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目的了解母乳与非母乳喂养儿童中血清维生素A水平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造成差异可能原因。方法研究数据来自人群为基础的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横断面调查,共调查401名 0-23月龄儿童。采用改良的荧光方法测定血清中视黄醇含量来反映维生素A水平,通过问卷方法调查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围产期保健、2周内患病情况;半定量膳食频率问卷调查前1周内儿童膳食情况。利用SAS 8.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1名2岁内儿童中,母乳喂养率为50.37%;非母乳喂养组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30.67±0.57)μg/dl,母乳喂养组为(27.60±0.56)μg/d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控制其他因素影响后,调整后的非母乳喂养组均值为(31.82±0.98)μg/dl, 母乳喂养组为(29.46±0.96)μ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年龄组分层分析显示,0月龄~、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组的母乳喂养率分别92.1%、70.1%、32.0%和17.1%。各年龄组内两组间(非母乳喂养组-母乳喂养组)维生素A均值差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4.70 (-2.52-1.92)、0.82(-2.32-3.95)、2.95(-0.68-6.58)和6.05(2.34-9.77)μg/dl;控制其他混杂因素后,调整后的两组均值差值及其95%CI分别为0.00(-7.18-7.19)、1.35(-1.76-4.45)、 2.92(-0.82-6.65)和4.26(0.71-7.81)μg/dl;调整前、后只有18月龄组非母乳喂养组和母乳喂养组维生素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趋势x2检验表明12月龄以后母乳喂养儿童辅食添加频率均比非母乳喂养儿童低。结论与非母乳喂养儿童相比,母乳喂养儿童的体内维生素A水平有所降低,但差别只是局限在18月龄以后儿童中。母乳中维生素A含量不足以及辅食添加不充分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潜在原因。控制人群中维生素A缺乏应该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2.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常会遇到将农历转换成公历的问题。农历与公历对应关系比较复杂,目前大多数的统计软件如SAS、SPSS等都没有提供直接将农历转换成公历的函数或过程。本文利用SAS数组功能,结合其他常用函数,在数据步成功将农历转换成公历,具体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43.
儿童哮喘筛查问卷合理性以及信度和效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自行设计的儿童哮喘筛查问卷的合理性以及其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方法】利用试点监测研究基线调查和初次监测结果数据以及既往医疗机构诊断的儿童哮喘病例等对儿童哮喘筛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评价。【结果】筛查表项目前后两次重复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5,相关系数最高为0.82。以既往临床诊断为金标准,筛查表各项指标特异度都超过98.5;灵敏度相差较大,其中既往喘息症状最高为91.3%,慢性咳嗽症状最低,仅为17.4%。哮喘可疑病例项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8.5%,阳性预测值为39.5%,阴性预测值为98.5%;以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作为金标准,喘息症状项的灵敏度最高,为77.3%;慢性咳嗽症状项灵敏度最低,为9.9%。特异度除夜间咳嗽项为92.1%外,其他项目都超过95%。哮喘可疑病例项的敏感度为95.6%,特异度为90.1%,阳性预测值为21.8%,阴性预测值为95.3%。【结论】儿童哮喘筛查问卷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该问卷为基于人群的儿童哮喘监测以及流行病学研究中病例初步筛查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 为解决全国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过程中现场调查数据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记录匹配问题,采用概率数据匹配方法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匹配。方法 采用改良的Fellegi-Sunter概率数据匹配方法,对匹配项系数进行赋值,分别计算每一配对记录之间相似性得分,若匹配相似性得分超过一定的阈值(cut-off值)后,即认为匹配成功。对自动匹配结果进行人工核对,并作为金标准,对自动匹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将调查过程中获取的2153条原始记录与网络直报系统中97 271张传染病报告卡信息进行分层多维度概率匹配。以总得分25分作为阈值,将自动匹配结果与人工判断结果比较。结果显示,自动匹配的灵敏度为98.96%(95%CI:98.39%~99.36%),特异度为94.92% (95%CI:91.29%~97.35%),总一致率为98.51%(95%CI:97.91%~98.98%),Kappa值为0.9250,ROC曲线下面积为0.9979。结论 分层多维度概率匹配方法成功解决了现场调查的原始数据与网络报告系统的数据匹配问题,匹配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今后开展类似工作提供简易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为获取全国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水平,研究制定相应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方案。