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48篇
  免费   1019篇
  国内免费   513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203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642篇
口腔科学   108篇
临床医学   2761篇
内科学   1640篇
皮肤病学   140篇
神经病学   714篇
特种医学   3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83篇
综合类   5645篇
预防医学   137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4248篇
  55篇
中国医学   1230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450篇
  2021年   638篇
  2020年   839篇
  2019年   1011篇
  2018年   414篇
  2017年   996篇
  2016年   1014篇
  2015年   1135篇
  2014年   1665篇
  2013年   1309篇
  2012年   1369篇
  2011年   1345篇
  2010年   1045篇
  2009年   876篇
  2008年   886篇
  2007年   691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415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为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观察组(2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患者使用依达拉奉,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的数值,生活质量评分数值高于治疗前的数值,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数值低于对照组的数值,生活质量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疗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析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搜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划分成参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各组等分为36例,分析及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ET-1水平、水肿与血肿体积、NIHSS指标评分及临床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浆ET-1水平、水肿体积、血肿体积缩小程度以及NIHS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33(91.67)%,显著高于参照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的26(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用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对象共68例,均为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所接收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组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接受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单纯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患者所接受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1周后,在疾病控制改善程度上,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3.53%,且两组之间差异较为显著,即χ~2=4.678,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2周后,以NIHSS评分的改善评价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82.35%,且两组之间差异较为显著,即χ~2=6.403,P<0.05。结论对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而言,将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并且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型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接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型患者中,抽取6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2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此用药基础上联合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各项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等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型治疗中应用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与西药依达拉奉联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为(14.53±1.6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7±3.05)分(P <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P <0.05)。结论依达拉奉单药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效果有限,联合血栓通治疗可进一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在胎膜早破新生儿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设一组对比试验,将30例单胎足月胎膜早破且细菌感染新生儿设为A组,胎盘早破未细菌感染30例设为B组,非胎盘早破新生儿30例设为对照组,总结3组出生1、3、7 d时段间CRP、PCT水平差异。结果 3组间CRP、PCT水平差异,A组明显高于B组与对照组,两两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内3 d CRP、PCT水平明显高于出生1、7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B组中,各时段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RP以及PCT检测应用于胎膜早破新生儿细菌感染中确有较好诊断意义,其中PCT可对新生儿感染严重程度予以有效评估,CRP则有助于早期判断,单独检测无法予以完全排除。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降钙素原(procallcitonin,PCT)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于本院确诊的肝硬化患者60例纳入对照组、肝硬化合并SBP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SAA、LPS及PCT水平,并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对鉴别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SAA、LPS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当血清SAA临界值为30.96 mg/ml时,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灵敏度为76.84%,特异度为85.1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当血清LPS临界值为68.24 pg/ml时,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灵敏度为72.71%,特异度为80.30%,AUC为0.779;当血清PCT临界值为0.48 ng/ml时,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灵敏度为84.26%,特异度为81.59%,AUC为0.862;联合检测血清SAA、LPS及PCT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灵敏度为91.64%,特异度为95.77%,AUC为0.938。结论肝硬化合并SBP患者血清SAA、LPS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肝硬化患者,三者联合检测对于鉴别诊断肝硬化合并SBP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用于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我科室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9%,观察组为97.2%,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对照组为5.7%,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加入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安全系数高,具有临床推荐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