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0篇
  免费   908篇
  国内免费   534篇
耳鼻咽喉   104篇
儿科学   93篇
妇产科学   144篇
基础医学   590篇
口腔科学   166篇
临床医学   2320篇
内科学   1663篇
皮肤病学   149篇
神经病学   231篇
特种医学   744篇
外科学   1171篇
综合类   4133篇
预防医学   1604篇
眼科学   90篇
药学   1627篇
  20篇
中国医学   1786篇
肿瘤学   437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421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797篇
  2013年   671篇
  2012年   839篇
  2011年   935篇
  2010年   831篇
  2009年   781篇
  2008年   827篇
  2007年   787篇
  2006年   763篇
  2005年   802篇
  2004年   830篇
  2003年   700篇
  2002年   527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363篇
  1999年   315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291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262篇
  1994年   234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19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
<正> 瑞士心脏电生理学家 Weidmann 在五十年代曾作了一系列实验,对于心脏电生理学具有开创性意义。当时他发现,在心脏浦肯野氏纤维起搏除极过程中,膜斜坡电导(slopeconductance)缓缓下降。1960年 Hutter 和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SMAD4基因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的突变,并探讨其对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对本院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癌组织中SMAD4基因各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基因突变率与临床病理参数间采用,检验;应用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研究SMAD4基因所在18q21区的杂合性缺失。结果SMAD4基因在83例散发性结肠癌的患者中共有9例发生突变,平均突变率为10.8%。经Χ^2检验SMAD4基因突变率在肿瘤的Dukes分期及有无远处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发生部位及患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q21区的杂合性缺失率为62.71%,其中发生突变的9例均存在18q21区的杂合性缺失。结论SMAD4基因的突变可能介导了散发性结直肠癌后期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3.
脑出血的特点是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病死率及致残率高。脑出血后形成的颅内血肿,以及呼吸道阻塞引起低氧血症导致的脑水肿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严重时形成脑疝而危及生命。因此脑出血后脑水肿的防治效果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122例脑出血患者防治脑出血颅内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对比分析食管癌病例组与对照组血缘亲属食管癌患病风险,并了解食管癌家族中危险亲属人群患病的新线索.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食管癌病例组及对照组各720例进行逐层分析,以比较两组各血缘亲属父系、母系食管癌患病危险度(OR)的大小及差异.结果 (1)病例组Ⅰ级亲属食管癌患病危险度(1.34%~2.24%)显著高于对照组(0.78%~1.21%)(P<0.01);Ⅰ级亲属中病例组父母亲食管癌患病危险度为6.11%,显著高于对照组父母亲食管癌患病危险度2.97%(P<0O01).(2)以血缘亲属中父系和母系亲属逐层分析可见,病例组父系食管癌患病危险度(0.87%~1.01%)与母系患病危险度(0.50%~0.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父系食管癌患病危险度(0.53%~0.65%)与母系患病危险度(0.38%~0.47%)(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病例组父系中男性亲属与母系中女性亲属,即父系中祖父、父亲、叔伯食管癌患病危险度为2.68%与母系中外祖母、母亲、姨的食管癌患病危险度1.9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父系中男性亲属食管癌患病危险度1.50%与母系中女性亲属食管癌患病危险度0.92%(P<0.01).结论 山西省食管癌患者血缘亲属发病危险主要是父亲及其兄弟、母亲及其姐妹,其下代患食管癌风险要大.  相似文献   
35.
