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大鼠脑缺血时凋亡相关基因bc1-2和bax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大鼠脑缺血时bcl-2和bax在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阻塞大脑中动脉2h再灌流0.5~48h制成脑缺血模型,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和bax的分布。结果 正常组、皮质神经元的胞膜和突起bcl-2阳性,纤维束外强了性。0.5~3h,bcl-2强表达于缺血区皮质和纹状体的纤维,呈丝网状;6~12h,丝网状的阳性纤维呈树枝状;24~48h,纹状体丝网状纤维和皮质树枝状的突起尤为突出。正常组,bax强表达于一些核团如视交叉上核、背内侧核等;0.5~3h,缺血中心区皮质和纹状体bax阴性,周边区有少量中等阳性的细胞;24~48h,缺血区皮质、尾壳核有少量散在的中等阳性神经元。结论 bcl-2和bax分别强表达于缺血区和缺血周边区的神经元,在神经元的存活或死亡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2.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与坏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凝胶电泳及原位末端标记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神经元的凋亡与坏死。采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2小时,再灌流0.5~48小时,造成脑缺血再灌流模型(30只),用HE、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神经元的改变。结果:缺血损伤区位于视前区、纹状体和皮质,再灌流0.5小时,视前区的缺血损伤区有较多的凋亡细胞,而皮质、纹状体仅有散在的凋亡细胞。再灌流3~6小时,凋亡细胞数量增多,并可见坏死细  相似文献   
33.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与坏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凝胶电泳及原位末端标记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神经元的凋亡与坏死。采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2 小时,再灌流0.5~48 小时,造成脑缺血再灌流模型(30 只),用HE、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神经元的改变。结果:缺血损伤区位于视前区、纹状体和皮质,再灌流0.5 小时,视前区的缺血损伤区有较多的凋亡细胞,而皮质、纹状体仅有散在的凋亡细胞。再灌流3~6小时,凋亡细胞数量增多,并可见坏死细胞,12小时达高峰,持续到24 小时,并可见凋亡细胞各种形态,凋亡细胞主要位于缺血损伤区内界,坏死细胞也增多。48小时完全坏死区周围有成群的凋亡细胞。电泳显示涂片状背景上有明显的DNA带。细胞凋亡参与缺血再灌流所致的神经元损伤,凋亡细胞与坏死细胞并存,细胞凋亡使梗塞区面积扩大。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早期活化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2h再灌流0.5-48h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免疫组化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胶质细胞的表达特点,结果 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小胶质细胞TGF-β1阴性,再灌注3h组髓质小胶质细胞呈弱阳性,再灌流6-48h缺血区皮质,尾壳核和视前区活化小胶质细胞呈强阳性。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内囊,胼胝体等处的髓质小胶质细胞GDNF、NGF呈弱阳性,再灌流48h位于视前区的梗死周边区活化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GDNF呈中等阳性,再灌流0.5h组视前区的脑膜巨噬细胞NGF呈强阳性,再灌流12h组视前区,尾壳核有少量的活化小胶质细胞呈弱阳性,再灌注24-48h组位于视前区的梗死周边区内层有一圈强阳性的巨噬细胞。结论 活化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强力上调TGF-β1、NGF、GDNF表达且呈明显的次序性,提示缺血再灌流早期小胶质细胞活化对神经元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5.
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时神经元损伤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神经元损伤的关系 ,本实验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 2 h,再灌流0 .5~ 48h建立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进行 H-E染色 ;通过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细胞核增殖抗原免疫组化单重或双重反应 ,TU NEL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双重反应观察了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结果表明 :再灌流 2 4h缺血区面积最大 ,再灌流 6h开始出现神经元不可逆变性 ,2 4h梗塞成熟 ;星形胶质细胞表现为反应性、营养不良性和退形变三种不同的形态特点。再灌流 48h时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开始增多。 48h之内星形胶质细胞无增生 ,且有少量星形胶质细胞凋亡。这些结果提示脑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反应与神经元损伤密切相关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是其积极应答神经元损伤的结果 ,在维持神经元存活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6.
心包横窦MRI所见与断面解剖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常心包横窦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选用正常成人胸部连续断层切片解剖标本4例。收集无心包病变患者MRI例,结合解剖所见,分析MRI上横窦的形态,大小和毗邻关系,横窦分为前垂直部、中间水平部及后垂直部。  相似文献   
37.
人直肠腺癌血管内皮细胞局部粘附激活酶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细胞发生血管转移,首先涉及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关于血管内皮细胞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国外一些学者采用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研究,发现与一些粘附分子有关,但作用途径尚不清楚。研究采用直肠癌病人癌周直肠组织和癌转移淋巴结,研究癌浸润转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胞内信号传导激活途径,为探讨恶性肿瘤血管浸润转移机理提供理论资料。信号传递通路中令人瞩目的是pp^125FAK,它与Vinculin,talin等一起分布于细胞粘附斑外,分子量125KD,故称为局部粘附激活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pp^125FAK)。应用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发现癌细胞发生血管转移时,血管内皮细胞pp^125FAK呈阳性,免疫反应产物位于内皮细胞胞质内,说明癌细胞的血管转移与血管转移与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38.
糖网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致盲的常见原因 ,因而最引人注意。多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糖网病进行了大量实验性和应用性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在简要回顾糖网病病理变化的基础上 ,对其发病机制 ,诸如高血糖与糖网病、糖网病与糖代谢异常的学说以及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采用鸡胚股骨无血清培养方法,用TUNEL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ansforminggrowthfactor-β)对肥大区和成骨区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显示,在无血清培养下,肥大区和成骨区细胞可以发生细胞凋亡,而TGF-β可以阻止其凋亡的发生。提示TGF-β在软骨内成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及其特征。方法: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应用PAS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TUNEL)法标记和透镜观察进行研究。结果:在糖尿病3月和6月,可见周细胞和内皮细胞鬼影;周细胞和内皮细胞核异染色质聚集靠边并随病程进展而加重;被TUNEL法标记的细胞核染色质分布不均,表现为环形核、新月形核等。结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丧失的性质为细胞凋亡,内皮细胞亦存在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