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目的:制备蟾毒灵纳米混悬液(BU-NS)并研究其制剂学特点,以及该制剂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细胞摄取的影响。方法: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BU-NS。用粒度仪测定其粒径,用透射电镜(TEM)进行形态学考察。采用MTT法检测蟾毒灵原药(BU)和BU-NS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药物细胞摄取进行定量研究。结果:BU-NS的平均粒径为(390.0±8.1)nm,多分散系数为0.22±0.04,Zeta电位为(-9.05±1.21)m V。TEM观察发现BU-NS呈不规则球形,粒径与粒度仪所测结果基本一致。短期物理稳定性研究表明,BU-NS在4℃下避光保存15 d后基本保持稳定。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实验表明,4 h内BU-NS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BU原药。细胞摄取研究发现BU-NS可增加HepG2细胞对BU的摄取。结论:BU-NS具有增强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与细胞摄取的作用,纳米混悬技术可为蟾毒灵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各54例.参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术后生化指标变化幅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研究...  相似文献   
53.
10例伴TLS-ERG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LS-ERG融合基因对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影响。方法回顾及总结分析2006年1月-2014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诊断急性白血病且TLS-ERG融合基因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危险度评估及预后。结果 150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中检测出10例(0.6%)伴有TLS-ERG融合基因,其中男7例,女3例,中位年龄8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4例。6例ALL患儿中,免疫分型:4例为普通B淋巴细胞表型,1例为前B淋巴细胞表型,1例为带髓系标记的B淋巴细胞表型;危险度评估:2例为标危,4例为中危。4例AML患儿中,3例为AML-M2型,1例为AML-M5型。ALL患儿按照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ALL 2008方案进行化疗,6例均在诱导缓解期达到完全缓解,按照化疗方案规律治疗,定期检测微小残留病(MRD)均小于1×10~(-4)。4例AML患儿中,2例患儿在第一疗程ADE(阿糖胞苷+柔红霉素十依托泊苷)化疗第21d复查骨穿提示未缓解,放弃治疗;1例患儿完成第一轮ADE化疗后骨髓完全缓解,按照化疗方案完成两轮ADE、MIT+AR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CLASP(阿糖胞苷+左旋门冬酰胺酶)化疗后复发,后放弃治疗;1例患儿第一疗程化疗后完全缓解,后经过2疗程ADE、MIT/ARA、CLASP后骨髓细胞学完全缓解,TS-ERG融合基因仍阳性,故行父亲6/10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随访至今。结论 TLS-ERG融合基因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阳性率低,但在ALL及AML患儿中均可发生。根据本中心资料,该融合基因对于ALL患儿的治疗及预后影响不大,但伴有TLS-ERG融合基因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儿治疗困难,预后较差。该融合基因发生率较低,单中心资料有限,故需要多中心更大宗的资料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4.
<正>白癜风是一种原发性、局限性或泛发性皮肤黏膜色素脱失症~([1])。对稳定期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术是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2]),自体表皮移植术有多种操作方法,其中液氮-负压发疱法是临床使用较多的一种,液氮-负压发疱法即受皮区采用液氮冷冻法进行起疱,供皮区采用负压发疱的移植方法。此法笔者临床  相似文献   
55.
卵巢囊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发病率高,约占卵巢肿瘤的90%以上,然而卵巢囊肿蒂扭转则是发病急、病情重的妇科急腹症之一,这就需要医生及时诊断、处理,以免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自护能力、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效能,并分析自护能力与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自护能力、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效能的现状,并分析患者自护能力与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结果100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中,自护能力评分总分为(115.34±11.26)分,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为(40.14±5.98)分,其中轻度自我感受负担者35例,中度自我感受负担者40例,重度自我感受负担者25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得分总分(69.75±7.24)分,处于中等水平。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自护能力与自我感受负担负相关,与自我效能得分正相关。年龄≥65岁、离异或丧偶、人均月收入<3000元、自我感受负担总分≥40分、自我效能<70分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较低。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自我感受负担总分、自我效能是影响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因素。结论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自护能力与自我感受负担负相关,与自我效能正相关。  相似文献   
57.
病人身份确认流程教育对实习护生查对行为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改变实习护生病人身份确认行为的科学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病人身份确认行为的调查问卷对86名实习护生在进行规范的病人身份确认流程教育前后进行调查,比较实习护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病人身份确认方法。结果学生自评结果显示,更多的实习护生采用询问病人姓名、核对腕带上病人姓名和住院号确认病人身份。教师观察实习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通过请病人自述姓名、核对腕带上病人姓名和住院号以确认病人身份的行为分别达到90.2%,80.5%和70.7%。结论在实习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对护生进行规范的病人身份确认流程可提高实习护生查对行为的规范率,降低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出现病人错误的风险。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估益肾活血平喘方药对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水平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哮喘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轻度哮喘患者口服益肾活血平喘中药,中度及重度患者加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对2组哮喘中医证候疗效、哮喘控制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显效率分别为75%和4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达到哮喘良好控制需要的时间和保持良好控制的几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生命质量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1),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肾活血平喘方药和激素一样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在改善症状、控制哮喘发作及维持平稳状态方面优于激素。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透刺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疗效。方法 55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均采取透刺法。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观察面瘫整体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测量用力闭眼后上下眼睑的距离及采用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评定肌力。结果透刺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总有效率为74.5%;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2个疗程上下眼睑距离与治疗前比较,经配对t检验,均P<0.05,提示针刺不同疗程均能减少上下眼睑距离;治疗2个疗程上下眼睑距离与治疗1个疗程比较,经配对t检验,均P<0.05,提示治疗2个疗程后上下眼睑距离减少更明显。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2个疗程眼睑肌力与治疗前比较,经配对t检验,均P<0.05,提示针刺不同疗程均能提高眼睑肌力。结论透刺法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P300/CBP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DCH36_06对LPS/D-Gal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7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20只、ALI模型组20只、药物干预组20只和药物对照组15只,分别予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LPS/D-Gal、LPS/D-Gal+DCH36_06和DCH36_06处理。前3组小鼠于LPS/D-Gal刺激4 h后每组各处死5只,采集小鼠血清和肝组织,检测肝功能指标并进行HE、TUNEL染色评估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肝细胞凋亡。RT-PCR和ELISA检测肝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余小鼠继续饲养至24 h,以观察各组小鼠24 h生存率。结果急性肝损伤模型组15只小鼠24 h存活6只,DCH36_06药物干预组15只小鼠24 h存活13只。LPS/D-Gal诱导4 h后模型组肝组织中可见显著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并见散在肝细胞凋亡,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小鼠肝组织坏死性炎症及凋亡均明显减轻。干预组小鼠血清AST、ALT和TBil水平分别为(281.4±48.1)U/L、(175.2±32.5)U/L和(9.8±0.7)μmol/L,模型组小鼠分别为(1151.0±111.1)U/L、(921.5±47.9)U/L和(21.0±0.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肝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mRNA(72.0±9.3、91.4±4.6、175.5±19.6)及蛋白表达量[(25.9±2.3)pg/mL、(816.5±60.8)pg/mL、(305.6±20.1)pg/mL]相比,干预组肝组织内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mRNA(15.4±0.2、6.0±1.6、21.5±0.9)及蛋白表达量[(7.9±1.2)pg/mL、(211.4±22.4)pg/mL、(53.2±7.3)pg/mL]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 DCH36_06对LPS/D-Gal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肝内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减轻肝组织炎性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