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3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188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68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255篇
口腔科学   88篇
临床医学   739篇
内科学   409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2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526篇
综合类   1408篇
预防医学   603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613篇
  4篇
中国医学   514篇
肿瘤学   12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经肛门拖出吻合器吻合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2013年1月,采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拖出吻合器吻合法治疗30例中低位直肠癌。22例≤T2期,8例T3期,均为N0,M0。电子结肠镜检查显示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4.0~10.0cm,(7.6±1.5)cm;肿瘤直径2~6cm,(3.8±1.3)cm。先在腹腔镜下进行直肠全系膜切除,于耻骨联合上做下腹部正中辅助切口,直视下切断近端结肠,经肛门拖出切除直肠标本,应用双荷包、单吻合器技术,以国产管型消化道吻合器(31.5mm或28.5mm)行结一直肠端端吻合。结果 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70~280min,(216.3±25.9)min。术中出血量50~700ml,(273.3±160.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4d,(2.5±0.8)d。术后住院时间8~30d,(12.2±4.2)d。肠管远端切缘距肿瘤的距离2.0~6.0cm,(3.9±0.9)cm。远近切缘均未见癌残留。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3.3%),腹腔积液并感染1例(3.3%),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无腹腔内出血、肠梗阻、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随访6~24个月,(11.8±3.9)月,术后3个月大便次数1~5次/d;1例吻合口瘢痕收缩狭窄,排便困难,予以扩肛等处理后好转;1例术后16个月局部肿瘤复发,行腹一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结论 经肛门拖出吻合器吻合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通过分析精神病房实施开放式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影响因素,介绍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杜绝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确保精神病房开放式管理的安全实施,使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抵当汤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就诊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给予抵当汤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安慰剂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在治疗周期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生化、免疫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评估治疗组安全性及免疫功能变化;采用膀胱癌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特异性量表(EORTC QLQ-BLS24)量化反映治疗前后患者的躯体、角色、情绪与社会等功能情况,疲劳、疼痛、恶心呕吐、气促、失眠、食欲减弱、腹泻和便秘等症状情况及治疗产生问题、未来担心、肠道症状及尿路症状等膀胱癌特异症状。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和肿瘤分期等均无差异。在治疗周期内,两组均无复发病例及不良反应事件,且观察组中医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升高(χ2=7.23,P=0.02)。相较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中的CD3+,CD4+细胞数量以及CD4+/CD8+都有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领域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此外,观察组的治疗后疲劳、腹泻、便秘、肠道症状以及尿路症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抵当汤可减轻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吉西他滨灌注化疗期间的不良临床症状,改善尿道、肠道不适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皮质醇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以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作为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的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瘦素与糖皮质激素水平,分别测定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瘦素、皮质醇。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糖皮质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瘦素、糖皮质激素是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清瘦素、皮质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患者呈正相关,并且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患者的舒适卧位方式与卧床时间。方法 将120例行TACE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取TACE术后局部压迫20min,在弹力绷带“8”字加压包扎伤口下,根据患者需要适当调节卧位,6h后下床轻微活动,重心放在健侧。对照组患者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术后患者卧床24h,患肢制动24h,期间保持平卧位。站果实验组患者腰酸背痛、烦躁、排尿困难、失眠、疲劳等不适情况比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结论 TACE术后根据患者的需要及病情适当调节卧位和卧床时间,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处于较佳的身心康复状态。  相似文献   
36.
