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04篇
  免费   1218篇
  国内免费   1060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351篇
妇产科学   100篇
基础医学   67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6168篇
内科学   2860篇
皮肤病学   77篇
神经病学   177篇
特种医学   8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2728篇
综合类   11889篇
预防医学   2152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5321篇
  29篇
中国医学   5220篇
肿瘤学   132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493篇
  2021年   676篇
  2020年   695篇
  2019年   819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617篇
  2016年   619篇
  2015年   796篇
  2014年   1355篇
  2013年   1409篇
  2012年   1711篇
  2011年   2031篇
  2010年   1914篇
  2009年   2049篇
  2008年   2309篇
  2007年   2216篇
  2006年   2099篇
  2005年   2121篇
  2004年   1759篇
  2003年   1826篇
  2002年   1587篇
  2001年   1486篇
  2000年   1206篇
  1999年   1081篇
  1998年   963篇
  1997年   910篇
  1996年   791篇
  1995年   680篇
  1994年   542篇
  1993年   370篇
  1992年   231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92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炎患者共102例,依据此次治疗方案分为参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和治疗组(缬沙坦治疗),各组为61例,观察及评估两组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BUN、CRP、Ser及临床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BUN、CRP及Ser水平分别为(8.1±1.2)mmol/L、(1.1±0.6)mmol/L、(170.5±3.6)mmol/L,較治疗前有所改善,则显著优于参照组治疗后BUN、CRP及Ser水平分别为(9.1±1.1)mmol/L、(1.7±0.6)mmol/L、(213.3±20.9)mmol/L,组间差距(P <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0(98.36)%,显著优于参照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的52(85.25)%,差异显著(P <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与缬沙坦复合使用于慢性肾炎疾病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作为一种理想的首选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FU)治疗肾结石对患者肾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肾结石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时间2017年1-8月,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采用PCNL联合FU)和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各40例,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4,48,72 h的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KIM-1)、β2微球蛋白(β2-MG)、γ-谷氨酰胺转移酶(γ-GT)、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海绵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95.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00%(P<0. 05);在术后24,48,72 h,两组患者的尿液中的KIM-1、β2-MG、γ-GT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增高(P<0. 05),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的KIM-1、β2-MG、γ-G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在术后24,48,72 h的外周血中的Cys-C、NAGL、MDA、NO、ET-1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增高(P<0. 05),SOD水平较术前均显著的降低(P<0. 05),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Cys-C、NAGL、SOD、MDA、NO、ET-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PCNL联合FU治疗的肾结石患者效果较好,相对于经皮肾镜碎石术并不会增大对肾脏的损害,并且大部分损害在术后48 h内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43.
44.
45.
目的探究左卡尼汀联合尿毒症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血清炎症因子及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Treg/Th17细胞水平、营养指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PR)]、肾功能指标[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reg细胞、Th17细胞、Treg/Th17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营养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17、TNF-α、hs-CPR、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0%(5/40)显著低于对照组32.50%(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补充左卡尼汀可帮助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改善机体微环境、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减轻肾功能损伤,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估血肌酐和尿常规的常规检测基础上联合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肾功能损伤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9年2~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一科住院的169例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完善其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检测;分析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及其差异,血肌酐升高及血清胱抑素C升高的比例及其差异。计算应用替诺福韦酯(TDF)及合并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肾功能损伤的相对危险度。 结果169例HIV感染者中尿常规示尿蛋白阳性者5例(3.0%),尿微量白蛋白升高者17例(10.1%),两者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5.9、P = 0.007)。血肌酐升高者10例(5.9%),血清胱抑素C升高者20例(11.8%),两者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3.0、P = 0.042)。在尿常规和血肌酐检测的基础上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的总体阳性检出率为49例(30.0%)。CD4+ T淋巴细胞计数< 200个/μl与≥ 200个/μl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别为0.94(0.83,1.05)mg/L、0.85(0.77,0.95)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3.02、P = 0.003)。应用TDF及合并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肾功能损伤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1、1.5、1.9、2.2和1.4。 结论HIV感染者中,单纯以尿常规为依据评估有无蛋白尿,以血肌酐水平为依据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会低估肾功能损伤的患病率。在常规检测血肌酐和尿常规的基础上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在提高HIV感染者肾功能损伤检出率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应用TDF及合并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均为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7.
刘炀  向海燕  刘伦志 《临床荟萃》2020,35(9):857-860
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是由软骨和动脉壁细胞分泌的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MGP为了具有生物活性,必须经过进行羧化和磷酸化,这个过程高度依赖于维生素K的状态。MGP是目前被发现的最强大的天然的钙化抑制因子,在活化过程中由于经历了不同的转化方式产生了4种亚型。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非常普遍,并且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本文旨在介绍CKD患者中MGP激活和发挥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48.
49.
更正声明     
我刊《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年2 B期总第5期,文章《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页码:65、66,第一作者:常年,更正为:常宁。特此证明!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中褪黑素(MT)水平、氧化应激和炎症状态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于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接受MHD治疗3个月以上;按照BMD分为骨质疏松组(观察组,n=49)和非骨质疏松组(对照组,n=45)。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MT水平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ELISA)。此外,通过硫代巴比妥酸(TBA)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的丙二醛(MDA)水平,并检测腰椎BMD,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MT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但AOPP和MDA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腰椎BMD和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OPP、MDA、TNF-α、IL-6和IL-1水平与BMD呈负相关,但MT与BMD呈正相关(P<0.05)。结论MHD患者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氧化应激和炎症程度与BMD呈负相关,但MT与BMD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