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6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45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398篇
内科学   19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5篇
综合类   778篇
预防医学   314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487篇
  6篇
中国医学   366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通过观察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大鼠骨组织PPAγR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为抗疏健骨颗粒应用于临床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50只4~5月龄的雌性SD大鼠分配至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抗疏健骨颗粒组,给药至12周后检测并分析骨组织PPAγR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假手术组骨组织的PPARγ2mRNA灰度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骨组织的PPARγ2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中剂量组骨组织的PPARγ2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大剂量组(P<0.05)。结论:抗疏健骨颗粒对骨组织PPARγ2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调节BMSCs向脂肪细胞或成骨细胞分化的方向,进而影响骨髓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数目变化,对绝经后骨代谢异常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复原膏应用于自然分娩产妇产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原膏口服,治疗7 d观察产妇的泌乳量和子宫复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每日的泌乳量正常者27例,泌乳不足者4例,缺乳者3例,对照组产妇正常者18例,泌乳不足者13例,缺乳者3例,观察组产妇每日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56 d内子宫复原32例,对照组24例,观察组产妇子宫复原情况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原膏不但可提高产妇的泌乳量而且可以提高产妇子宫复原率,这有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和婴儿的成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带状疱疹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170例中、重度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系统分为治疗组(1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不同方药,配合外用阿昔洛韦软膏;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片口服,外用阿昔洛韦软膏。于治疗两周后,观察皮疹消退情况及4周后随访后遗神经痛情况。结果:治疗组136例,皮疹2周后完全脱落,4周后随访后遗神经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2周后及4周后观察神经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3月于武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接受allo-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移植预处理开始前及移植后100天血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以及移植后1年的生存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47例allo-HSCT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85例、女62例,接受移植时中位年龄5.5岁(0.7个月~16岁)。其中101例(68.7%)患儿发生AKI,中位时间为移植后24.0(-5.0~91.0)d。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肝窦间隙阻塞综合征(SOS)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按pRIFLE诊断标准将发生AKI的101例患儿分为风险期组54例、肾损伤期组31例以及肾衰竭期组16例。不同分期之间患儿Cr以及C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竭期组Cr较高,Ccr较低。allo-HSCT后随访1年,18例患儿死亡,其中AKI患儿死亡16...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在该院接诊的53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患者接受特利加压素联合硬化剂治疗。回顾性分析在早期在该院接诊的53例同样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给予奥曲肽及内镜下套扎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24 h、72 h止血率、半年内再出血率分别为86.79%、90.56%、11.32%,对照组患者24 h、72 h止血率、半年内再出血率分别为65.38%、69.23%、48.07%,两组患者24 h、72 h止血率、半年内再出血率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联合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脑胶质瘤细胞氨肽酶N活性影响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酶抑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木犀草素对氨肽酶N的抑制作用、抑制类型和抑制动力学常数,并进行了脑胶质瘤U87细胞的凋亡生长抑制试验。结果木犀草素能够诱导了脑胶质瘤U87细胞的凋亡,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当浓度≥10μmol时,与阳性对照bestatin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求得半细胞凋亡率IC50为(61.23±2.13)μmol;此外木犀草素是一种可逆的竞争型氨肽酶N抑制剂,半抑制率IC50为(70.85±2.05)μmol,抑制常数Ki为(24.83±0.14)μmol;失活动力学时间进程分析表明,木犀草素能快速与氨肽酶N发生作用并迅速降低酶的活性。结论木犀草素是一个竞争性的氨肽酶N抑制剂,使氨肽酶N的活性降低,对诱导了脑胶质瘤U87细胞的凋亡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38.
39.
目的:研究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应用发泡胶进行体位固定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1例应用头颈肩热塑膜联合发泡胶进行体位固定的鼻咽癌患者,在Pinnacle计划系统中将空白CT值设置到发泡胶的CT值以下,以确保发泡胶的CT值被计算在内,作为第一组计划(Plan_F)。同时,复制第一组计划并在定位图像上勾画出发泡胶,设置发泡胶的CT值为0,在不改变射野分布、权重及计划跳数的情况下重新计算剂量分布,作为第二组计划(Plan_N)。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结果:对于靶区(GTVnx、GTVnd、GTVrpn、PGTVnx、CTV1、PTV1、CTV2、PTV2)的最小剂量Dmin,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去除发泡胶之后,所测 255组数据中仅有6组数据出现减小(约占2.4%),Dmin、Dmax和Dmean的变化度(%)(X±SD)依次为0.215±0.969、 0.395±0.623和 0.442±0.178,其中除了GTVrpn的Dmin(P=0.727)和Dmax(P=0.142),PGTVnx的Dmin(P=0.623),CTV1 Dmin(P=0.713),CTV2 Dmax(P=0.066),其他评估指标皆显示发泡胶使用组剂量低于去除发泡胶组(P<0.05);而对于周围正常组织(脑干、脊髓、左右晶体、左右视神经和腮腺)的Dmean和Dmax去除发泡胶之后,所测的154组数据中仅有14组数据出现减小(约占9.1%),Dmax和Dmean的变化度(%)(X±SD)依次为0.194±0.192 和0.129±0.128,其中除了左、右晶体的平均剂量Dmean(P值分别为0.123和0.06),其余各项指标同样显示发泡胶使用组剂量低于去除发泡胶组(P<0.05)。结论:发泡胶的使用降低了实际治疗过程中受照部位的剂量,但发泡胶对剂量变化的影响都在目前临床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