直肠癌手术理念和技术的进步,使得低位直肠癌保肛率明显提高,而肠道功能障碍是困扰保肛术后患者的主要问题。目前研究从解剖、生理及动力学角度分析排粪功能改变的机制,认为肠道功能障碍与术后解剖改变、神经损伤以及括约肌功能受损等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直肠癌术后肠道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和发生机制,并阐述术后肠道功能障碍发生机制对预防和治疗术后肠道功能障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为了评价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与ICD-10、DSM-Ⅳ之间在临床应用中的一致性及其差异,检验CCMD-2-R的效度,本文选取50例临床诊断确定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病人,通过SCAN检查与参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病史,然后分别用CCMD-2-R、ICD-10、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去诊断,比较它们在框架内容、亚型诊断频度、亚型诊断符合率与症状标准内容方面的一致性。发现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与临床经验诊断、ICD-10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K>0.75),与DSM-Ⅳ之间也有一定的一致性(K>0.40),提示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有良好的经验效度和平行效度。说明CCMD-2-R更加完善了我国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38.
目的:测定胃黏膜病变组织PCNA、BCL-2和BAX的表达,探讨其在胃黏膜病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所起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88例经胃镜和病理确诊的不同胃黏膜病变患者的病变组织中PCNA、BCL-2和BAX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结果:PCNA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异型增生→胃癌中的表达逐渐增强,BCL-2在胃癌中的表达最高,而BAX的表达与BCL-2相反,在浅表性胃炎中表达最强,经相关性分析PCNA与BAX成负相关(r=-0.320,P<0.01),与BCL-2成正相关(r=0.430,P<0.01)。结论:胃黏膜病变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变化过程中,PCNA、BCL-2和BAX表达的异常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和评估连续型和间断型多椎体骨折(MVFs)的诱因、损伤位置,以及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方法自2007-09—2010-04对77例MVFs进行了研究,其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诊断为新发MVFs(173节椎体)。评估了连续型和间断型骨折患者的年龄、性别、骨密度(BMD)、受累椎体水平以及损伤诱因的不同。结果间断型MVFs的患者年龄更大,女性患者更多。通过双发射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连续型和间断型MVFs平均BMD分别为0.70和0.58 g/cm3,2组BMD差异显著。在34例间断型MVFs病例中,32例(94.1%)在胸腰椎交界处有椎体骨折。在连续型MVFs病例中,19例(44.2%)是由高能创伤所造成的,24例(55.8%)是由低能量或诱因不明创伤引起。结论间断型MVFs一般是由低能量外力所引起,并且通常发生在胸腰椎交界处。而连续型MVFs通常是由高能量创伤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40.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中上段胸椎(T6以上胸椎)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severe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S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PVP治疗的12例中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SVCF患者,男4例,女8例;年龄61~83岁,平均74.5岁。骨折节段:T2 1例,T3 3例,T5 3例,T6 5例。受累节段椎体前缘平均压缩为68%(65%~72%)。腰椎骨密度T值为-3.8~-5.2,平均-4.2。术前胸背痛VAS评分为6.75±1.14分,ODI为(68.58±5.70)%,受累节段椎体前缘高度为0.96±0.09cm,受累节段椎体后凸角为18.90°±1.03°。均行PVP,其中10例采用椎弓根入路,2例采用椎弓根外侧入路,所有患者均采取双侧穿刺置管。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0例经椎弓根入路的手术时间为27~51min,平均41min;2例经椎弓根外侧入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2min。术中出血量为5~16ml,平均10ml。骨水泥注入量为1.7~2.8ml,平均为2.2ml。1例术前CT显示上终板裂口的患者术后发现椎间隙骨水泥渗漏,但无不适症状,未行特殊处理。术后2d,胸背痛VAS评分为3.17±1.03分,ODI为(33.00±17.54)%,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受累节段椎体前缘高度为0.98±0.11cm,受累节段椎体后凸角为19.10°±0.99°,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随访6个月~1年,手术椎体未再发生骨折及塌陷,未发现相邻节段骨折。末次随访时,胸背痛VAS评分为3.75±0.85分,ODI为(32.33±17.11)%,受累节段椎体前缘高度为0.97±0.12cm,受累节段椎体后凸角为19.08°±1.00°,与术后2d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VP治疗中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SVCF可以有效缓解胸背痛,但受累节段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角恢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