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7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292篇
内科学   167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609篇
预防医学   29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62篇
  6篇
中国医学   290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探讨基于静息能量消耗(REE)计算每日总能量消耗(TEE),对孕前超重/肥胖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管理意义。 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产科"糖尿病一日门诊"就诊时,被诊断为孕前超重/肥胖的67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其首次就诊时间的奇、偶周,将其分为研究组(n=34,首次就诊时间为奇数周者)和对照组(n=33,首次就诊时间为偶数周者)。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孕妇年龄、孕次、孕期体重增加值、新生儿出生体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2组孕妇分娩孕龄、产次等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连续性校正χ2检验对2组孕妇尿酮体阳性率、巨大儿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核批准(审批文号:2018-LHKY-027-02),并与所有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2组GDM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分娩孕龄及孕前人体质量指数(BMI)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孕妇TEE为(1 532.6±301.9)kcal/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 824.1±313.2) kcal/d,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1、P=0.002);2组孕妇血糖达标情况构成比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40)。③研究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值、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13.4±6.2)kg、(5.6±0.3)%和(3 287.5±577.1)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4.8)kg、(6.2±0.2)%和(3 632.8±490.6)g,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5、P=0.031,t=2.882、P=0.047,t=2.121、P=0.039)。 结论基于REE估算的TEE,较通用系数法估算的TEE,更接近于孕前超重/肥胖GDM孕妇的实际能量需求。因此,基于REE估算的TEE更有利于对孕前超重/肥胖的GDM进行孕期血糖管理。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二维彩超与实时四维彩超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2月~2018年6月接受胎儿畸形诊断的孕妇860例,均施行二维彩超与实时四维彩超检查。以产后结果为参考,比较二维彩超、实时四维彩超与金标准诊断准确率,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产后结果显示畸形胎儿43例,占比5.00%。四维彩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彩超与四维彩超均在头颅、脏器以及胎盘畸形中具有较好的检出率,二维彩超在面部、胸部、脊柱、腹部以及四肢检查中存在漏诊;四维彩超在四肢以及脊柱检查中存在漏诊。结论:相比于二维彩超,实时四维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3.
44.
生姜炮制成干姜前后挥发油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曼  陈军  高洁  董洁  顾薇 《中草药》2019,50(24):5988-5994
目的 比较生姜炮制成干姜前后挥发油透皮吸收促进作用及成分的变化。方法 将生姜炮制成干姜前后提取挥发油,皮肤电阻动力学实验和体外布洛芬透皮实验比较二者的促渗能力,ATR-FTIR红外分析挥发油透皮促渗主要机制,皮肤细胞毒性实验比较了生姜和干姜挥发油的细胞毒性,GC-MS分析成分变化。结果 干姜挥发油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显著优于生姜挥发油,其透皮促渗机制主要为对皮肤角质层脂质的萃取,而生姜和干姜挥发油的皮肤细胞毒性均显著低于化学促渗剂氮酮,炮制后干姜挥发油的倍半萜类成分比例高于生姜挥发油,透皮后干姜挥发油组皮内的倍半萜类成分比例也高于生姜挥发油组。结论 炮制后的干姜挥发油的透皮吸收作用优于生姜挥发油,验证了中药挥发油透皮吸收促进剂存在"热者易效"的规律。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排毒保肾方给药前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肾脏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含量的变化情况,为研究排毒保肾方抗肾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将12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排毒保肾方低、中、高剂量组和贝那普利组,排毒保肾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低剂量(3.555 g/ml)、中剂量(7.110 g/ml)和高剂量(14.220 g/ml)的排毒保肾方药液,贝那普利剂量组给予贝那普利混悬液(1 mg/ml),共给药8周。测量给药前、给药后第2、4、6及8周的血压,TGF-β1、CTGF和FN蛋白含量。用SPSS 17.0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给药前各组大鼠的MAP、TGF-β1、CTGF和FN表达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给药过程中MAP、TGF-β1、CTGF和FN蛋白含量整体均呈下降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组间MAP、TGF-β1、CTGF和FN蛋白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MAP在给药过程中较其余各组下降趋势更明显;低、中、高剂量组肾脏组织TGF-β1、CTGF和FN蛋白含量在给药过程中下降趋势均较贝那普利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排毒保肾方可能通过降低肾脏组织中TGF-β1、CTGF和FN等因子的表达发挥抗肾脏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细胞培养技术应用于医学、药学及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是硕士研究生开展医学研究的一项基本技能。根据近几年的细胞培养教学情况,全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与科研创新能力为基本落脚点,展开对硕士研究生细胞培养教学的一些探索与思考,为建设高端中医类科研型人才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7.
  目的  通过对群体突发过敏性哮喘事件的调查,探索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控措施,为科学处置此类事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2019年9月宁夏各医院就诊的2 709例哮喘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免疫印迹法检测和气象学资料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 709例患者中,年龄主要集中在40~69岁(占67.1%),男女比例为2.06∶1。就诊患者发病初期均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鼻痒;大部分有流泪现象,继而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和哮喘,个别患者症状严重,出现发绀和意识模糊。过敏性鼻炎病例数与哮喘样症状得分呈正相关(rs=0.63,P < 0.05)。病例组蒿草过敏原阳性占比高于无哮喘症状患者(P < 0.01)。2 655名患者(占98.01%)表示自己的哮喘症状与近几天的天气有关,风起时出现哮喘症状,风停时症状减缓。
  结论  综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描述和气象学分析,判定该起事件是由天气的骤变,气流变化致空气传递矮豚草、蒿草或小麦等植物花粉引起的过敏性哮喘事件。为避免此类事件继续发生,应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异常环境下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48.
Wise在她关于多重用药的文章中写道,患者甚至一些首诊医生可能早已忘记了开具某种药物处方的原因。一个简单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是在开药时将临床适应证加进处方说明。这种方法已经被一些全科医生所应用,并在全科医学协会(General Medical Council)关于处方的最新指南中推荐。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顶白质,颞白质,枕白质在帕金森患者认知障碍发病中的测定价值,为帕金森患者认知障碍的防治提供科学理论。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2例,并依照认知障碍评定量表(MoCA)判定为认知障碍的36例帕金森患者为帕金森认知障碍组(PDD组),判定为无认知障碍的36例帕金森患者为帕金森未发认知障碍组(PD.CogNL组),观察2组顶白质,颞白质、枕白质的FA(部分各异性)值。结果PPD组颞叶白质、枕叶白质FA值均低于PD—CogN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顶叶白质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顶白质结构变化与帕金森患者认知障碍无显著相关,而颞白质、枕白质结构变化与帕金森患者认知障碍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颞白质和枕白质很可能能作为测定帕金森患者是否并发认知障碍的参照指标,值的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