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影响游离皮瓣联合异体巩膜、羊膜移植修复眼睑缺损成功的因素。方法选择2000年2月-2007年10月西安市眼科医院收治的41例(41眼)的眼烧伤眼睑全层缺损者。其中热烧伤15例,碱烧伤20例,酸烧伤6例。烧伤后3~24个月,行大腿内侧游离皮瓣联合同种异体巩膜及羊膜移植术。其中5例联合行睑球粘连分离及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36个月。结果眼睑再造术41例中有35例眼睑重建成功,移植片成活,其中5例在6~12个月出现瘢痕收缩,使眼睑部分闭合不全。6例术后2周出现皮瓣愈合不良、脱落、溶解。结论自体游离皮瓣联合同种异体巩膜、羊膜移植修复眼烧伤所致的眼睑全层缺损,是临床治疗烧伤眼睑缺损的有效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烧伤程度的评估、手术方法的改善是决定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方剂配伍的研究对于继承和发展配伍理论和临床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就方剂配伍规律的状况进行思考,并提出本人观点.  相似文献   
33.
背景圆锥角膜是双侧、非炎性、角膜中央进行性变薄的疾病。研究圆锥角膜的相关致病基因对于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和建立基因早期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意义重大。目的探讨视觉同源基因(VSXl)多态性与散发性圆锥角膜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散发性圆锥角膜患者101例和健康志愿者80人,受试者均为汉族,所有患者经裂隙灯(Vogt条纹、Fleischer环、Munson症等)和角膜地形图检查确诊。运用MassARRAY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技术对VSXl基因SNP进行检测,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每个研究对象详细的人口学资料和相关危险因素暴露资料,用x。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比较圆锥角膜组和正常对照组问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其与圆锥角膜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中国汉族人群中仅发现rs743018(C.843+140C〉T)和rs6138482(R217HC〉T)两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其余位点未见多态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圆锥角膜组中2个SNP位点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各SNP位点与圆锥角膜患病风险之间无显著相关性[隐性模型下:rs743018(C〉T)校正P=0.35,OR=0.72,95%CI:0.37~1.43;rs6138482(C〉T)校正P=0.48,OR=0.76,95%C1:0.35~1.64]。结论本研究发现中国汉族人群VSX1基因有2个SNP位点,但其多态性可能与圆锥角膜的患病无关。由于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存在着种族差异性,VSX1基因在圆锥角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4.
共焦显微镜观察真菌性角膜溃疡多层羊膜移植术后的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燕  吴洁  高伟  朱海峰  朱秀萍 《眼科新进展》2012,32(10):972-975
目的 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真菌性角膜溃疡多层羊膜移植术后不同随访时期的变化,以评价该种手术方法的临床价值及探讨术后羊膜的转归.方法 选取经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局部清创的方法控制感染,但上皮长期不愈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32例(32眼),其中22例行多层羊膜移植术作为本研究的治疗组,10例患者拒绝手术,继续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角膜溃疡深度≤1/2角膜厚度,角膜溃疡直径≤6mm.术前所有患眼经角膜刮片均证实有真菌感染(包括丝状真菌和酵母样菌).对治疗组患者于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行共焦显微镜检查,同时对照组亦行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溃疡深层愈合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行患眼UBM检查,测量角膜厚度.结果 治疗组术后1个月溃疡表面完全愈合,其外层羊膜片于术后10~14 d溶解,原病变区角膜创面上皮化,至术后3个月时深层羊膜部分吸收,瘢痕形成;术后6个月患者原病变区角膜半透明,表面光滑.随访期间真菌无复发.共焦显微镜检查示,术后2周角膜袁层的羊膜细胞溶解,被角膜上皮细胞取代,上皮下可见大量树突细胞;随之上皮下树突状细胞逐渐减少,深层羊膜逐渐溶解,但至术后6个月仍可见羊膜基底膜,上皮下神经纤维未见恢复;术后6个月角膜测厚与正常角膜厚度无显著差异.药物治疗对照组可见感染控制后1个月溃疡表面上皮化,但可见上皮点状缺损,上皮下树突状细胞随病程延长未见明显减少;6个月时角膜厚度明显变薄,与正常角膜厚度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多层羊膜移植是治疗轻度和中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共焦显微镜为活体状态下观察深层羊膜转归及溃疡愈合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应用多层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瓣覆盖的手术方法治疗近穿孔的周边溃疡性角膜炎,从而探讨该手术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2008-2011年收集的21例(21只眼)周边溃疡性角膜炎近穿孔病例,其周边凹槽样角膜溶解,厚度约1/3~1/4CT,术前血液风湿系列检查所有患者显示异常,其中类风湿因子(RF)均超出正常值3~5倍,部分患者抗链球菌溶血素O定量测定(ASO)或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高于正常值,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正常.术前药物控制角膜创面合并的混合感染;术中尽可能清除角膜溃疡局部坏死组织及角膜周边部免疫复合物沉积处,将营养液冷冻法保存羊膜组织片,复水后分层贴附于溃疡表面,上皮面向上,缝线间断固定,溃疡较深处再以羊膜条填塞其中,将自体带蒂转位的结膜瓣覆盖于羊膜表面,间断固定.术后结合局部感染情况给予糖皮质激素眼水、眼膏点眼,同时根据内科会诊意见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相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结果 术后10~14 d,18例患者周边溃疡性角膜炎近穿孔区有新生血管长入,术后1~2月角膜创面愈合;仅3例患者术后1.5月角膜创面再次出现部分结膜、角膜缘组织的溶解,即行第二次同术式手术,二次术后2月角膜创面全部愈合.患者随诊中仅1例患者在术后1年时,在距原手术区1个钟点位处出现新的周边溃疡性角膜炎溃疡病灶.结论 周边溃疡性角膜炎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性眼病.在角膜供体材料匮乏的今天,多层羊膜联合结膜瓣覆盖为治疗周边溃疡性角膜炎近穿孔病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新型材料制成的泪道全管与激光联合治疗全泪道阻塞(泪小管+鼻泪管)的治疗效果。方法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门诊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就诊的泪小管或泪总管加泪囊阻塞的患者69例(69只眼)均接受激光疏通+鼻腔逆行置管的方法治疗,观察患者的症状和泪道疏通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观察3~6个月,治愈56例(81.2%),有效5例(8.4%),无效8例(11.6%)。结论激光联合泪道逆行置管(全管)治疗全泪道阻塞,疗效满意,手术安全,简便,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制备人角膜基质间充质干细胞(human corneal strom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HC-MSCs)外泌体并进行生物学鉴定。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技术获得HC-MSCs,利用超速离心法从HC-MSCs培养上清中分离制备外泌体,通过蛋白免疫印迹、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法进行鉴定。结果 分离的纳米囊泡表达外泌体特异性标志蛋白CD63,CD81和TSG101,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其呈圆形、卵圆形和杯盘状囊泡,直经113.3 nm。结论 从HC-MSCs培养上清中可分离出具有典型结构及特征的外泌体,为HC-MSCs外泌体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眼科的转化应用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8.
老干部进入"两高期"后,患大病、重病、急病日益增多,医疗保健已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首要需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老干部提供"全维"优质服务,促进他们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