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39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386篇
综合类   295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121篇
  3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血友病足踝部病变围术期处理方法、术式选择及疗效。方法 1998年6月-2012年2月,收治血友病足踝部病变男性患者10例(12足)。年龄13~41岁,平均22.6岁。其中甲型血友病9例(11足),乙型血友病1例(1足)。单足受累8例,双足2例;左侧3足,右侧9足。病程5~84个月,平均32.2个月。术前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为(43.2±21.1)分,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量表)评分总分为(45.4±20.0)分。入院后给予凝血因子2 000~3 500 U行预试验,围术期行凝血因子替代方案治疗。行踝关节融合术4例(4足),单纯跟腱延长/肌腱转移术7例(8足);其中1例左足行单纯跟腱延长术,右足行踝关节融合术。结果手术时间65~265 min,平均141.1 min;除1例术中出血400 mL、术中回输200 mL自体血外,其余患者出血量均<50 mL,围术期均未输血。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4年3个月,中位时间22个月。行踝关节融合术患者末次随访时X线片检查示踝关节完全融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分别为(78.8±14.7)分和(75.8±14.5)分,SF-36量表评分总分分别为(76.6±13.1)分和(75.5±13.2)分,两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友病足踝部病变患者,手术治疗可以缓解足踝部疼痛,改善功能。术前行凝血因子预试验,围手术期行凝血因子替代方案,可降低术后大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外踝上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2年10月,应用外踝上皮瓣修复外伤性足踝部皮肤缺损15例,其中合并踝关节,蹠跗关节骨折10例.常规清创后二期设计外踝上皮瓣修复缺损创面,皮瓣面积最大10 cm×8 cm,最小5 cm×4cm,平均8 cm×5 cm.结果 所有皮瓣均成活.其中3例术后24 h皮瓣远端出现水泡,经处理后愈合.结论 外踝上皮瓣血管解剖恒定,切取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方式.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主穿支供血型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1年2月,对收治的39例高能损伤导致的小腿及足踝部损伤,单独或组合选择腓动脉主穿支供血游离或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外踝上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胫后动脉主穿支供血游离或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一期修复.结果 39例44处创面,采用腓动脉主穿支供血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2块(穿支蒂27块、游离5块),胫后动脉主穿支供血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6块(穿支蒂5块、游离1块),外踝上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6块,最大切取面积22 cm×10 cm.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平均住院23 d(12~36 d).术后随访6~15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足踝功能恢复满意,吻合神经者两点辨距觉2.5~5 cm,未吻合神经者术后1年以上均存在保护性感觉.结论 上述3种主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确切,合理个体化选择应用可修复不同类型小腿及足踝部创面;一期修复解剖清晰、血管条件好、手术设计灵活,可减少感染机会及肉芽瘢痕,利于功能恢复并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44.
足踝部在人体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足除了行走,还能够吸收和缓冲运动振荡,保护躯体重要器官和组织免受伤害;踝关节是人体最下部主要的负重关节,稳定性非常重要。足踝部结构异常除导致自身疼痛、畸形外,还可进一步影响下肢、骨盆、脊柱等力学  相似文献   
45.
骨与关节结核中足踝部结核很少见,误诊、迟诊时有发生.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成功治疗的前提.传统结核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不高,且用时较长;新诊断技术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为及时诊断结核带来希望.药物治疗仍然是目前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基石,然而当诊断不明确、患者对药物治疗无反应、出现畸形或关节疼痛时则需要手术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应用踝关节镜手术、切开手术(清理术或关节融合术等).联合多种方法早诊断、早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6.
《国际骨科学杂志》2013,(6):408-408
足踝外科为骨科学重要分支,近年来在国内外取得了高速发展。为促进足踝外科事业在中国的普及,提高本地区足踝外科诊治技术和学术水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足踝部疾患专病诊治中心、上海瑞金医院足踝外科将于2013年12月12日至14日在上海举办“第四届上海国际足踝外科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4例跟距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跟距关节融合术,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观察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a足踝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跟距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足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穿戴定制国际生物力学学院(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Biomechanics, ICB)矫形鞋垫结合医学运动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对低足弓相关性足底筋膜炎患者的中短期疗效, 探讨该康复治疗手段的价值。
方法 选取诊断为低足弓相关性足底筋膜炎的60例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两组均接受常规医学运动康复训练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穿戴定制的矫形鞋垫进行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足踝功能量表(foot and ankle ability measure, FAAM)评分进行测量, FAAM评分由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分量表评分和运动功能(motor ability)分量表评分组成。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及FAAM各项评分(包括ADL分量表评分和运动功能分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及FAAM各项评分(包括ADL分量表评分和运动功能分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6个月、12个月, 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 < 0.01);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 观察组FAAM各项评分(包括ADL分量表评分和运动功能分量表评分)均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 < 0.01)。
结论 ICB矫形鞋垫能纠正下肢足底压力改变, 调整足弓生物力学; 在医学运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运用该疗法, 相比传统医学运动康复训练, 对低足弓相关性足底筋膜炎有更佳的中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49.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及医师对治疗方案的要求逐渐提高,治疗方案趋于精准化、个体化。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数字化医学应时而生并迅猛发展,使精准化、个体化的术前模拟成为可能。尤其是随着3D打印技术的出现,更使得术前操作实现了从虚拟到现实的转变。本文介绍3D打印的发展及原理,总结其在足踝外科领域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优势,以期为该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足踝外科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小儿脑瘫康复常用矫形器及其他辅助器具的临床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 ,对脑瘫儿童及其他残疾儿童的康复手段也不仅仅局限于手术矫形治疗、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及教育、心理治疗等 ,还逐渐加入了康复工程—矫形器及其他辅助器具疗法。要使脑瘫患儿获得明显的康复疗效 ,按照目前的医疗水平是非常困难的 ,还没有根本解决的办法。因此 ,在临床上必须采取综合手段进行全面康复 ,将脑瘫儿童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全面康复是指以下 4个方面的康复 :①医疗康复 :在医学上为达到康复目的而应用的功能诊断、治疗、训练和预防残疾的技术和科学 ,主要有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心理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