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骨诱导成骨材料修复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骨诱导成骨材料修复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手术要点,并发症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7年2月至2000年5月56例没时期不同病因所致的颅骨缺损行诱导材料修补观察,并与其它颅骨替代材料相比较。结果:56例随访1月对3年,2例清创伤口感染经引流换药Ⅱ期愈合,1例缺损范围过大未置入内支架而凹陷,其余53例1期愈合,有良好的外观和硬度。结论:骨诱导成骨材料使用安全,方便,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产生骨再生修复效果,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替代颅骨材料。  相似文献   
52.
肿瘤,特别是神经系统肿瘤,安全有效地切除有赖于良好的止血。酒精注入肿瘤内可有效地减少肿瘤血供。 手术方法,用1ml结核菌素注射器(即1ml空针),抽入无水乙醇,直接注入肿瘤内,每次小心注入0.1~0.2ml,注射后可见注射部位肿瘤发白。为防止沿穿刺遂道乙醇的漏出,在肿瘤周围垫棉片保持正常周围组织,以增加乙醇在肿瘤内停留的时间和限制乙醇沿针眼逆行性漏出,作者用小型28~#针头,缓慢地小剂量注入,并用吸引器吸走沿穿刺点漏出的乙醇,注入后局部即刻出现肿瘤颜色变苍白,注射乙醇后肿瘤病灶变软,通常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分析椎管内肿瘤漏诊的原因,以降低临床漏诊、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被漏诊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漏诊的原因,提出避免措施.结果 19例患者均在院外有不同程度的误诊、误治,遂到我院进行治疗,均经全脊柱MRI检查明确椎管内肿瘤后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神经鞘瘤13例,脊膜瘤3例,室管膜瘤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术后随访时间l ~36个月,19例疼痛均明显缓解,18例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1例残留左臀及左小腿外侧麻木,无死亡及复发病例.结论 椎管内肿瘤的早期症状和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特征虽有相似之处,但只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仔细的体格检查,选择恰当的影像学检查,两者是可以鉴别而避免漏诊、误诊的.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特点,观察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行手术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超声骨刀成功完成15例手术(超声骨刀组),不采用超声骨刀成功完成16例手术(非超声骨刀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 3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超声骨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非超声骨刀组(P<0.05).两组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超声骨刀对骨组织有良好的切割作用,并且精度高,对软组织保护好,出血少,术中视野清楚.术后患者症状得到较明显改善,未出现因使用超声骨刀而导致脊膜、脊髓及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 ~12个月,回置椎板棘突复合体愈合良好,未见塌陷、移位、畸形愈合及椎管狭窄.结论 超声骨刀能顺利有效地卸下椎板棘突复合体,对骨组织有良好的切割能力,并对神经、血管及其他软组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和戒断大鼠海马CA1区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3在泸州医学院组织胚胎学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选择普通级两三月龄雄性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法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和盐酸纳洛酮催促戒断1h组和戒断3h组(后两组合称戒断组),每组6只。采用剂量递增法建立吗啡依赖动物模型,用纳洛酮催促吗啡依赖动物戒断反应。具体方法为每天两次在大鼠背部皮下注射盐酸吗啡,首日10mg/kg,隔日每次增加10mg/kg,至第6天末次注射50mg/kg。吗啡依赖组末次注射后6h麻醉下灌注固定。盐酸纳洛酮催促戒断组大鼠于末次注射吗啡6h后,以盐酸纳洛酮5mg/kg皮下注射激发戒断症状,1h和3h后,同吗啡依赖组处理实验动物。对照组大鼠按照同期平行对照的原则,以相同方式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记录大鼠在正常及实验状态下的活动状况。同时取大鼠海马CA1区分别作苏木精-伊红和肿瘤坏死因子α免疫组织化学,测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吸光度。结果:整个实验过程未出现大鼠异常死亡,吗啡注射的所有动物均成功建立吗啡依赖动物模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海马形态改变:吗啡依赖和戒断大鼠海马CA1区出现结构松散、神经元萎缩和坏死等改变。②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轻度阳性,吗啡依赖组和戒断组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细胞数均增加,各组阳性细胞主要是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各组阳性细胞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4.83±3.54),(17.50±2.88),P<0.01];[(38.83±4.62),(17.50±2.88),P<0.01];[(58.17±6.62),(17.50±2.88),P<0.01]。而吗啡依赖组与盐酸纳洛酮催促戒断3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83±3.54),(38.83±4.62),P>0.05]。吗啡依赖组和戒断组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细胞吸光度增加,各组阳性细胞吸光度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0.3780±0.0094),(0.3108±0.0010),P<0.01];[(0.3999±0.0120),(0.3108±0.0010),P<0.01];[(0.3855±0.0066),(0.3108±0.0010),P<0.01],吗啡依赖组与盐酸纳洛酮催促戒断3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780±0.0094),(0.3855±0.0066),P>0.05]。盐酸纳洛酮催促戒断1h组与戒断3h组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细胞吸光度差异有显著性[(0.3999±0.0120),(0.3855±0.0066),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参与了吗啡依赖和戒断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药物依赖形成中的脑损伤初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颅咽管瘤ADAMDEC1表达的影响。方法颅咽管瘤细胞经培养24 h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浓度为10 ng/ml、100 ng/ml和1 000 ng/ml的rhGH,对照组不加rh-GH,采用RT-PCR检测颅咽管瘤细胞ADAMDEC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ing检测ADAMDEC1蛋白在颅咽管瘤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rhGH浓度的增加,ADAMDEC1 mRNA的表达和ADAMDEC1蛋白的表达均增加,rhHG1 000 ng/ml组均为最高。且颅咽管瘤细胞ADAMDEC1 mRNA目的基因/内参照的吸光度比值和各组积分光密度(IOD)值比较(去除β-actin),rhHG 1 000 ng/ml组均为最高。结论 rhGH可使颅咽管瘤细胞ADAMDEC1表达增加,从而促进颅咽管瘤细胞的生长,这可能为颅咽管瘤患者的rhGH替代治疗提供一个临床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星形细胞瘤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表达情况,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星形细胞瘤发生的关系及其机制,并初步尝试在术前寻找一有助于星形细胞瘤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客观指标。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IRMA)测定30例星形细胞瘤(Ⅰ~Ⅱ级16例,Ⅲ~Ⅳ级14例)患者术前3d内、术后1周及30例正常人血清中IGF-Ⅰ的含量,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低级别组与对照组、高级别组与对照组、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血清IGF-Ⅰ水平比较,其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手术前后星形细胞瘤病人血清IGF-Ⅰ表达水平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①IGF-Ⅰ与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其血清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②临床上手术前检测IGF-Ⅰ水平对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
患者女,56岁,主因咳嗽、咳痰2个月,咯血20 d于2006年3月13日入院.曾到当地医院就诊,拍肺部CT示:左下肺前基底段可见一团块状均匀密度影,呈分叶状,诊断为"肺恶性肿瘤",未行特殊治疗转入我院.病程中无发热及夜间盗汗,无胸痛,无明显体重减轻.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三脑室区的显微解剖及其该区肿瘤的显微切除。方法:复习献和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显像切除三脑室区肿瘤26例,手术入路显露良好,创伤小,治疗效果佳。结论:经纵裂—三脑室入路,切除三脑室区、尤其是三脑室前份肿瘤是较理想的手术入路之—。  相似文献   
60.
多发椎管肿瘤临床较少见,因其表现常较复杂,若是同期生长在椎管的不同部位,容易造成误诊误治、延误病情.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多发椎管肿瘤11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