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近年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高度可塑性,在特定环境下除分化为中胚层的组织细胞外,还可跨越胚层界限分化为外胚层及内胚层组织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等有诱导骨髓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作用,为肝脏干细胞提供了一种新来源.本研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和消化时间控制相结合的方法纯化人骨髓MSCs,并用肝病患者血清诱导培养,探讨肝病患者血清对其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本科室2011年1月~2013年4月69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资料,找出原因制定护理对策。结果:695例过敏性紫癜的患儿中有171例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可发生在过敏性紫癜的各个阶段,有的病程可迁延,甚至引起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结论:过敏性紫癜是儿童较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常累及肾脏,应针对病因及早采取规律的治疗,制定详细的护理对策,可减少肾脏的损害,缩短过敏性紫殿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3.
2008年9月我国发生了三聚氰胺污染婴幼儿奶粉事件。由于奶粉中三聚氰胺超标,导致许多婴幼儿出现泌尿系结石。动物实验报道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能力、泌尿系统的损害,形成泌尿系结石和膀胱癌等。但对婴幼儿影响的研究甚少,本文将在我院确诊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致泌尿系结石患儿100例发病时临床资料及确诊3、6、12个月时随诊资料总结分析,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55.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的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的过敏性疾病,其主要症状,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等。病灶可累及多个脏器。  相似文献   
56.
背景: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常出现肢体发凉、麻木、疼痛、溃疡,重者发生肢体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目的:观察容量输液泵输注尿激酶对闭塞性动脉硬化性肢体缺血患者下肢疼痛及行走功能的改善作用。设计: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对象:2000-01/2003—12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诊断明确的77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2例。方法:治疗组:经前臂静脉输注尿激酶50-70万U,每小时输注10万U,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决定用药时间,5-8d一疗程。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30mL,1次/d,共15d。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后下肢静息痛、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两组7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用药情况:治疗组每天应用容量泵输注尿激酶(60&;#177;12.1)万(50-70万)U,10万U/h,治疗(7&;#177;3.6)d(5-11d)。对照组均用复方丹参30mL&;#215;15d。②两组效果比较:治疗组静息痛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75%(9/35),30%(3/42),r=4.45,P〈0.05],治疗组间歇性跛行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8%(17/35),39.1%(9/42),x^2=8.91,P〈0.01],治疗组行走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120.2&;#177;23.5),(76.5&;#177;12.6)m,t=7.34,P〈0.01]。③未发生出血病例。结论:应用容量泵输注尿激酶,可控制每小时用药量,改善了肢体的慢性缺血症状,75%的患者静息疼痛消失,80.8%的患者间歇性跛行改善,行走距离明显增加,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下肢功能,且未出现出血现象。  相似文献   
57.
背景:脐血富含间充质干细胞,刺激后进入细胞周期的速度以及自分泌生长因子的能力均强于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目的:观察肝衰竭患者血清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相结合分离纯化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并鉴定,以20%肝衰竭患者血清诱导培养,培养7,14,21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白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8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实验分离获得了高纯度贴壁生长的间充质干细胞,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CD44和CD29,不表达CD34,体外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病患者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中形态发生明显改变,镜下观察细胞变得稍大而扁平,呈类上皮样细胞,SP染色显示实验组培养7d时仅少数细胞表达白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8,培养14,21d,白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8表达阳性率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相结合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肝衰竭患者血清可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白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8。  相似文献   
58.
目的:建立分离、纯化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MSCs)的方法,探讨肝衰竭患者血清对HUMSCs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相结合分离培养HUMSCs并鉴定,以舍重型肝病患者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诱导培养,不同时间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检测甲胎蛋白(AFP)和白蛋白(Alb)的表达。结果:分离获得高纯度的HUMSCs,HUMSCs高表达CD44和CD29,不表达CD34,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SP结果表明,对照组HUMSCs不表达AFP和Alb,肝衰竭患者血清在培养7天时,大部分细胞呈AFP阳性表达(75.2±7.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诱导培养14天、21天和28天时AF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1±8.2)%、(10.4±3.5)%和(6.8±2.3)%;肝衰竭患者血清培养7天时仅少数细胞内可见Alb表达,表达阳性率为(9.8±2.7)%;培养14天、21天和28天,Alb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4±5.2)%、(67.2±7.8)%和(83.4±7.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相结合是一种较好的分离纯化HUMSCs的方法;肝衰竭患者血清可以诱导HUMSCs表达AFP和Alb。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层流床在小儿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化疗的白血病患儿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88例,两组患儿化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均相同,观察组化疗期间使用层流床,对照组住院普通病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感染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流床用于白血病患儿化疗方便、经济且可有效防止感染.  相似文献   
60.
崔兰英  董万霞  魏素芳  李坤芬  刘淑荣 《护理研究》2010,24(6):1455-1455,1458
[目的]探讨层流床在小儿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化疗的白血病患儿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88例,两组患儿化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均相同,观察组化疗期间使用层流床,对照组住院普通病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感染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流床用于白血病患儿化疗方便、经济且可有效防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