方法 利用2005年以来传染病报告率相关调查资料和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根据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的理论和方法,分别计算总体样本、各层样本量、各阶段样本点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归并,完成抽样框架设计。结果 最终确定本次调查的总样本量为1998例,按省级、地市级、县(区)级、乡镇级报告机构进行分层,每层内调查样本分别为270、540、864和324例;各层内分别采用3、4、5、6个阶段确定抽样调查样本点。调查范围覆盖9个省、27个地市、27个县(区)、54个乡镇,每个行政区划内随机调查1所对应级别的传染病报告单位。结论 本次调查首次将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应用到传染病报告率评估工作中。在抽样设计过程中,通过限制样本误差,增加置信度,在保证从调查样本到总体推断的精度同时,也减少了调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大大提高调查效率,为今后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了解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的平定县、昔阳县、太谷县和泽州县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的可靠性。方法 2004年每个县各选取1个乡(镇),由统一培训的乡村级调查员于2004年2—3月人户对2003年该地区的出生情况和出生缺陷病例进行调查与核实。调查获得的出生数、出生缺陷数与监测系统上报的结果进行比较。各县的监测出生数还要与当地其他部门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漏报评价标准为:抽样地区出生漏报应≤5%,重大体表畸形漏报≤10%。此外,北京大学医学部项目人员对部分监测点的基础卫生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4个乡镇通过人户调查得到的出生数为1043人,而监测系统上报的出生数为997人,漏报46人,漏报率为4.4%。调查共核实30例体表先天畸形病例,而通过监测系统上报的先天畸形数为29例,漏报1例,漏报率为3.3%。4个县监测系统的出生数与当地出生人口资料估计的出生数相差1.2%。对部分监测点的工作情况调查发现,各监测点均有较为完善的卫生常规登记资料,有专门负责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人员。结论 山西省4个县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尽管存在一定的出生和畸形病例的漏报,但漏报率很低。基层监测点具有较为完善的出生和畸形登记、上报和管理机制,监测人员对于出生缺陷监测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并且具备对于出生和畸形的记录和报告意识,因此监测资料的来源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48.
张继荣  张业武 《安徽医药》2017,38(8):1082-1084
目的 通过对合肥市2016年度职业健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影响职工健康的职业危害因素,为政府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及《高温中暑病例报告信息系统》中合肥市2016年尘肺病、职业病、农药中毒、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健康、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温中暑的数据,并与2015年数据进行比较,对相关病例发病及其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度合肥市共报告新发职业病18例,较2015年的24例有所下降;病例主要为急性中毒7例(38.9%);尘肺病新发病5例,同比2015年18例下降77.8%,尘肺病包括矽肺1例(20%)和焊工尘肺4例(80%);2016年新发重点职业病为苯中毒,共2例;农药中毒及死亡以非职业性农药中毒(95.3%)为主。结论 苯中毒和尘肺病是合肥市新发职业病防治重点,同时应加强农药管理及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49.
安徽省灵璧县2005--2010年肝癌死亡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安徽省灵璧县30年肝癌死亡水平及其变化, 并对2005-2010年肝癌死亡情况进行空间分析。方法使用1973-1975年和2005--2010年灵璧县死因数据, 通过与全国和该县历史水平对比, 观察灵璧县肝癌死亡水平及其变化。使用Poisson分布模型、BYM模型以及热点探测等方法, 计算2005--2010年灵璧县各村肝癌标化死亡比(SMR)和RR值, 并确定肝癌死亡的高聚集区。结果30年间灵璧县肝癌SMR上升223.7%, 由1973-1975年低于全国水平的22.7%, 上升至2005--2010年的74.1%, 高出全国水平, 并呈现沿奎濉河附近村庄较高水平分布的特点。聚集性分析发现, 在5300m处存在有意义的显著空间正自相关。灵璧县肝癌死亡具有-个非常明显的热点区域, 即分布在奎濉河沿岸尤其是在老濉河和新濉河分叉处的地区。结论30年问灵璧县肝癌死亡率明显上升, 高发区域主要分布在奎濉河附近村落, 提示可能存在促进肝癌发生的相同因素。  相似文献   
50.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安徽省妇幼卫生合作项目县的基本状况,为项目计划和实施提供建议。方法:采取抽样和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七个妇幼卫生合作项目县1995-2000年的妇幼健康状况、妇幼服务机构和妇幼人员服务能力、妇幼服务利用等基本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项目地区的孕产妇、婴儿死亡率、5a以下儿童死亡率接近于1992年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可避免的死亡如产科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仍占相当大比例;项目地区妇幼保健设施比较薄弱、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妇幼卫生服务的利用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结论:建议将改善项目地区的妇幼保健设施、提高服务人员素质、推广适宜技术、提高项目地区群众自觉利用妇幼卫生服务等方面作为项目工作的优先考虑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