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血浆置换辅助治疗重症肌无力8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在入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筛查中的应用。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 国内10家医疗机构入院患者血浆样本, 采用血清学免疫法和核酸筛查的方法, 分别检测乙型肝炎标记性指标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及HBV DNA, 对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阳性数及患者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 655例患者样本中, 血清学免疫法检出HBsAg阳性者216例(2.50%), 核酸筛查出HBV DNA阳性者238例(2.7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HBsAg、HBV DNA均阳性者210例(2.43%), HBsAg阴性、HBV DNA阳性者28例(0.32%), HBsAg阳性、HBV DNA阴性者6例(0.07%)。结论对入院需行乙型肝炎病毒筛查患者开展HBV DNA检测, 可与现行的血清学免疫法同样有效且能提高HBV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3.
红细胞相容性检测管理是针对ABO正反定型、RhD、抗体筛检和交叉配血检测的关键环节的控制.如试剂的选择、ABO血清试剂的效价、RhD血清试剂抗体种类、检测方法的组合、结果相容和相合性的分析、室内质控品选择、质控方式等.仅就输血检测的特点按同样顺序介绍如何进行这一过程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4.
输血前红细胞相容性检测的自动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血是一项有益又安全的治疗措施.但血液的红细胞血型有23个血型系统、一血型集合和高低频率组,约500多种血型抗原.特别是临床有意义的ABO、Rh等6个血型系抗原、抗体的存在使输血前相容性检测在安全输血方面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自身输血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身输血是采用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以满足本人手术或紧急情况时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血液资源,减少同种异体输血,而且可以避免输血传染疾病和同种异体输血所致的免疫性输血反应,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输血方法。自身输血可分为以下几种。1 稀释式自身输血在患者麻醉后,临手术前经静脉采集一定量的自身血液短暂贮存,同时输注晶体及胶体液来补充血容量。患者在血容量正常的血液稀释状态下施行手术,在手术需要时或术后将血回输给患者自身。研究表明,在血容量正常、氧饱合度充足和心脏功能正常的条件下,患者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献血者输血传播病毒标志物初复检模式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及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自1994年至2001年间,对成品血液随机检测爱滋病(HIV)抗体,丙肝(HCV)抗体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测定,共12156份,按初复检前及初复检后两个不同规定检测标准时期进行分别统计。结果:开展初复检前阳性率HIV 0%;HCV 0.99%;HBsAg 0.70%;开展初复检后阳性率:HIV0%;HCV0.37%;HBsAg0.42;x~2: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HCV:P<0.005;HBsAg:P<0.05)。结论:通过初复检,能很好地改善血液检测质量,但如要显著提高检测质量,应建立专门的试剂质量评估方法和提高试剂质量标准,并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发展成熟的检测技术尽快用于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27.
血源性感染监测指标选择探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血源性感染监测指标选择及预防医院感染的途径。方法:回顾性研究自1992-2001年间,对成品血液随机抽测艾滋病抗体(HIV)、丙肝病毒抗体(HCV)、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国家未规定的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c抗体(HBcAb)测定,共13696份,按国家3种不同规定检测标准的各个时期进行分别统计。结果:开展检测前阳性率:HIV0.008%;HCV4.87%;开展检测后至双检前阳性率:HIV0%、HCV0.99%,HBsAg0.70%;开展双检后阳性率:HIV0%、HCV0.37%,HBsAg0.42%、HBsAb,HBeAg,HBeAb,HBcAb总阳性率为35.29%。结论:加强HIV、HCV及HBsAg有HBcAb血源性感染指标的监测,能更好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目的:使用哌拉西林药物致敏红细胞检测血液样本中的哌西林药物抗体阳性率。方法:采用哌拉西林诱导型溶血检测试剂盒对374例病例组[3个月内曾使用哌拉西林针剂(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复方制剂)治疗患者]与500例对照组(6个月内未曾接受抗生素治疗患者)分别进行哌拉西林抗体检测,并观察所有患者接受哌拉西林治疗后第1、5天后追踪药物抗体免疫检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入院未用药治疗前的哌拉西林药物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与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中243例用药前哌拉西林抗体阴性患者在接受哌拉西林再次治疗后新增9例检出药物抗体,阳性率为3.7%。对照组中237例用药前哌拉西林抗体阴性患者接受哌拉西林治疗后新增3名患者检出药物抗体,阳性率为1.3%。用药后病例组患者新产生药物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哌拉西林药物可诱导机体产生哌拉西林药物抗体,药物抗体检测可以维护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调查北京医疗机构临床输血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基本情况,为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管理政策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由北京市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指派检查专家携带质控品对输血实验室进行现场检查,记录输血从业人员在检测前、中、后的技术操作过程以及应用的仪器设备、检测试剂及检测结果等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本次现场检查比室间质评的合格率低,部分实验室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质控品的检测;实际操作与本实验室制定的质量文件不一致;55.9%的一级医院和25.6%二级医院仪器、设备设施、流程布局无法满足临床输血工作需要;部分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应对急诊能力差,单独分析问题能力不强;检测过程记录和结果填写欠规范.结论 北京地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实验室检测能力总体水平不高,应加强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利用DRGs数据中输血相关资料分析,以期建立有公信力的临床用血评价体系,加强对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管理.方法 采用DRGs项目组输血相关资料,用EXCEL数据库对DRGs项目组输血相关数据的输血人数、医院名称、医院类别、医院级别、DRGs编号及名称、输血人次、输血量相关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统计北京市医疗机构患者用血比例、用血患者例均用量、医院用血数量分布及排序、DRGs用血分布及排序、单一DRGs在各医院间用血排序及分布、医院不同年度用血量增长及主要用血疾病组.结论 利用DRGs可有效地对临床用血指征控制效果及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提供有公信力的管理手段,同时可为政策管理目标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