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8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320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634篇
内科学   388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1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387篇
综合类   1372篇
预防医学   526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536篇
  1篇
中国医学   590篇
肿瘤学   10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肺组织中胆囊收缩素mRNA的RTPCR方法检测丛斌凌亦凌左敏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050017)姚玉霞王俊霞郭晓青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关键词收缩蛋白类/分离和提纯;核糖核酸,信使/分析;肺;大鼠中图号R332.3为探讨胆囊收缩素(CCK)的肺保...  相似文献   
32.
30只免随机分为噻庚啶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5只。颈动脉放血至血压5.3kPa,维持90min,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于输血输液(对照组)和给药(噻庚啶10mg/kg)后30min分别由颈动脉采取血样,测定血SOD活性和血清MDA含量。结果显示,噻庚啶明显地升高SOD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1)。氧自由基在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巴庚啶能够清除氧自由基,进而减轻细胞损伤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其抗休克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测定颅内动脉瘤夹闭前后血中S1 0 0B蛋白含量 ,研究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病人 30例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两组 :异氟醚降压组 (n=1 5 )和异氟醚非降压组 (n =1 5 )。非降压组术中吸入 1MAC异氟醚维持麻醉。降压组行异氟醚控制性降压 ,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 30 %~ 4 0 % ,夹闭动脉瘤后降低异氟醚吸入浓度 ,终止降压。分别于切皮前、动脉瘤夹闭后即刻、2、4h、术后第 1、2天取血测定S1 0 0B蛋白含量 ,并于术后 1周随访病人 ,记录有无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结果  (1 )异氟醚降压后 30min平均动脉压由诱导前的 (95 2± 1 2 3)mmHg降至 (5 8 8± 5 4 )mmHg ,停止降压后 30min血压回升至 (75 1± 8 3)mmHg。降压后外周血管阻力及心肌收缩加速度下降 ,但心率及心输出量均无显著性变化 ;(2 )异氟醚降压组与非降压组间同一时间点血中S1 0 0B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降压组术后第 1天及第 2天血中S1 0 0B蛋白浓度均显著升高 (F =2 94 4 ,P =0 0 1 8)。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可能加重了术后脑损伤 ,不利于病人围麻醉期脑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34.
术前往往难以对乳腺癌的侵及范围作出准确判断,当受累淋巴结直径<1.0cm时,CT上难与正常淋巴结区别。作者对35例Ⅱ、Ⅲ期乳腺癌的女患者(年龄38~70岁)进行了前瞻性研究。CT上以腋窝淋巴结≥1.0cm定为异常,除非淋巴结内完全为脂肪浸润时。将CT诊断结果与体检及病理所贝对照。35例均行乳腺活检,其中20例行腋淋巴结清扫。35例中病理诊断为乳腺癌30例,脓肿2例,淋巴肉瘤、神经原性肉瘤和管内乳头瘤各1例。20例乳腺癌行腋窝清扫者中,17例为Ⅱ期,3例为Ⅲ期乳腺癌;另10例和1例淋巴肉瘤行化疗,1例神经原性肉瘤和3例良性病变者未行腋部手术。CT上全部病人的腋窝淋巴结均显示,即使未注射造影剂  相似文献   
35.
36.
报道我院1958~1992年期间的 Ebstein 畸形82例。平片表现可归纳为球型、方型和不典型4种心脏形态。介绍该畸形的心血管造影方法,所见征象和相应的病理基础。主要造影征象有:1.心脏膈面双切迹征;2.帆样征:3.房化心室:4.三尖瓣闭锁不全。本文结合文献对本病病理,X 线表现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并着重突出了我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37.
<正>60年代初,Holter采用长时间心电监测以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称之为Holter监测方法.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科学的进步和飞速发展,Holter监测方法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领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诊断检查.Holter监测技术是以人机对话形式共同完成的.良好的操作方法及一次性电极的应用,是确保Holter监测质量最关键的环节.因此,在进行医学电子诊断或研究时,每位心电学工作人员都应该了解医用电极在监测中的机理,方能保证记录效果.为了测量生物体内的电位(或电流)变化,电子仪器与生物机体之间必须通过适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39.
胃肠道血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肠道血管畸形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消化道造影等辅助检查和/或手术、病理确诊的17例胃肠道血管畸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行急诊胃镜检查,阳性7例,其中2例为胃镜复查阳性;结肠镜检查9例,阳性6例;血管造影检查2例,阳性1例;胶囊内镜检查1例阳性。2例未行内镜者急诊手术,确诊为胃血管畸形;另2例小肠血管畸形亦行手术治疗。内镜下止血治疗均一次成功。所有病人出血停止出院。结论消化道大出血是胃肠道血管畸形的主要临床表现,其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和血管造影。内镜诊断和治疗是胃肠道血管畸形诊治的首选方法,安全方便,创伤小。手术对胃肠道血管畸形的治疗仅适用于多次内镜治疗无效、小肠血管畸形以及诊断未明而大量反复出血病人。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总结1985年~2006年我院收治的26例肝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管癌的发生率占同期肝胆管结石患者的1.13%(26/2295).术前诊断正确率53.8%(14/26).胆管腺癌24例.肝内胆管癌占42.3%,肝门部胆管癌占50%,肝外胆管癌占7.7%.根治性切除肿瘤8 .例30.8%(8/26).获随访17例,根治性手术治疗组平均存活20(5-48)个月,姑息性手术治疗组平均存活10(2~27)个月.结论 长期肝胆管结石刺激及继发感染是胆管癌发生的重要因素.提高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根治性切除,姑息性手术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