA)、前方经皮入路(anterior pelvic approach,APA)、传统的髂腹股沟入路(anterior pelvic ilioinguinal approach,AIA)、外固定架(anterior pelvic external fixation,AEF) 4种方法固定,后方采用骶髂螺钉固定(sacroiliac joint screw,SIJS)和经皮重建钢板(posterior tension-band plate,PTP)两种方法固定,并比较分析模拟站立状态时8种不同组合固定方法下骨盆环Von Mises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结果加载竖直方向500 N载荷后,在前方内固定组中,骨折处的最大应力均被限制在10 MPa以下。内固定前、后方的最大应力分布ASA AIA AEF APA;在相同应力下,平均位移为ASA AIA AEF APA。而在后方固定组中PTP组在骶髂关节处及内固定后方的最大应力明显小于SIJS组,且在骶髂关节和骨折处的最大总位移和垂直位移也比SIJS组要小。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在8种组合方法植入物的固定后均能得到明显改善,但采用ASA、AIA治疗前环损伤的生物力学总体性能要优于APA和AIA治疗的方法,PTP治疗后方损伤稳定性要优于SIJS固定。  相似文献   
55.
铁是维持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基本元素之一,但过多的铁则对细胞有害。细胞对铁的调节主要通过以下途径:(1)转铁蛋白受体(TfR),控制细胞铁摄入量;(2)铁蛋白,细胞内铁贮存的主要形式。细胞铁缺乏时,TfR合成增加,铁蛋白合成减少,使细胞铁摄入增加,贮存减少;细胞铁过多时,TfR合成减少,铁蛋白合成增加,使细胞铁摄入减少,贮存增加。  相似文献   
56.
目的总结采用前置微创钢板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lating osteosynthesis,MIPO)技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10月,采用前置MIPO技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1~67岁,平均42.3岁。中段骨折9例,下段1/3骨折8例。骨折根据AO分型:A型2例,B型8例,C型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8 d,平均3.4 d。结果手术时间58~115 min,术中出血量100~280 mL,无输血。17例患者术后均无医源性桡神经麻痹发生,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2.5个月。骨折均获愈合,骨痂出现时间5~8周,平均6周。末次随访时患者肱二头肌肌力均为5级,患肢外观正常,肘关节活动度双侧对比无明显差异;术后无内固定失败以及骨不连发生。结论前置MIPO技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且不会损伤桡神经及肱二头肌,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7.
后方关节囊修补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加强修补后方软组织预防行后外侧切口首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临床疗效和机理。[方法]回顾分析212例首次THA术中缝合后方关节囊与外旋短肌至臀中肌腱性部分的病例术中假体旋转活动度及术后早期脱位率,并与前期行关节囊完全切除的486例作对照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5a(平均3.7a),修补关节囊组仅2髋(0.9%)发生术后早期脱位;对照组发生脱位27髋(5.6%)。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x^2=8.51,P〈0.005)。术中观察显示修补关节囊能够限制髋关节过度内旋20%~50%,阻止股骨头假体在髋臼内衬内的初始滑动。[结论]在假体安放正确基础上,加强修补后方关节囊能够有效预防行后外侧切口首次THA术后早期脱位,机理为关节囊修补后能限制髋关节过度内旋、阻止股骨头假体在髋臼内衬内的初始滑动,并提供了形成致密的假关节囊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58.
髋关节囊韧带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其生物力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关节囊韧带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生物力学意义。方法选择成人尸体髋关节行CT成像得到髋关节每层横截面图像,提取边界坐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Un igraph ics NX 2.0和Solid-W orks 2006 SP 0.0构建出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及人工髋关节假体,并模拟全髋置换术进行装配,将坐股韧带按其术中重建位置进行构建。骨骼与金属模型采用三维十节点四面体实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关节囊六面体连接单元划分,模拟坐位腿交叉动作载荷获取假体撞击过程的角活动度和相应的von M ises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所构建的多体连接、大界面划移、大变形的坐股韧带重建有限元模型,客观反映坐股韧带真实解剖形态及生物力学行为,增加坐股韧带重建的模型其关节面的最大主应力值大于仅有金属的模型。结论构建的坐股韧带重建三维有限元模型,为髋关节稳定力学机制及韧带损伤、重建的力学基础研究提供精确模型。关节囊韧带重建具有稳定髋关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该骨折发生率出现逐年上升趋势。在治疗上.以往常采用牵引等保守治疗,随着内固定材料及手术方法的改进,以及围手术期诊治水平的提高,现在已趋向手术治疗。现将近年来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闭合手法复位治疗Barton骨折27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Barton骨折是指通过桡骨远端部分关节面的边缘骨折,且腕关节伴随楔形骨块向掌侧或背侧产生脱位或者半脱位,称为掌侧或背侧Barton骨折。我院自1999-2005年共收治该类骨折27例,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结合石膏托外固定,25例闭合复位成功,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7例,均为新鲜骨折,均在受伤后1~2d就诊,男16例,女11例;年龄18~62岁;掌侧型20例,背侧型7例;伴下尺桡关节分离3例,伴尺骨茎突骨折7例。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平卧于手术床上,术者位于患侧,双手握住腕关节远端,一助手握住前臂中段部分适当牵引,待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