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特异性放免方法检测了3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和15例正常人尿内皮素排出量。37例HFRS患者尿ET含量在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显著高于正常人,病情愈重,尿ET排出量愈多,轻症组与重症组间有显著差异,尿ET排出量与血BUN和Scr呈正相关。尿ET出量可反映肾实质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52.
余振东  吴波  彭雁忠  桂耀庭 《医药导报》2005,24(12):1118-1120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抗病毒疗效与Th细胞因子的变化关系。方法以慢性乙肝患者39例作为治疗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IFN-α治疗,拉米夫定100 mg·d-1,po;IFN-α 5MU,隔日肌内注射。联合治疗1 a后检测患者外周血HBV-DNA及Th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以20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组。并根据HBV DNA复制指标及HBeAg/HBeAb转换情况将治疗组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2、IFN-γ均值明显升高(P<0.05)、HBV-DNA含量均值明显下降(P<0.05);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血清IL-2、IFN-γ均值明显升高(P<0.05),IL-4、HBV-DNA含量均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IFN-α治疗慢性乙肝可显著抑制HBV-DNA复制;联合治疗后有效组免疫状态可由以Th2型为主向以Th1型为主转换。  相似文献   
53.
慢性乙肝患者口服阿德福韦依从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用药依从性干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问调查等方法,对113例使用阿德福韦的慢性乙肝患者用药情况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用药依从性与患者对疾病及药物的认识程度,医生对用药的监督程度,用药疗程及患者的经济状况等有关。结论:提高患者对疾病及药物的认识程度,强化医生与患者的沟通,加强用药指导,降低用药费用等,不失为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变异前、后血清乙肝标志物的变化情况.方法检测37例拉米夫定YMDD变异患者治疗前、变异后以及20例YMDD变异患者继续治疗6个月时血清HBV-DNA、HBeAg、前S1蛋白、ALT等指标的水平.结果YMDD变异组治疗后的HBV-DNA、ALT含量及前S1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自身对照组,而HBeAg阳性率则无显著变化;YMDD变异组患者继续治疗6个月时与刚变异时比较HBV-DNA含量显著降低,而前S1蛋白、ALT含量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病毒的YMDD变异的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变异后血清乙肝标志物HBV-DNA、前S1蛋白、ALT等水平变化显著;尽管发生了HBV聚合酶变异,这些病人在拉米夫定作用下仍显现持续HBV-DNA抑制.  相似文献   
55.
目的比较RNA和马洛替酯对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72只家兔随机均分为正常组、病理组、RNA组和马洛替酯组。于用RNA或马洛智酯后第40、70、100天,每组随机选6只取肝和血,分别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用RIA法测定血浆透明质酸(HA)含量。结果RNA组和马洛替酯组贮脂细胞、Kupffer细胞增生活跃程度均明显低于病理组,贮脂细胞周围胶原纤维明显减少,肝细胞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增多且排列整齐,粗面内质网上附着颗粒增多;RNA组和马洛替酯组于100天时血浆HA(分别为4.66μg/ml±1.35μg/ml,6.35μg/ml±2.44μg/ml)和肝组织HYP(7.24μg/mg±1.24μg/mg,7.21μg/mg±1.39μg/mg肝粉)均显著低于病理组相同阶段的HA(10.16μg/ml±2. 52μg/ml,P<0.01)和HYP(10.85μg/mg±1.73μg/mg,P<0.01)。结论提示RNA和马洛替酯均能改善肝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减少贮脂细胞胶原纤维的生成量,阻抑肝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6.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5例正常人和3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在不同病期血、尿肽结合羟脯氨酸(PHP)的改变。37例HFRS患者血PHP均高于正常人(P<0.001);尿PHP排出量(μmol/24h)在发热期、恢复期接近于正常人(P>0.05),在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均低于正常人(P<0.001),多尿期高于正常人(P<0.05)。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血PHP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呈正相关(P<0.001),尿PHP与血BUN、Scr呈负相关(P<0.001)。结果提示血PHP、尿PHP可能是判断肾功能状态的新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7.
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血浆、尿中内皮素浓度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血浆、尿呐皮素(ET)含量。结果:PHG患者血浆ET(PEt)尿ET(UEt)及PEt/UEt显著高于非PHG肝硬化患者和正常人,且与食管静脉同张程度、脾厚和门脉宽度成正比。轻、重度PHG上述三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ET参与PHG的形成机制,可能主要与ET使门脉压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时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甲状腺自身抗体存在状况。方法分别检测慢性丙型肝炎42例、肝硬化代偿期3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36例、健康体检者30例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抗TPO)、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TG)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3,T4在各观察组均显著降低;FT3在肝硬化组,FT4在失代偿性肝硬化组显著降低;TSH在慢性丙型肝炎组降低,在肝硬化组升高;抗TPO、抗TG在各观察组均显著增高。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甲状腺激素相关物质的检测可以帮助评估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血清IL-2、IL-4、IL-10、IFN-γ和TGF-β的变化,探讨其与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4例CHB患者作为CHB组、8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作为AHB组,1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上述5种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CHB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均明显高于AHB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组和AHB组的CD4+CD25+Treg百分率与血清HBV-DNA及ALT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CHB组血清IL-2、IL-4、IL-10、IFN-γ和TGF-β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组IL-2及IFN-γ分别与ALT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免疫紊乱,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Th2细胞的失衡与乙型肝炎慢性化有关。  相似文献   
60.
张晓华  彭雁忠 《肝脏》2016,(10):850-852
目的探究血清载脂蛋白水平用于临床判断HBV慢性肝病的肝损伤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HB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79例,随机将其分为3组,其中A组为乙型肝炎患者23例,B组为肝硬化患者31例,C组为重型肝炎伴肝衰竭患者25例。检测患者在入院时的空腹血清中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水平,进行对比,并计算出患者的Child-Pugh及MELD评分,比较分析血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的比值与Child-Pugh及MELD评分关系。结果 3组患者血清中载脂蛋白A1及载脂蛋白B均下降,且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在血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及B组分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在血清载脂蛋白B上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及C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MELD及Child-Pugh评分均逐渐增高,并与血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水平及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呈相反关系。结论血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含量及两者比值可作为临床HBV慢性肝病肝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且应用Child-Pugh和MELD评分作为评定参照,使结果更具有可信度,对临床上HBV慢性肝病的诊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