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1篇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医学影像学发展迅速,具有知识量庞大、新技术、新知识日新月异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优秀的素质,最终达到自己寻找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本领。PBL与CBS教学已逐渐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主流模式之一,在培养具有知识、能力及素质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52.
目的探讨兔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MRI神经/肌肉信号比(SIR)在诊断外周神经损伤中的价值.方法32只新西兰白兔按钳夹力的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建立兔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模型,于损伤后1、2、4、8周分别行双侧坐骨神经MR扫描,测量双侧坐骨神经各序列SIR值.结果神经挤压伤后,除T1WI上无明显改变,在其余四序列上SIR均不同程度升高,1周时神经远段SIR升高,2周时SIR达高峰,4周时开始下降,8周时下降较明显,与损伤后神经退变和再生及肢体功能的动态变化相一致.损伤侧神经远段SIR明显高于对照侧(P<0.001).结论SIR动态测量可直观、客观、无创性反映神经退变和再生的过程,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53.
目的探讨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病例,男7例,女8例,年龄6~44岁,分析多层螺旋CT上病变的位置、边界,病灶内支气管及肺血管情况,占位效应等特征。结果先天性支气管闭锁发生于上肺病灶11例,下肺病灶6例。单个肺段发生11例,多个肺段发生4例,上、下肺同时发生2例,上、中肺1例,两上肺1例。所有病例病灶表现为局限性透亮度增高区,与正常肺组织分界欠清,其内肺血管细小,可见正常肺组织呈尖角状突入病灶内。所有病变内均见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黏液栓11例,"指套征"8例。病灶具占位效应11例。合并感染3例,先天性肺气道畸形2例。结论支气管闭锁为支气管树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可持续至成人期。当肺野内局限性肺过度充气特别是合并管状、指套状密影,以及肺血管细小时需考虑到支气管闭锁。  相似文献   
354.
目的 探讨晚期卵巢上皮性癌腹腔化疗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 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184例,根据术后不同化疗途径分为静脉化疗组(IVC)和腹腔化疗组(IPC).两组化疗方案相同:紫彬醇+顺铂.均给予6~8个疗程化疗,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的毒副反应、疗效和预后. 结果 IPC组和IVC组有效率分别为92.6%和8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IPC组为48.9%,IVC组为6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时间:IPC组24个月,IVC组1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中化学性静脉炎发生率:IPC组为10.7%,IVC组为3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毒副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腔化疗并不能提高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疗效,但能够延长其复发时间,临床应用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55.
食物嵌塞是临床上常见而又难处理的症状之一 ,同时大多数患者不喜欢用活动性食物防嵌器。自 1992年以来 ,我科选用联合锤造全冠治疗食物嵌塞 ,经临床观察 ,受到较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 : 从 1992年~ 1997年间所接诊的后牙因龋坏或错位等原因所造成邻接关系破坏而引起食物嵌塞共2 46人 ,2 76件修复体 ,按随机化原则分成甲、乙两组 ,其中甲组 116人 ,12 8件修复体 ,乙组 130人 ,148件修复体 ,年龄 2 6~ 6 7岁。采用门诊复查和通信两种形式。2 方法 : 甲组选用单个牙锤造全冠修复法 ,乙组选用两邻牙分别锤全冠 ,试戴后取集合…  相似文献   
356.
1999年至2000年,使用高频电场痔疮治疗仪,治疗混合痔1260例,平均随访13.5个月,均痊愈。现将此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57.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探讨血清脂联素、瘦素、CRP、IL-6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96例脑梗死患者为梗死组,5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瘦素及CRP、IL-6水平;测量IMT值,梗死组分为IMT<1.0 mm和IMT≥1.0 mm两亚组;同时梗死组进一步按脑梗死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亚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CRP、IL-6和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分别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结果脑梗死组中,血清脂联素,瘦素及炎性因子含量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中IMT≥1.0 mm者与IMT<1.0 mm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中,随梗死程度变化,IMT与血清脂联素、瘦素、CRP、IL-6间,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与血清瘦素、CRP、IL-6呈明显正相关(r=0.52,p<0.01;r=0.48,p<0.01;r=0.50,p<0.01),脑梗死患者IMT与血清脂联素含量呈明显负相关(r=-0.848,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IMT增厚,血清脂联素降低,瘦素、CRP、IL-6升高,脑梗死患者IMT与血清脂联素、瘦素、CRP、IL-6含量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8.
神经纤维瘤病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的MRI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例神经纤维瘤病的MRI表现,其中神经纤维瘤变1型(NF-1)18例,神经纤维瘤病2型(NF-2)5例。分析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及MRI表现。结果:病灶发生于桥小脑角区8例、三叉神经区3例、颞下窝2例、口咽及鼻咽部3例、颈部5例、腰椎管6例、颈静脉孔区及忱骨大孔区各2例。合并脑膜瘤4例、胶质瘤1例。11例神经纤维瘤病与颅神经或外周神经关系密切。在T1WI上为稍低或等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较小的肿瘤信号均匀,瘤体大时易出现坏死囊变,钆喷替酸葡甲胺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结论:结合肿瘤的部位、数目、与神经的关系及临床资料,MRI能对神经纤维瘤病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59.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CT及MRI征象。方法 回顾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DFSP的影像资料(11例接受CT检查,5例接受MR检查),分析肿瘤的形态、CT及MRI特征。结果 DFSP多发于躯干及头颈部皮肤,呈不同程度隆起于皮肤表面,部分悬吊于皮外。16例中,结节肿块型12例、弥漫型4例。CT上肿块呈与肌肉等密度或稍低密度的实性占位,MRI上T1WI呈等/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肿瘤血供较丰富,增强扫描多呈渐进性中度至明显强化。病灶内征象包括"悬吊征"2例,"皮肤尾征" 6例, "筋膜尾征" 1例,"脂肪尾征"4例。结论 DFSP多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结节肿块型或弥漫生长型实性病变,不同形态其征象不同,但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360.
背景:弥散张量成像及神经纤维束示踪的出现为外周神经细微结构的显示及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目的:前瞻性分析健康成人大腿近段坐骨神经纤维束示踪、弥散张量成像的可行性及最佳成像参数。 方法: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技术对28名健康志愿者双侧坐骨神经进行弥散张量成像及神经纤维束示踪,b值分别为1 200,1 400,1 600 s/mm2。 结果与结论:弥散张量成像及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功者26名,成功率93%,神经纤维束示踪图上能清晰显示近段坐骨神经,与T1WI上解剖图像融合较好。两侧坐骨神经具有相同的弥散特征:随着b 值增加,信噪比逐渐减少,b值为1 200 s/mm2,信噪比值最大为142.72±32.25,神经纤维束长度最长,所占体素最大,但不同b值的弥散张量参数无差异(P > 0.05),且两侧坐骨神经弥散张量参数无差异。说明正常成人大腿近段坐骨神经的弥散张量成像及经纤维束示踪是可行的,可清晰显示坐骨神经走行及弥散特征;最佳b值为1 200 s/mm2。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坐骨神经;磁共振成像;神经纤维束示踪术;成年人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9.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