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及CT、MRI表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建立稳定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分析少血供移植性肝恶性肿瘤的CT及MRI影像特征,与病理学相对照。方法取荷瘤兔后腿肌肉内VX2肿瘤,剪成小块后,经开腹种植于30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或肝中叶,于种植后第2周、第3周分别进行CT及MRI增强扫描,统计肿瘤种植成功率,观察肿瘤体积及生长指数,分析肿瘤CT及MRI平扫和增强表现,区分富血供、少血供肿瘤;分别处死2只实验兔进行病理分析,与影像学相对照。结果VX2移植瘤种植成功22只;成瘤率为73%。2周与3周时肿瘤生长率有显著差异(P<0.01)。VX2移植瘤在CT及MRI上表现为占位性病变,呈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低信号结节,增强后发现少血供VX2移植瘤14只,表现为肿瘤无强化或轻微强化,肿瘤主体保持为低密度或低信号;富血供肝移植瘤8只,表现为肿瘤中度强化或明显强化,肿瘤主体密度或信号明显高于肝实质。光镜下肿瘤新生毛细血管虽较丰富,但纤细。结论经开腹种植法制作兔VX2肝移植瘤模型是一种简单、成功率高的建模方法,但易发生转移。CT及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是检测肿瘤生长和血供的可靠方法,兔VX2肝移植瘤模型在CT与MRI上主要是一种少血供肝癌模型。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荞麦花叶黄酮(FBFL)对2型糖尿病大鼠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健康Wistar大鼠7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0只大鼠每天灌胃脂肪乳,第14天开始腹腔注射小剂量四氧嘧啶,隔日1次,共3次,同时继续灌胃脂肪乳.末次腹腔注射四氧嘧啶72 h后,用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和用K_(IPT)值判定胰岛素抵抗性.K_(IPT)<正常组的60%作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FBFL低、中、高剂量组,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禁食,用血糖仪测空腹血糖(FBG),用正糖钳技术判定胰岛素抵抗性,用生化分析仪测定游离脂肪酸(FFA),放免法测定血浆胰岛素(IN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INS,FFA含量明显升高(P<0.135,P<0.01);大鼠葡萄糖输注速率(GIR)明显下降;肝组织PTP1B表达增加.各剂量FBFL能不同程度的改善上述指标的变化,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性,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使肝组织PTP1B表达下调,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FBFL对四氧嘧啶加脂肪乳所致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7.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后供侧肢体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预防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后供侧肢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经小腿前外侧入路行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术 348例 ,对其中 336例患者进行了 1~ 8年随访。对远近期并发症进行了分析。结果 :近期并发症包括术中胫后血管损伤 5例。腓总神经分支损伤2 8例 ,术后自行恢复 2 6例 ,有 2例留有永久性损伤 ,占 0 .5 9%。术后供侧肢体切口感染 5例 ,占 1 .4% ,经抗生素及换药治疗痊愈。远期并发症包括部分患者外踝出现骨质疏松及轻度上移。但对踝关节影响不严重。运动后踝关节疼痛者 35例 ,占 1 0 .4%。但随访的本组病例中 ,供侧小腿各肌群肌力与对侧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尽管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可引起一些并发症 ,但目前腓骨仍被认为是治疗大块骨缺损的最佳供体  相似文献   
38.
新年的钟声就要响起。我在此双手合十向大家深深鞠躬,祝大家圣诞快乐!元旦快乐!并祝各位朋友和你的所有亲人在新的一年里,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所有的梦想都会成真,所有的期待都能如愿。  相似文献   
39.
报告75例,7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对其临床表现及其特点和与外伤、近视眼手术方法组合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完全复位66眼占86.8%,部分复位6例占7,9%,失败4眼占5.3%。手术关键不仅是封孔而更重要的应重视膜形成。  相似文献   
40.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seawater immersion combined with open abdominal injury on the expression of NF-κB,and IκBαas well as the change pattern in rats. Methods Ninety-one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n =7), the open abdominal injury group(n =42) and open abdominal injury combined with 1-hour seawater immersion group ( n =42). The expression of NF-κB,andIκBαin small intestine tissues was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also made in the study.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NF-κB,in the seawater immersion combined with open abdominal injury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3 hours after injury, wh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open abdominal injury group(P<0. 05), whereas the expression of NF-κB, of the pure injury group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but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could be seen between them(P>0.05). The change pattern in the expression of IκBαwas quite the opposite to that of NF-κB. Conclusions NF-κB seemed to be rapidly and persistently involved in the whole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trauma induced by opened abdominal injury and seawater immersion, when a comparison was made with the pure open abdominal injury group. Injuries for the rats in the open abdominal injury combined with seawater immersion group were serious, and the feedback mechanism for NF-κB was not established for quite a long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