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评价血浆置换辅助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CS-30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对肌无力危象、为胸腺摘除术准备以及撤呼吸机困难患者进行血浆置换,以"706"代血浆和新鲜冰冻血浆作为置换液,每次置换血浆量为2 000 ml。结果 103名患者中每例进行PE 2~18次,平均(4.27±1.98)次,除1名肌无力危象患者因突发心肌梗塞死亡外,其余患者经过血浆置换单独或辅助治疗后均有显效或者好转,基本达到治疗目的。其中63名患者在93次血浆置换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副作用,包括口周麻木、四肢麻木、荨麻疹、寒战和发热等,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血浆置换辅助治疗MG患者的肌无力危象、为胸腺摘除术准备以及撤呼吸机困难的1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预储式自体输血在择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案例,探讨其在择期手术中适用的应用范围。方法对该院89例择期手术患者预储式自体输血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采集血液前、后及输入自体血后的血常规变化情况,统计输血不良反应、节约血量等。从多个方面对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预储式自体输血患者采血后比采血前、手术后比手术前的血常规指标均有所下降,但均维持在比较满意的水平[血红蛋白(Hb)>110g/L、血细胞比容(HCT)>30%、血小板计数(PLT)>150×109/L],因此不会造成组织缺氧,凝血酶原时间(PT)和PLT也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凝血功能的障碍。结论采用预储式自体输血不仅保证手术及时性和输血的安全性,而且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比较中国住院患者采用乙型和丙型肝炎核酸筛查、免疫学筛查和无筛查策略时不同支付意愿(WTP)下的成本效果, 探索最优策略。方法以核酸筛查、免疫学筛查和无筛查为研究策略,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80 976元为WTP阈值, 构建马尔可夫模型。引入住院患者乙型和丙型肝炎诊断治疗相关参数后, 采用TreeAge Pro 2021软件创建以10万例住院患者作为模拟队列的决策树模型, 计算不同筛查策略的总成本、总效果、增量成本效果比和平均成本效果比, 进行成本效果比较和评估。采用单因素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用于评估参数不确定性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结果相对无筛查策略, 对队列患者乙型肝炎免疫学筛查策略增量总成本为11 049 536元, 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4 762元/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 而核酸筛查获得增量总成本19 208 059元, 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9 873元/QALY;核酸与免疫学筛查比较增量成本效果比为45 834元/QALY。相对无筛查策略, 丙型肝炎免疫学筛查策略增量成本效果比为5 731元/QALY, 核酸筛查策略增量成本效果比为8 722元/QALY, 核酸筛...  相似文献   
44.
外科输血的机体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血是外科抢救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它曾是促进外科学发展的三大要素(麻醉、无菌术、输血)之一。随着现代外科技术的迅猛发展,外科输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确掌握输血指征,科学合理用血,有效地防止输血所致的溶血反应等不良反应和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特别注意避免体温过低、凝血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大量输血并发症发生,以及预防输血对细胞免疫负向调节现象,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 大量输血并发症11 循环负荷过重 短时间输入大量血液,或输血速度过快,超过患者循环或心脏的负荷能力,导致心力衰竭或急性肺水肿,重者可死亡。主要表现为输血中或输血…  相似文献   
45.
成分输血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分输血就是把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血浆和血浆蛋白成分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分离、提纯,分别制成高纯度、高浓度、低容量的制剂,临床根据病情需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输用。血液成分包括血细胞、血浆、血浆蛋白成分等。血细胞成分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有新鲜血浆、新鲜冰冻血浆;血浆蛋白成分常用的有白蛋白、冷沉淀、浓缩Ⅷ因子、浓缩凝血酶原复合物、丙种球蛋白等。成分输血不仅一血多用,使宝贵的血液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且提高疗效,减少输血副反应;另外成分血稳定性好,便于保存和运输。1 全血血液采集到保存液中未进行任何…  相似文献   
46.
受血者输血前相关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目的 探讨对受血者输血前相关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1677例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 (HBs Ag)、艾滋病病毒 (HIV)抗体、丙肝病毒 (HCV)抗体及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 (RPR)检测分析。结果 HBs Ag阳性率 6.62 %、HIV阳性率 0 .0 2 5 %、HCV阳性率 2 .3 7%、RPR阳性率 0 .12 % ,不同病种群体检出率统计学差异极具显著性 (P<0 .0 0 5 )。结论 输血前受血者病毒标志物检测可为血源性医院感染诊断提供依据 ,减少医疗纠纷 ,对患者、医院及血液中心均有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47.
原发性血色病(primaryhemochromatosis)是因铁吸收过多形成体内铁贮存过量而导致主要以实质器官损害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现将1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血色病伴肝癌老年患者,肝楔形切除术后进行红细胞单采术的治疗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 对象 男性,70岁,汉族。1957年起转氨酶反复升高,1988年CT检查疑诊“肝硬化”。1996年1月体检,B型超声发现肝右叶近膈面有4cm×4cm结节,提示右叶肝癌。CT及MRI诊断为肝硬化、右叶肝癌。既往无贫血、输血及铁剂治疗史,不吸烟、饮酒。父母非近亲。1963年做肝穿刺活检,诊断…  相似文献   
48.
李淑萍  宫济武 《北京医学》2004,26(2):130-131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PE)在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血浆置换使用美国CS-30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置换液使用生理盐水、"706"代血浆和新鲜冰冻血浆,采出血浆量为2000ml,时间间隔为48h.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达到可施行胸腺切除手术临床要求的指征.结论血浆置换配合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提高疗效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49.
血液检测方法对控制输血风险残余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济武  周航  林东  邓巍 《北京医学》2004,26(4):272-274
目的 探讨献血者血液病毒标志物检测中试剂及检测方法的选择对输血风险残余度的影响.方法 对成品血液随机进行艾滋病抗体(抗-HIV)、丙肝抗体(抗-HCV)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测定 ,共9236份,同时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中500份HBsAg阴性的标本进行HBV DNA检测及进行HBV标志物其他四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再检测结果不符率:抗HIV为0,抗HCV为0.37%,HBsAg为0.42%,有显著性差异(P<0.005);500份HBsAg阴性的标本中PCR测定HBV DNA阳性率为2.8%,HBV标志物其他四项指标(HBeAg、HBeAb、HBsAb、HBcAb)中阳性率为1%,HBV DNA定量在104~106cp/ml.结论 要有效控制输血风险残余度,建立专门的试剂质量评估方法并提高试剂质量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成熟的检测技术(如PCR)尽快用于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