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76篇
  免费   3091篇
  国内免费   223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95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1097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2441篇
内科学   17159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44篇
特种医学   28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0篇
外科学   1740篇
综合类   18457篇
预防医学   274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7240篇
  122篇
中国医学   2724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220篇
  2023年   974篇
  2022年   1084篇
  2021年   1369篇
  2020年   1747篇
  2019年   1616篇
  2018年   774篇
  2017年   1335篇
  2016年   1546篇
  2015年   1783篇
  2014年   3193篇
  2013年   3311篇
  2012年   4124篇
  2011年   4588篇
  2010年   4550篇
  2009年   4631篇
  2008年   4612篇
  2007年   4251篇
  2006年   4210篇
  2005年   3611篇
  2004年   2904篇
  2003年   2351篇
  2002年   1930篇
  2001年   1463篇
  2000年   977篇
  1999年   708篇
  1998年   656篇
  1997年   567篇
  1996年   479篇
  1995年   360篇
  1994年   283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1 h"入院。患者11 h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心前区疼痛,每次持续约10 min,可自行缓解,伴肩背部放射痛,伴大汗,无心慌,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一过性意识不清及晕厥,无呼吸困难,无发热、畏寒,无咳嗽、咳痰,患者急去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溶栓治疗,患者疼痛缓解,为求系统诊治,遂来我院。有吸烟史30余年,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神志清,双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2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心律失常二科诊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在对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SBP、DBP、PP)、血脂(TC、HDL-C、LDL-C)、炎性因子(IL-6、TNF-α、CRP),MR心肌灌注评分、心功能、血液流变力学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及随访1年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压、血脂、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01),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脂、炎性因子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1);左室代谢总评分、左室灌注总评分、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t=3.967、2.053、2.254,P=0.000、0.014、0.026),而LVEDD低于对照组(t=2.077,P=0.040);观察组NpI、Np、Nbh及EAI水平低于对照组(t=20.860、10.360、17.316、12.787,P均=0.000),最小管腔直径大于对照组(t=4.143,P=0.000),直径狭窄程度小于对照组(t=5.648,P=0.000);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20.90%低于对照组的80.60%(χ~2/P=47.772/0.000)。结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疗效更显著,且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在近、远期疗效均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及对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4例采用溶栓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另外34例采用介入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管再通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治疗7 d后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和心功能(B型利钠肽、左室射血分数)。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B型利钠肽水平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水平上升,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显著,可调节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究基于风险识别的群组管理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依从性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收治的冠心病、均至少接受1次64层CT冠状动脉血管检查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采用问卷调查与量表评估形式,比较两组患者检查依从性及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检查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检查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检查耗时低于对照组,碘对比剂外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风险识别的群组管理运用于冠状动脉CTA患者检查过程中,可提高患者检查依从性,提升图像质量,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7.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1]显示中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100万,且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对于这种慢性疾病,出院后能够接受医务人员定期随访并进行专业的康复指导,对于患者而言尤为重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设备的发展,一种新型的健康管理模式—远程医疗应运而生[2],与之相应的远程护理,近年来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展[3]。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的延续性护理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在医院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基于网络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评分及希望水平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各项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希望水平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采用基于网络的延续性护理可提升健康相关行为及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索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应用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09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术后采用随机化分组将其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对照组,n = 38)和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观察组,n = 38),治疗3 个月后对主要终点(心脏超声指标及MACE事件发生率等)、次要终点和安全性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压、NT-proBNP指标降低(P<0.05);观察组LAd、LVEDV、LVESV的降低及抑制心室重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 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性变长(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距离增长更明显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抑制心室重构及预防心衰方面,沙库巴曲缬沙坦相比于缬沙坦表现更早且更有效,临床应用安全,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40.
对目前有关中医药干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临床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中医药干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临床研究多以干预血瘀证为主的病证结合模式为主,具有稳定斑块、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肌供血、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满意度等作用,但仍存在疗效评价维度过于单一、结局指标设置杂乱、用药干预周期长短不一等问题。有待多学科专家在严格的循证方法指导下制定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诊疗专家共识以规范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